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面改造方案与使用性能指数及病害的基本关系

2014-01-12陈世广

山西交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加铺封层面层

陈世广

(山西省公路局,山西 太原 030006)

1 概述

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数据,包括路面使用性能、路基使用状况、桥隧构造物状况、沿线设施状况等内容,其中路面使用性能,包括路面损坏状况、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深度、路面抗滑性能和路面弯沉。

图1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路面使用性能中的各项指标(路面损坏状况、路面行驶质量、路面车辙深度、路面抗滑性能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如表1~表5。

表1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表2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表3 路面车辙深度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表4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表5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路面养护措施与其使用性能指数(PQI)及各项指标的对应关系如下:

a)对于 PQI≥85 且 PCI≥85、实施大修或改建后3~5年的路段应实施预防性养护。

b)对于 PQI<70、PCI<70 或 PSSI<70 的路段应实施大修,对于70≤PQI<85的路段可实施大修或中修,对于单位评定路段内路面车辙深度(RD)超过15 mm、行驶质量指数(RQI)<80或抗滑性能指数(SRI)<80的路段应实施中修。

2 路面改造方案

2.1 PQI<70、PCI<70 或 PSSI<70 的路段改造方案

a)当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为龟裂和块裂,并伴随局部沉陷、坑槽等病害时,表明路面结构承载力不足,路面改造方案为:

(a)针对路面病害波及到基层、路基有局部病害情况,将原路面沥青面层和上基层进行铣刨回收,在对路基病害进行科学处治基础上,对原路面底基层进行水泥就地冷再生,采用一层或两层水稳碎石(砂砾,也可用上基层旧料进行水泥厂拌冷再生)基层进行补强,实施透层和下封层(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可用厂拌热再生,其中沥青下面层优先选用厂拌冷再生)。

(b)将原路面沥青面层进行铣刨回收,对原路面基层进行水泥就地冷再生,采用一层或两层水稳碎石(砂砾)基层进行补强,实施透层和下封层(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可采用厂拌热再生,其中沥青下面层优先选用厂拌冷再生)。

(c)当原路面沥青面层与基层总厚度不超过22 cm时,对沥青面层与基层进行水泥就地深层冷再生,采用一层或两层水稳碎石(砂砾)基层进行补强,实施透层和下封层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

表6 路面改造方案(1)

b)当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为纵、横向裂缝,并伴随局部坑槽、松散、唧浆等病害时,存在路面结构承载力不足情况,路面改造方案为:

(a)针对路面病害波及到基层情况,将原路面沥青面层和上基层进行铣刨回收,对原路面底基层进行水泥就地冷再生,采用一层或两层水稳碎石(砂砾,也可用上基层旧料进行水泥厂拌冷再生)基层进行补强,实施透层和下封层(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

(b)将原路面沥青面层铣刨回收,对贯穿基层的纵、横向裂缝进行灌缝或切—挖—填处理,局部坑槽、唧浆等病害进行挖补后,采用一层或两层水稳碎石(砂砾)基层进行补强,实施透层和下封层(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

(c)将原路面纵、横向裂缝进行灌缝或切—挖—填处理,局部坑槽、唧浆等病害进行挖补后,实施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应力吸收层后,加铺一层或两层沥青。

表7 路面改造方案(2)

2.2 70≤PQI<85的路段改造方案

当PCI小于70或PSSI小于70、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为各类裂缝、坑槽、松散等时,路面改造方案为:

a)对原路面裂缝、坑槽、松散等局部病害进行处治,采用一层或两层水稳碎石(砂砾)基层进行补强,实施透层和下封层(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

b)对原路面沥青面层进行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水泥就地深层冷再生,形成半柔性再生联结层,实施下封层(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后,加铺一层沥青面层。

c)当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车辙,并伴随局部沉陷、坑槽等病害时,路面改造方案为:将原路面沥青面层铣刨回收,对基层进行局部挖补后,实施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应力吸收层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

2.3 PQI<70、PSSI>70(原路面结构强度足够而不需补强)的路段改造方案

当PCI<70、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为各类裂缝、坑槽、松散等时,路面改造方案为:

表8 70≤PQI<85时路面改造方案

a)针对路面病害波及到上基层情况,一是将原路面沥青面层进行铣刨回收,对原路面基层进行水泥就地冷再生,实施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应力吸收层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可采用厂拌热再生,其中沥青下面层优先选用厂拌冷再生);二是当原路面沥青面层与基层总厚度不超过22 cm时,对沥青面层与基层进行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水泥就地深层冷再生,形成半柔性再生联结层,实施下封层(如乳化沥青石屑封层、热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后,加铺两层沥青面层。

b)针对路面病害仅在沥青面层情况,三是同2.2中的方案二和方案三。

表9 PQI<70、PSSI>70 时路面改造方案

2.4 70≤PQI<85、PSSI>70(原路面结构强度足够而不需补强)的路段改造方案

当PCI<70、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为各类裂缝、坑槽、松散等时,路面改造方案为:同2.3中的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

猜你喜欢

加铺封层面层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雾封层专用沥青开发及应用研究
闪长岩在双层碎石封层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推广应用
碎石化旧水泥路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应力分析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工程中的节能实践及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