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权—和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

2014-01-12

山西交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左权枢纽路线

张 剑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12)

1 项目概况

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榆社—和顺段第二合同段即左权—和顺(省界)段是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规划中第七横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位于左权县殷家庄村北侧,终点至和顺县康家楼(省界),与河北省规划的“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五横临清(冀鲁界)—和顺(晋冀界)高速公路西段相连。第一合同段为榆社—左权段作为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第二合同段左权—和顺(省界)已开工建设,路线全长约36.205 km。

2 左权枢纽至云山隧道段、东纵高速路线方案比选

首先结合路网布局、本项目路线走向及枢纽布设位置,对东纵走廊带进行研究:东纵线位在河绪—宋家庄段走廊带基本沿本项目北线推荐方案布设,为改善走廊带和枢纽布设的条件,拟在曹家寨附近跨越阳涉铁路、界河及G207,路线向南,经突堤,在东沟与榆和高速公路设立交枢纽,向南经殷家庄,在鱼跃口跨越G207、界河及阳涉铁路后与左权—黎城高速线位相接。本次东纵走廊带研究段的起终点接线,已结合东纵高速阳泉—左权段和左权—黎城线位进行综合考虑,接线位置基本确定。

2.1 起点左权枢纽至云山隧道段路线方案比选

在本项目方案研究阶段,重点考虑枢纽设置条件,初步布设了N2方案,N2方案经鑫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田南部通过,绕行突堤村沟南,跨越枯河、G207、阳涉铁路后,沿沟南布设,设云山特长隧道至南岔沟。

通过对枢纽布设位置进行分析研究,N2方案主线及左权枢纽布设区域压占了部分煤田、煤矿办公区及两处矿井口,且枢纽布设影响到煤矿的正常运营。N2方案通过的鑫顺煤业即殷家庄联营煤矿殷家庄村办煤矿,始建于1983年,北与突堤联营煤矿相邻,南与盘城岭煤矿相连,经过了解左权县政府和该煤矿管理部门意见,地方政府及煤矿坚决反对路线穿越煤矿,同时建议路线从鑫顺煤矿和盘城岭煤矿交界处通过,避免与煤矿目前生产干扰。

因此,起点段在N2方案基础上优化出了A线方案,A方案路线经由鑫顺煤矿和盘城岭煤矿交界处通过,再跨越枯河、G207及阳涉铁路后,向东进入云山隧道。

2.1.1 N2方案优点

a)N2方案中云山隧道长10.57 km,较A方案隧道短870 m。

b)N2方案与东纵干线连接的左权枢纽的工程布设条件相对较好,布设区域内沟谷与山梁的最大高差约57 m,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枢纽工程规模较小。

2.1.2 N2方案缺点

a)N2方案经由矿区南部通过,压占了煤矿的煤田资源,且左权枢纽布设区域压占了煤炭办公区及两处矿井口,拆迁量较大,煤矿的重新改建难度较大。

b)地方政府及煤矿管理部门坚决不同意该方案。

综上所述,A线左权枢纽段路线经由鑫顺煤矿和盘城岭煤矿交界处通过,虽然枢纽段工程量增大,但A线压占煤炭资源段落较短,符合地方政府及煤矿管理单位的意向,实施可行性难度较小,从工程角度分析,可以躲开采空区,故推荐A线方案。另东纵干线与本项目十字交叉,结合地形、地物、构造物布设情况及左权枢纽布设所需条件,左权枢纽的布设位置拟确定在枯河以西殷家庄北侧山地上。

2.2 东纵高速公路左权枢纽段路线方案比选

在方案研究阶段,在初步确定的东纵高速公路走廊带内布设了方案一与方案二进行局部路段方案比选,以便确定左权枢纽的位置及平纵面设计方案。

东纵方案一:在石港口附近向西南跨越阳涉铁路、枯河及G207后,路线向南沿曹家湾南侧山梁布设,设高架桥从突堤村通过后,沿东沟东侧坡地布设,在殷家庄北交叉本项目主线,向南经殷家庄东侧坡地后,与东纵高速左权—黎城段线位相接。

东纵方案二:由于方案一需拆迁突堤村部分房屋及突堤小学,且桥梁长度较长,为避免对当地村镇的拆迁,减小工程规模,提出局部路段线位东移,由突堤村东侧通过的方案二。方案一、方案二线位关系见图1。

图1 东纵高速左权枢纽路线方案图

表1 东纵(一)与东纵(二)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

2.2.1 方案一优缺点

a)优点

东纵交叉本项目主线路段的平面线形顺直,有利于枢纽和交叉处构造物的布设。

b)缺点

(a)由突堤村小学西侧通过,拆迁量较大,对突堤村的影响和干扰较大。

(b)该路段地形起伏较大,深挖方段落和突堤大桥的长度较长,工程规模较大。

(c)在鑫顺煤业厂区东侧坡地通过,对该煤业公司的远期扩建存在限制和影响。

2.2.2 方案二优缺点

a)优点

(a)路线里程较方案一短,且桥长也较方案一短,工程规模相对较小。

(b)避免了对突堤村和小学的拆迁。

(c)路线距鑫顺煤业办公区距离较远,对该煤业公司基本无影响。

b)缺点 交叉枢纽段平面线形较方案一稍差。

2.2.3 结论

两方案距离较近,路线走廊带相同,工程地质条件相同,控制点基本相同。但方案一从突堤村通过,拆迁建筑物数量较大,工程规模较大。因此,将方案二作为东纵高速公路的推荐方案。

3 南岔沟段路线方案比选

由于南岔沟走向为东西向,基本与路线行进方向一致,走廊带基本沿沟布设。影响本段路线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南岔沟河、田渠坪村、南岔村、陡坡路基、挖方高边坡。在本段落设置C、D、E 3个方案进行比较。

3.1 C线方案

A方案路线从云山隧道出口后沿地面横坡较缓的阴坡面布线,考虑多采用路基段,以减小工程规模。C方案为避免对田渠坪村的拆迁,路线从云山特长隧道出口后沿沟设高架桥沿田渠坪村村北通过;C线方案路线长度 4.257 km(CK 54+743.581—CK59+000.522);对应的A线方案路线长度4.255 km(AK54+743.581—AK58+988.516)。

A、C线路线方案详见图2。

图2 A线、C线路线方案图

表2 A线方案与C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

与对应的A线方案相比,C线方案具有以下优缺点:

a)优点 以高架桥形式从田渠坪村北通过,避免了对田渠坪村的拆迁和干扰。

b)缺点

(a)该方案较A线方案增加了2.14 km高架桥,桥梁平均高度约42 m,工程规模较大,造价较高。

(b)该方案多次与河道交叉并行,需对南岔沟河道进行多处改移,工程量较大。

(c)综上所述,C线方案工程规模增加较大,推荐A线方案。

3.2 D线方案

初测阶段根据外业踏勘情况,考虑到南岔沟南岸的挖方路基存在多处高边坡问题,填方路基段存在陡坡路基段落,且线位位于阴坡位置,设置了D线方案与A线方案进行定性比较,D线方案起点在田渠坪村附近与A线相接,通过田渠坪村后跨越南岔沟,沿南岔沟村北的阳坡面布设,转向南在西五指村北与A线相接,D线方案路线长度4.854 km(DK56+427.032—DK61+281.079);对应的A线方案路线长度 4.684 km(AK56+427.032—AK61+111.083)。

A、D方案线位关系见图3。

图3 A线、D线路线方案图

表3 A线方案与D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

与对应的A线方案相比,D线方案具有以下优缺点:

a)优点 南岔沟北侧阳坡面地面横坡相对较缓,该段落主要为填方路基,工程条件相对较好。

b)缺点

(a)该方案路线由南岔村北侧通过,与南岔村距离较近,对该村的影响和干扰较大,经沟通了解,乡政府与南岔村均坚决不同意路线从村后通过。

(b)该方案桥梁总长较A方案长790 m,深挖方边坡高度较高,工程规模较大。

(c)南岔沟路段路线为长下坡路段,因路线左侧傍山,D线方案出省下坡方向难以设置避险车道等安保措施。

综上所述,推荐A线方案。

3.3 E线方案

A线方案跨越南岔沟后向东设西五指隧道至秦家庄。E方案为减短隧道长度,路线沿南岔沟设高架桥至西五指村北,向东设隧道通过西五指山,在隧道出口处与A线方案相接。E线方案路线长度5.703 km(EK58+998.516—EK64+701.446);对应的A线方案路线长度 5.395 km(AK58+998.516—AK64+393.844)。

A、E方案线位关系见图4。

图4 A线、E线路线方案图

表4 A线方案与E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

与对应的A线方案相比,E线方案具有以下优缺点:

a)优点

(a)通过绕行将西五指隧道长度减短为2.638 km,可降低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b)五指山隧道洞口位置相对较好。

b)缺点

(a)该方案总体线形不够顺直,绕行后路线里程较A线方案增加了0.31 km。

(b)该方案绕行后隧道长度虽缩短了592 m,但桥梁总长较对应A线方案增加了1 000 m,且桥梁平均高度约50 m,总体工程规模增加较大,工程造价较高。

综上所述,推荐A线方案。

4 结语

在高速公路方案选择中起终点的确定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按规划布线,兼顾平、纵面线形,水文、地质、公路美学等,确定路线最优方案[1]。目前,榆和高速公路已基本建设完成,并即将通车,其成功的设计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猜你喜欢

左权枢纽路线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左权:『人民是水,我们是鱼』
左权将军的家信
最优路线
枢纽的力量
『原路返回』找路线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画路线
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