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船企业劳务用工管理

2014-01-10朱晓原

江苏船舶 2014年2期
关键词:合同制造船厂劳务

朱晓原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00)

0 引言

近十多年是江苏省船舶行业大发展的阶段。截至2013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承接订单量3项指标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1,2013年造船完工量约占全国1/3。这固然有推行现代造船模式以及科技进步的作用,然而船舶建造基础设施的增加以及大量增加使用劳动力则是增长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效应的逐步减少和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劳动力日趋紧张,尤其是船舶建造所需的装配、电焊、管工、涂装等岗位人员将会更加紧缺,因而加强用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目前造船企业用工现状

目前造船企业一般采用的用工方式除了自有的合同制工人外,还大量采用产品项目业务外包和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

外来劳务工和劳务派遣工,在造船厂主要从事装配、电焊、管工、涂装、清洁等各专业工种和辅助工种等岗位,已成为造船厂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外来劳务工的使用,不仅有效平衡了生产负荷不均衡造成生产高峰时段的人力资源不足,也解决了如装配、电焊、涂装等部分工种岗位已无法招到本地的城镇或郊县的人员来从事的实际困难。使用外来劳务工客观上既解决了造船厂对劳动力的需要,同时又降低了造船厂的人力成本。但同时要清楚认识到,随着《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大量使用外来劳务工的用工方式,使造船厂面临的风险正快速积聚加大。

对于合同制工人的管理,各造船厂基本都能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无论是薪酬待遇、各项社会保险和福利,还是用工机制、班组管理,均较为规范。对于劳务派遣工,由于派遣公司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注册、管理,其派遣员工都普遍订立劳动合同,薪酬待遇、各项社会保险和福利等虽稍逊于造船厂自有的合同制工人,但尚属规范。这两类人员在本文中就不再赘说,本文重点讨论外来劳务工的管理。

2 外来劳务工的主要管理方法

目前外来劳务工,主要用来作为生产一线的作业人员,承担绝大部分生产操作工作,包括技术含量较高的装配、电焊等主体工种和清洁等辅助工种岗位。管理上,通常是将外来劳务工队伍单独组成隶属于车间的班组,实行双重管理,即外来劳务工队伍是其人员使用和管理的主体,承担外来劳务工的招用和日常管理职能,负责工作任务的安排和待遇的核定发放;造船厂及下属车间,更多的是关注生产任务的完成和产品的质量及安全生产。但近几年来,外来劳务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率高,特别是技术骨干呈高流动性,新人多,导致整个外来劳务工队伍施工能力差,技术水平低,劳动效率低,能耗、物耗、工耗浪费极其严重,造船厂成本被不断推高,严重制约了造船厂向高效率、低消耗的现代造船方式的转型升级。在外来劳务工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差(甚至是文盲、无技能)的外来劳务工进入造船厂工作,导致船厂生产效率低下、安全和质量事故频发;生产计划、安全生产、生产物料的精细管理很难落实到位。相当一部分造船厂管理水平,低于同类规模的机械类制造企业,无法满足船东,特别是发达国家船东的先进制造和管理要求。新生代外来劳务工追求平等的法律意识,利益诉求意识日益增强,对作业环境和文化需求更是远高于他们的上一代。

3 外来劳务用工管理措施

目前,造船厂面对以往外来劳务用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改变了过去的粗放管理方式,帮助外来劳务工队伍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机制,在人员的招用、工资支付、劳动争议处理及违纪处罚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实行了全程管理和服务。造船厂还重点开展对外来劳务工进行安全和技能培训,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作业情况进行考核和管理。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要下大力气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管理。

3.1 组织优质高效的外来劳务工班组

现阶段,一是要真正将外来劳务工队伍作为班组进行管理,通过强化班组管理提高外来劳务工队伍的自主管理水平。从车间生产一线的合同工中,选派部分专业技术水平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组长及骨干,充实到外来劳务工队伍中,协助其进行管理。二是要善于从外来劳务工中发现有技能、有文化、责任心强的人员,让他们承担班组的生产、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三是加强外来劳务工队伍的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整合现有的外来劳务工队伍和人员,组建精简、优质、高效的外来劳务工班组。

3.2 调整用工结构

随着《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外来劳务工的社会保障力度会逐渐加大,外来劳务工的使用成本呈全面上升之势,劳务工与合同制工、劳务派遣工的用工成本差距将会越来越小。外来劳务工与合同制工相比较,在工作稳定性、技能水平、安全生产技术和意识、工作熟练程度、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也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将来,会抵消大部分劳务用工的成本优势。船舶企业要用5~10 a的时间,分步实施调整用工结构,大幅提高合同制工和劳务派遣工的用工比例,逐步减少使用外来劳务工。

3.3 加强安全生产及其技能的培训工作

(1)要将外来劳务工纳入造船厂的3级安全培训体系。所有的外来劳务工都必须经过造船厂严格的3级安全教育,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上岗。

(2)要将外来劳务工技能培训,纳入造船厂的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外来劳务工的特点,持续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遵循“管用”的原则,在兼顾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重点培训实际操作,做什么就培训什么。

通过培训,提升外来劳务工的安全和技能素质,促进工效及工作质量的提高,减少安全和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外来劳务工队伍的效率和效益,稳定成熟外来劳务工队伍及其人员,减少熟练外来劳务工的流失。

3.4 加强职业病防治等劳动保护

改善外来劳务工的作业环境,加强电焊性尘肺、职业性噪声聋等造船厂高发的职业病的预防,督促外来劳务工队伍为劳务工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通过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提高外来劳务工的个人安全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造船厂要强化作业现场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督查,完善外来劳务工入职造船厂和离职时的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这方面的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恶性安全事故、重大工伤死亡和职业病造成的额外成本,将会越来越大。如果累积后形成群发事件,甚至会压垮造船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更不能等闲视之。

4 结语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位。在未来5年,江苏省计划压缩1 000万DWT船舶产能,先进船舶制造能力保持在2 500万DWT。优胜劣汰促使造船厂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员工素质的竞争,作为造船厂,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劳务用工管理,全面提升竞争力。

猜你喜欢

合同制造船厂劳务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造船厂
我做临时工的时间能与招为合同制工人的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吗
个人劳务致损责任研究
俄新一代航母的建造工作或将在圣彼得堡造船厂进行
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法律风险与管理
发挥工会维权职能,维护合同制职工权益
发挥工会维权职能,维护合同制职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