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验实训场所环境监测系统

2014-01-03孔德丽

电子测试 2014年2期
关键词:报警无线实训

孔德丽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35)

1 系统总体设计

实验实训场所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层次型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区域中的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监测区域中温度、湿度、粉尘含量等环境参数值;其次为部署在监测区域相对中心位置的汇聚节点,负责接收各传感器节点反馈的有效数据,并充当网关;第三层为传输网络,负责协同各网关节点连接到上层传输网络上,将传感器节点搜集到的数据通过基站连接到Internet,并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最后一层为监控终端,通过终端接入,实现了监控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分析以及异常报警提示等功能。

图1 系统总体结构图

1.1 监测节点的设计

监测节点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并发送监测数据,同时一并发送节点的Id 编号,系统通过识别Id 编号来确认对应实验实训场所环境变化情况,达到实时监控实验实训场所环境的目的。监测节点体系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监测节点系统结构图

1.2 无线网络的搭建

本系统选用ZigBee 技术,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该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是体积微小的嵌入式设备,采用能量有限的电池供电,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十分有限。为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在拓扑的结构的选取上,本系统采取星型拓扑结构,要求各监测节点相互之间不通信,而是直接与汇聚节点进行通信。在监测区域,各底层监测节点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当接收到查询命令后,才与区域中的汇聚节点建立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汇聚节点,从而减小节点间的通信干扰,降低数据冗余度,保证网络的连通性,提高网络通信效率。

1.3 无线网络拓扑控制

与底层的监测节点长时间保持休眠的情况不同,为能及时接收到各监测节点的监测数据,汇聚节点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接收数据,同时充当网关实现与Internet 的互联。但是,汇聚节点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将会加大网络信道的占用比例,使得整个网络通信效率降低且数据冗余度加大,更为严重的是汇聚节点能量消耗过快,节点过早消亡。为降低节点能量开销,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系统采用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算法进行网络拓扑控制,其基本思想是以循环的方式随机选择簇头节点,将整个网络的能量负载均匀分配到网络中的每个传感器节点上,从而达到降低网络能耗,提高网络生存周期的目的。整个执行过程是周期性的,分成簇的建立和稳定的数据通信两个阶段。在簇的建立阶段,节点动态的形成簇,并产生一个簇头;稳定的数据通信阶段,簇内其它节点将数据发送给簇头,由簇头与基站单独进行通信,两个阶段完成后,则进入下一个周期。该拓扑控制算法,保证了各汇聚节点等概率的担任簇头,使得网络中的节点能量相对均衡的消耗,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网络的能量消耗情况如图3 所示。

图3 网络的能量消耗情况

2 系统功能的实现

系统采用B/S 架构,通过JSP 程序语言进行设计,分成监测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三大功能模块。

监测模块:主要通过对指定节点发送命令,激活处于休眠期的监测节点,实现对节点所在场所多个环境参数的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监测命令发出后,系统开始初始化,相应的传感器节点开始启动,ZigBee 初始化并启动,同时系统开始设置各端口、串口、串口波特率以及各监测数据阀值等。传感器启动后,依次采集温度、湿度、含尘量等环境参数,并传送给所在区域的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根据簇头竞争原则,再次将数据传送给本轮竞争中的簇头节点,由簇头节点转发给数据中心服务器。

表1 12h 内不同时刻的环境数据

显示模块:主要是将节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可视化显示。模块采用数字形式直观显示实时监测值,采用折线图形式显示新旧数据以及设置阀值之间的对比情况,并把数据分析对比结果作为报警模块的判定依据。

报警模块:主要是根据用户设置的阀值与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判断监测结果是否超过警戒值,并根据判定结果决定是否作报警提示。

3 应用测试

为验证本系统的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监测系统对实验室中的两个相对独立区域的温度、湿度、含尘量进行了监测,并设置了温度的上下阀值,验证温度超过阀值时是否报警提示。监测结果如表1 所示。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系统稳定性良好,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环境中的相关参数,有效分析监测到的数据等功能,并在超警戒情况发生时及时报警。

4 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有效的对实验实训场所的环境进行监测,并具备监控、显示、报警等功能。同时通过LEACH 算法,对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功耗,延长了系统的生命周期。相对传统的监测方式,该系统具有更好的实时性、拓展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外接不同的传感器,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场合的监测监控。

[1] 孙利民,李建中,陈渝,朱红松.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07-409.

[2] 孙庆元,孔令成,张志华,梅涛.基于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的建立[J].仪表技术,2011,(6):7-9,13.

[3] 贾芳芳,俞阿龙,杨维卫.嵌入式工厂废水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32(9):108-110.

[4]李雄飞,孙俊杰,陈磊,王少斌.基于ZigBee 技术的无线设备状态监测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12):139-140,147.

[5] 赵展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7):1869~1871.

猜你喜欢

报警无线实训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