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军区组织现役与预备役部队挂钩带训工作的几点做法

2014-01-11沈阳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李连善

国防 2014年1期
关键词:联训预备役现役

沈阳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 李连善

沈阳军区组织现役与预备役部队挂钩带训工作的几点做法

沈阳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 李连善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沈阳军区紧盯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按照“准备打仗、服务打赢”的思路,统筹组织开展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挂钩带训工作,有效缓解了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了两支力量的有机结合和实战化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靠创新思维引领,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思维是行为的先导。沈阳军区从作战体系建设全局出发,运用新思维新观念筹划带训工作,采取新举措新方法推进带训工作,走出了一片战斗力健康发展的新天地。

一是转变观念,解决一头热的问题。新发展刺激新需求,新需求引领新发展。随着近年来训练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队实战化准备的持续推进,预备役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逐步得到认可和提升。各级逐渐认识到,挂钩带训是破解预备役部队训练难题,提高双方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能力,为现役部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保障,提升整体遂行任务能力的不二选择。为此,军区确立了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功能互补、促进整体战斗力跃升的带训新思路,将挂钩带训纳入军区大训练体系,纳入部队实兵演习和协作区训练,由“一头热”变成“合力抓”。在2013年的实兵演习活动中,军区首长特别要求民兵预备役部队参与其中,更加确立了现役部队与后备力量联训联战的鲜明导向。

二是建章立制,解决刚性弱的问题。以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为原则,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和战斗力标准,军区先后两次制定出台文件,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和问责机制,把带训的“软指标”变成了“硬杠杠”,推动了带训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在军区的带动下,各省军区和有关挂钩单位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带训的组织实施细则,从计划、协调、组训、保障、考评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

三是统筹协调,解决联不上的问题。军区按照专业对口、任务对接、就地就近的原则,统筹将全区所有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建立挂钩带训关系,赋予带训职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备役部队提需求、军级单位搞对接、军区统一做计划、带训单位共同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军区军训和动员部门联合部署带训任务,安排联训联演活动。各集团军、省军区协调召开联席会议,具体研究落实的时间、方法、保障、监督等问题,尽量做到时间同步、节奏合拍、保障落实。

二、靠精细组织落实,打造运转高效的组训平台

科学组训是实现现役与预备役部队任务对接、训练同步、负担均衡、整体协调的重要途径。沈阳军区始终盯着预备役部队训练的短板弱项抓带训,坚持“突出重点上质量,灵活组训出效益”。

一是找准切入点。几年来,军区各级从预备役部队组训最急需、自身难以组织和现役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紧缺的内容入手,先带训少量指挥员、参谋、教练员和专业骨干,逐步探索经验、拓展思路,向首长机关混编合训、专业分队整建制驻场联训方向发展。辽宁某预备役坦克团每年都由挂钩现役部队保障摩托小时,组织专业骨干培训和联训联演;辽宁某预备役高炮师和吉林某预备役高炮旅与驻地空军密切协同,实打实地组织空情侦察、报知和指挥训练,进一步拓展了带训范畴。

二是把握平衡点。为使带训工作既不给现役部队增加负担,产生“超载”现象,又不使预备役部队有“减负”心理,产生依赖感,军区以不影响现役部队正常训练为准则,总结摸索出了一套以“贴”和“融”为主要形式的带训方法,通过定点帮训、插班带训、混编合训、网上联训、比武促训、代职锻炼和有计划安排预备役部队参加现役部队实兵演习,较好地把握了工作尺度,促进了带训效能的发挥。

三是控制关键点。军区紧抓监督考核重点环节,实施有效控制。把挂钩带训落实情况,作为衡量现役和预备役部队训练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军事训练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挂钩训练成绩纳入预备役部队年度训练成绩,将现役部队带训情况列入本单位年度训练考核范畴。并建立了一套党委负责、联合监督、越级考核、严格奖惩的管理制度,促进了带训工作在训练一线的有效落实。

三、靠真打实演检验,探索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为促使挂钩带训工作向实战靠拢,军区每年组织部分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现役部队实兵演习,实行混编合训、联考联评,探索了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新途径新机制。

一是实现任务对接。军区各级始终把联训联演作为带训工作的重点,年初由军区统一赋予演习任务,确定参演单位和兵力,指定演练课题。现役部队在组织筹划过程中,适当赋予预备役部队相应任务,预备役部队按照要求进行充分准备,并作为带训重点进行训练和演练。2013年,辽宁某预备役高炮团采取与现役部队联合召开誓师大会、联合组织作战筹划、互派指挥所联络员等方法,实现了任务对接、指挥顺畅、行动有力。

二是体现功能互补。军区注重发挥预备役的专业特长,弥补现役部队专业力量的不足,逐渐形成了“对口保障、灵活抽组、模块化使用”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力量融合与体系功能的发挥。2013年,在军区导调的实兵演习中,吉林某预备役高炮团首长机关带部分实兵担负了部队远程机动定点防空掩护任务;某工兵团首长机关带伪装连连续7昼夜伴随联合集群指挥所进行伪装防护,实现了功能补位、力量补缺和资源补差。

三是实行联考联评。军区要求各级在组织演练过程中,要将预备役部队纳入演习考评体系,将后备力量运用情况作为整体演练成绩的组成部分,同导、同演、同考、同评。预备役部队官兵牢固树立“进入演习场就是进入战场”的观念,与现役部队同台比战术、比技能、比作风。

四、靠整合资源保障,构建规范畅通的保障体系

保障难是带训工作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为此,军区统一明确保障职责,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并建立了双向保障、互助互利的运行机制,初步构建了责权明晰、渠道畅通、资源共享的带训保障体系。

一是用整合的思想带动。沈阳军区提出了以预备役部队保障为主,以现役部队保障为辅,分工明确、各有侧重、整体配套的保障思路。现役部队重点提供人才、装备和场地设施等技术性和基础性保障,预备役部队负责经费、器材、油料、弹药等消耗性保障,同时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对带训工作实施重点保障。

二是用打仗的标准促动。通过带训,预备役部队所配训练装备存在的数量少、型号老、质量差、“两率”低等问题突显。军区各级积极想办法、筹经费、解难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针对高炮部队雷达指挥仪年久失修、完好率低,省军区系统内部无法修理维护的实际,积极协调军区专业修理机构帮助维修。各单位参照现役部队的标准,以准备打仗的思路,尽可能为参与带训的部队和人员配齐配全训练装备器材,购置野外驻训物资等。民兵预备役部队近年来配发的防化车组、新型高炮、武器修理方仓、电台车等先进武器装备,也通过带训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用互利的举措驱动。现役部队在为预备役部队提供训练资源的同时,也利用预备役部队训练基地建设、模拟器材配备和抢险救灾装备体系的建设成果,为自身的军事训练提供服务和保障,带训工作向两支力量共享资源、互利双赢的方向拓展和延伸。

(本文责任编辑:何 荷)

猜你喜欢

联训预备役现役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历史沿革
轰运“摇篮” “鲲鹏”振翅——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改装现役轰炸机缩短飞行人才培养周期纪实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武器装备联保联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文山州注重加强应急应战军地联训联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