APP下载

互动

2014-01-13

中华儿女 2014年1期
关键词:建华待遇三农

专题 深层改革建言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朱明刚

《决定》为中国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充满前景的蓝图,大多数网友盛赞中央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中国梦可望可及。部分理性的网友则指出,此时更应当警醒:美好 蓝图背后,利益藩篱何其坚固,动真碰硬何其艰难!唯其艰难,更需勇毅,除障破冰,贵在笃行。希望进入深水区的改革能与最广大的人民携手共进,唯有如此,才有了改革的动力和靠山。

网友“临湖听雨”

改革是一项大事业,深层改革建言人们功不可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给人以冰冷的感觉,《决定》却带来极度惊艳:几乎学者呼吁的所有改革都得到了眷顾:落实宪法、还权人大、地方司法独立、IPO注册制、民营银行,放权,约束政府,土地、户籍、计划生育,连国企改革也有重大理论创新。我决定相信中国梦!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

阅读《决定》全文,通篇不见“顶层设计”,取而代之的是 “倒逼改革”,如果说顶层设计可以理解为自上而下的改革,那个“倒闭”更像是自下而上,走群众路线,后者应该更务实,更值得期待。

湖南商学院教授王明高

推出官邸制要解决的还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此举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对官员享有的待遇作出了更制度化的规范,是这个级别可以享受哪些待遇,不是这个级别就不能享受这个待遇。

我们目前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县一级领导变相扩大自己的待遇,将联络员变成秘书等,这是不好的,与法治国家是不相称的。什么叫腐败?制度规定之外的就是腐败。因此,我就觉得官邸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把各级官员的相应待遇用制度的形式规范化了,对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文化从制度层面上规范起来。

网友“云淡风轻”

看到这一期专题关于张虎林的文章,他将一生大部分时光献给了我国“三农”事业,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三农”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人民政权建立和稳固的基础。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其他任何问题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张虎林对“三农”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是“三农”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他多次参与、起草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他跑遍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调研“三农”问题,并通过内参向中央和涉农机构反映调研情况,为政策层提供参考信息。张虎林可以算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采访札记 尤建华

采访逝去的英雄不是第一次,但像尤建华这样的人物的确是首次:经历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炮火的洗礼,“老山雷博士”的美誉全军闻名;转业后甘愿做一名普通交警,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基层查报站,继续为群众排除路面上的交通隐患。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尤建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确实与那些长眠于他乡的年轻战友相比,他已经很幸福了。在成为中央军委授予的“排雷英雄”后,尤建华的英雄事迹广为传播,被部队派到全国各地巡回做事迹报告。当时的尤建华年轻帅气,很多漂亮女孩子对他展开热烈追求,有女大学生,还有军长的女儿,但是尤建华都一一婉拒。因为参军前家里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就是他现在的爱人郭爱萍,尤建华的专一和忠贞可见一斑。

在尤建华的家中,采访郭爱萍的气氛一直凝重,只有聊起这个经历时郭爱萍才流露出羞涩的笑容,这也是在采访中记者见到的郭爱萍唯一的一次笑容。

尤建华的家庭困难,十万元的房贷直到去年才还清,向弟弟借的两万元装修款至今仍未偿还。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尤建华乐善好施,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拒绝。对自己苛刻,对他人却非常大方,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一个小故事是,2009年,老尤家里好不容易攒了1.3万元钱,准备凑齐了两万元还给弟弟。碰巧南通市一个驾校的朋友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向老尤开口借钱,说好一个月就还。老尤跟妻子商量后,将1.3万元钱借给了那个朋友,结果直到四年后老尤去世后的第二天,这位朋友才将借款还过来。期间,妻子让老尤催一催,老尤总是说,“别人肯定有困难,要不然怎么不还呢”。

尤建华的事例太多,无法一一列举。我只想默默地对他说一声,“英雄一路走好”!

(郝涛)

猜你喜欢

建华待遇三农
米沙在书里
可怕的事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为报复美国 欧盟议会呼吁取消给美国公民免签待遇
变变变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阿呜想做猫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
国王的待遇 ———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