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眼无声惜细流

2013-12-31宋爱华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细流泉眼议论文

宋爱华

我是一名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从教十九年来,我不断地读书、备课、记录、积累,以求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刚教学时,总感觉自己来到了珠穆朗玛的最高峰,仰望四周,高手如林,心里是诚惶诚恐。面对学生童稚的面庞,我感到了一丝茫然……“三尺讲台,万钧重担”,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是让这群可爱的孩子度分如年还是快乐地游弋?面对崭新的课本,我又熟悉又陌生。在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之前,我开始精心地备课。每一篇课文里,我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教师。总之,为了送给学生一杯水,我总是准备满满一桶水。希求能收到“泉眼无声惜细流”的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实践。

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更提升其能力

比如,教学《散步》一文时,让我记忆犹新。它选材细小,却以小见大,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得到了发扬。面对这篇文章,我设计了由简入难的几个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怎样的一家人?每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由简入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冥思苦想,时而激情讨论。完成问题后,我有感而发:“同学们,你们想要一个什么家呢?”学生脱口而出——和谐、融洽。我相信,这美好的词已经在他们心中扎根了。四十五分钟,方法、能力、价值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样的课堂是我的追求和向往。

二、把课堂归还学生

语文教学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教师往往一味地灌输教材内容,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力,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现在我尝试过最切实有效的一种办法是让学生当“小老师”“小主持人”。就好像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一样,其主持人崔永元从没有以主持人自居而滔滔不绝,而是引导调动各嘉宾和现场观众各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不失时机地营造轻松的气氛,启发话题。这种主持人做法,就值得我们教师学习和借鉴。教师可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发话题,激励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概括评价。

如学习《想和做》时,由于学生刚学习了议论文的知识,又学习了《谈骨气》一文,基本具备了一些学习议论文的能力,所以,学习《想和做》这篇课文时,我大胆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然后找一名学生当“小老师”,上讲台领着学生学习,方式自己决定。而我巧妙地适时给予启发、点拨、引发话题。这样既锻炼了“主持人”的说话能力,应变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他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跃跃欲试。效果比单纯的“师讲生听”好得多。

更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之间心灵贴得更近,“体验反思”这一步,学生表现得特别好,不仅深切剖析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做法,而且纷纷表示,今后一定将“想和做”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育人是一条漫长的路,而我则是万里长征才开始了第一步。但我会在以后的教学摸索中前行,我愿自己如“细流”一般绵长而久远,润物而无声!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细流泉眼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大地的取水者
大地的取水者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小 池
小池
多变的小泉眼
茶,有点苦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