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精神培育微探

2014-01-11王民旻胡学才

国防 2014年12期
关键词:预备役警卫执勤

王民旻 胡学才

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精神培育微探

王民旻 胡学才

战争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针对和平环境与寓兵于民对战斗精神生成的不良影响,遵循量变、渐进、质变规律,坚持经常加强教育引导与融入建设实践全过程相结合,努力培育民兵预备役部队过硬的战斗精神。

后备力量 战斗力 战斗精神

胡学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武装部政工科长,少校

战争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组成部分。军事力量从事的一切工作概括起来就是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战斗精神的培育与释放是战争准备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军从来没有“和平时期”这样的概念,其战斗准备的口号是“决战在今晚”。这种强烈的战争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受和平红利和多元思潮影响更为直接,战斗精神相对淡化是不争的事实,新形势下更要紧贴安全环境、使命任务,致力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提高支援保障能力。

战斗精神是情感、信念、理想、意志等的复合机体。战斗精神培育的核心内容是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体包括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思想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牺牲的精神等多个方面。思想支配行动,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精神培育,首要是着眼信息化局部战争、围绕担负使命任务、立足现实思想状况,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性质宗旨教育、形势战备教育、根本职能教育,紧紧围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苦乐观、生死观”开展大讨论,在析事明理中引导官兵筑牢敢打必胜的精神支柱。一是引导官兵认清肩负的职能使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责任使命第一”的观念,增强维护正义、献身国家的责任感光荣感。二是引导官兵认清新世纪世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面临复杂的安全环境,特别是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严峻多变,进而克服“现在是世界和平发展时代,我国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仗不会打起来”等麻痹思想,树立“枕戈待旦、准备打仗”的观念,增强只争朝夕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三是引导官兵认清敢打的勇武精神和必胜的坚定信念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自觉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做到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受住各种困难、风险、挫折的考验。四是引导官兵认清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是战斗力得以充分释放的重要保证,进而自觉做到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以过硬的作风确保军事任务的完成。五是引导官兵认清为祖国和人民利益奔赴前线无上光荣,自觉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血洒疆场、马革裹尸的战斗情怀,从容面对血与火的战场环境,从容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坚决完成各项任务。

战斗精神培育虽说是思想意识层面的工作,但它与技能、胆略、氛围、经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官兵良好的战斗精神既是教育引导出来的,更是训出来、练出来、熏出来的。因此,必须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民兵预备部队建设全过程,在实践磨砺和环境熏陶中锻造养成。一是融入军事训练,在军事训练特别是重大战备活动中锤炼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通过遂行军事训练任务强化战斗精神。二是融入心理训练,组织学习必要的心理常识,强化心理素质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锤炼处变不惊、坚毅顽强的意志品格。三是融入文体活动,组织观看反映我军辉煌战绩和战斗精神的革命历史影片,参观烈士陵园、军史馆、荣誉室等,在感受历史秉承传统中铸魂砺志。四是融入营区布置,在营区建设中浓厚战斗文化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强化战斗精神。五是融入应急行动,树立“应急也是作战”的理念,在参与社会维稳、灾难救援中检验强化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的生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渐进过程,而且在形成中还可能出现反复。因此,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只有努力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做法,紧紧围绕使命任务持之以恒打基础、常抓不懈固根本,才能把爱国情感、英雄主义、使命意识、战斗队思想真正熔铸到官兵血脉中。目前,有些单位在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精神培育上重应急培育轻固本培育,日常偏重于情况刺激,安全形势严峻就喊“狼来了”,局势一缓和就有些放松,这个做法容易导致官兵思想上的懈怠和心理上的焦躁,结果可能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诚然,特定环境条件下,有时一个简单的动员、一幅激烈的战斗场景,就有可能导致官兵的战斗精神瞬时升华,但那也是平时培育的结果,是渐变基础上的突变,改变不了渐变的规律。

(责任编辑:徐永汉)

短 论

加强非现役警卫执勤队伍建设浅探

山西省军区司令部

省军区系统驻地分散、重要目标多、编内人员少,由于现役警卫执勤力量相对不足,需要动用非现役人员参与执勤工作。但非现役警卫执勤人员缺少法定身份和执法资格,其教育、训练、管理和抚恤、奖惩等都没有明确依据和制度规范,而且其保障标准不一、人员流动快、队伍不稳定、能力素质偏低。鉴此,必须从提高依法治军水平和促进部队安全防范能力的角度出发,深化问题意识,切实抓好非现役人员警卫执勤队伍建设,打牢部队安全稳定基础。一是把执勤队伍统一编入民兵预备役部队,着力解决身份不明确的问题。军分区(警备区)设民兵警卫连,人武部、预备役团设民兵(预备役)警卫班,部分班排担负机关和民兵武器装备仓库警卫执勤任务。严格规定人员选拔招聘程序,明确各级营门、民兵武器装备仓库警卫执勤总人数和非现役人员最低数量,保证足够的警卫执勤力量。二是参照非全训部队抓教育训练,着力解决执勤能力弱的问题。按照非全训部队军政训练的时间比例落实教育训练,科学设置教育训练计划。建立党团组织,严格组织生活,突出抓好强军目标、爱岗敬业、法律法规、战备常识和防间保密等教育,筑牢思想基础。配套建设队列、体能、障碍、射击等训练场地,紧贴警卫执勤使命,狠抓队列体能、警卫技能、轻武器操作使用训练,明确规定新录用的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15天的岗前训练,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三是全面实行连队化管理,着力解决日常养成差的问题。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落实行政会议、内务设置、安全检查、查铺查哨、军容风纪、点验、交接、一日生活制度等管理制度,与各级机关、现役分队同步落实“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和“军号响起来、军歌唱起来、呼号喊起来、队列走起来、军容严起来”活动,以军人的标准抓养成、树形象。四是建立完善综合保障机制,着力解决队伍稳定难的问题。探索军地联合、多措并举的保障模式,联合地方人社部门签订用工合同,对人员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医疗卫生等作出规定,明确最低工资标准,统一缴纳“五险一金”。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优先推荐入伍或就业,从根本上稳定队伍。

E22

A

1002-4484(2014)-12-0039-02作者:王民旻,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上校

猜你喜欢

预备役警卫执勤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历史沿革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中央警卫师警卫开国大典逸事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为你撑伞
毛主席和警卫战士相互敬礼
韩准许总统警卫适当追求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