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集萃

2014-01-09

产权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经济

观点集萃

房价下跌与调控无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9月30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房价应该由市场来解决,而不是管制。现在的房价下跌跟房地产调控没有什么关系,现在房价下跌期间是取消限购、限贷的一个好时机。北京房价不跌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工资大幅上涨,另外是大幅的通货膨胀。未来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比重会有所下降,出口和基础设施仍有增长潜力,但还要加上创新,中国还可以多一些马云。

政策低调托底 改革高调推进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9月28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就逐渐进入了转型期,制造业增幅放缓,服务业增速超过制造业,产能过剩、环境恶化及产业跨境转移使得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下降。纯粹从总量增长的角度看,未来两年是增幅逐渐下滑的软着陆过程。但是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能耗下降、环境改良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保障。因此,未来两年,评价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应单纯看增长的量,更应该关注增长的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减速中调结构。政策低调托底,改革高调推进。

止住房地产下滑前,微刺激不能停

经济学家邵宇9月16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来看,这一轮经济下滑主要是由于房地产下滑引起的,在控制住房地产下滑前,微刺激不能停。如果稳住了房地产市场,那么,中国经济就不需要微刺激了。统计表明房地产增速下降1%,那么公共投资便要增加3%。政府现在用大量的公共投资来弥补房地产下滑带来的影响。而住房需求的释放,则需要通过解除双限,稳定刚需和为新移民提供合适的住房供应来实现。

中国经济有三大新增长点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9月20日在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财富大讲堂上表示——

目前,中国经济有三大新的增长点。按照可能爆发的顺序,依次为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已有产能的绿化和升级、居民消费。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主要包括高铁、地铁、城市基础建设、防灾抗灾能力、农村的垃圾和水处理、空气质量改善等等,这种公共消费型投资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不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也不会带来产能过剩。本质上仍属于公共消费水平的范畴。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城市基础设施,原因就在于公共型的投资项目缺位。同时,中国面临产能过剩,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制造业,如果将已有生产能力绿化和升级,可长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此外,自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每年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上升到45%左右,未来还将不断提升,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拥有更好的海外机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9月19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机遇”论坛上表示——

与发达国家危机后经济疲软状态不同,我国在技术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在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危机持续影响之时,我国拥有更好的海外投资机会。在外力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有能力靠内需和海外投资来维持7.5%左右的经济增长。中国企业家面临两大机遇,一是海外并购,另一个则是向海外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海外并购能够为中国带来研发机会,使技术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同时,中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将这些产业转移到海外工资水平较低的地方,能够利用当地工资水平低的优势创造发展条件。

适当减速有助中国跑好增长“马拉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日前表示——

IMF预计中国在现阶段可保持7%~8%的经济增速。随着增长模式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增长放缓是中国经济肌体更加健康的表现,中国经济在中期可以接受6%的增速。不过,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任重道远。随着贸易顺差占中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在减弱,但是近来出现的投资上升情况有可能阻碍结构调整进程。这好像一场马拉松。如果以每年10%的速度跑,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城市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把速度降下来。即使是6%的经济增速在全球范围来看也是很好的表现。

取消限贷或将刺激550万套住房需求释放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10月10日发表观点——

国庆前夕,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同时,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新政策在短期将刺激大约550万套住房需求提前释放,但这对于城镇现有的约5000万套空置房和约400万套待售房来说,仍属杯水车薪。政府此次救市,客观上是将房产风险由开发商转至普通老百姓。政府应该反复告知老百姓房产市场的风险,同时大力鼓励二手房交易,取消二手房交易环节的各种税负甚至给予一些优惠政策,让能够并且愿意承担风险的家庭来买单。

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和障碍来自四个方面

经济学家吴敬琏9月20日出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中欧20周年校庆论坛“活动时指出——

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和障碍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的分歧;第二,特殊既得利益的影响;第三,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复杂性;第四,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顺畅所积累的大量问题。对于如何打破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核心是建立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就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要素市场。这样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就能够使寻租的空间减小。目前中国出现的问题是过去的寻租空间太大,无处不在,所以导致无官不贪。可以考虑对过去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赦免,但首先要把廉洁的制度建立起来。

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制定产业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9月29日在自贸区建设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论坛上表示——

发展经济学从只强调政府,忽略市场的1.0版,;发展到只强调市场,忽视政府的2.0版;目前已进入到了3.0版。新结构经济学倡导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一方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并基于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来选择何种技术、进入何种行业,这要求必须有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和产业多样化需要处理外部性问题,解决企业间的协调问题,这要求必须有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中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市场以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制定产业政策以使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迅速变成竞争优势,政府的产业政策要根据现有产业和世界产业前沿的差距特性,按新结构经济学产业政策的框架发挥政府因势利导作用。

一码通推出具有重要意义 利好互联网金融

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向威达10月13日接受金融界网站采访时表示——

“一码通”的推出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第一,“一码通”的推出是监管部门为完善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一码通”减少了相关的开户费用和交易费用,鼓励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第三,“一码通”会进一步加剧证券公司之间经纪业务的竞争。“一码通”的推出对两类券商有好处,一是有研究实力的、咨询服务水平优秀的券商;另外是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比较领先的券商更为有利。

中国经济不存在下行问题 要着眼马拉松式长跑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10月12日表示——

前几天公布的中国PTD计算的GDP超越了美国。中国、印度、美国、欧洲、日本的竞争,不是短期的。我不同意所谓经济下行的说法,不存在下行的问题,中国本来就应该保持在7%~8%的增速,因为1998、1999年就是7%~8%的增速,中国应该保持这种跑马拉松的心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更加注意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将国际竞争力作为衡量中国实力的新的视角和标识。

即使经济增速放慢 就业也将保持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10月12日在国际金融协会(IIF)年会发言表示——

由于,中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将增强。当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城镇就业岗位,就可以抵消GDP增长减速0.4个百分点导致的就业岗位数的下降。在过去几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年均上升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而且这个趋势应该可以持续。因此,即使经济增长速度稍慢一些,就业情况也应该会保持稳定。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