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会如何落地中国

2013-12-21舒文琼

通信世界 2013年13期
关键词:落地宽带层面

本刊记者 | 舒文琼

网络社会如何落地中国

本刊记者 | 舒文琼

网络和应用是实现网络社会必不可少的两大条件,强化宽带设施、丰富业务应用则是实现中国特色网络社会的必由之路。

人类社会连接10亿条固定电话线用了大约100年,连接50亿移动电话用户仅仅用了大约20年。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数将达到50亿,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500亿台设备接入互联网。一个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正在扑面而来,而现在,我们仍处于这场变革的开端。

对于即将到来的网络社会,早在1991年,学者狄杰克(Jan van Dijk)就给予了定义和描述。只不过当时的通信网络尚不普及,狄杰克的描述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设想。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基础条件的成熟,网络社会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在通信业日新月异的中国,网络社会引起了政府、厂商、学者的关注。

如同任何一次变革落地中国都需要结合中国特色,中国实现网络社会,也需要走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引发颠覆性变革

虽然网络社会的概念已经问世20多年,但是目前人们对于何为网络社会仍然没有形成统一认知。在社会学层面,网络社会是指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网络空间中人们互动关系的社会形式;在技术层面,网络社会是指万事万物通过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的无处不网络、无处不连接的新的存在形态。

对网络社会定义存在争议,并不影响人们对于网络社会所产生影响的认识,目前各个层面的共识是,网络社会将给整个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学习、工作、社交的方式将会发生改变,工作效率将得以提高,生活品质将得到改善;移动医疗、远程教育、智能控制家庭耗电将成为可能;引入ICT技术将促使企业经营方式更加科学,城市建设也更加高效与合理;碳排放将大大降低,一个绿色的低碳社会将得以形成……

在网络社会的美好远景下,各个国家都开始了相关的规划和布局,近年来所出现的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数字地球、信息化社会、数字社会概念,其实归根溯源都指的是网络社会。

应用和网络不可或缺

在网络社会的美好蓝图中,万物皆可联网,信息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获取。那么,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要实现上述美好蓝图,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万物互联是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高速、融合的宽带网络是实现网络社会的基础条件。宽带网络如同人类社会的通信高速公路,有了无处不在的宽带,各种信息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动。这里的网络,不仅指固定网络,更是指移动和固定融合的网络,移动网络能够确保人们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而在固定网络无法铺设到的边缘地区,移动网络不受地形限制的优势就得到发挥,从而为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成为可能。因此,融合网络将成为网络社会的基本需求,其重要性堪比现代社会的公路和桥梁。

此外,智能应用也是实现网络社会的必备条件。网络基础设施的价值通过应用才得以体现,只有开发出符合人们需求的智能应用,网络社会的美好蓝图才能实现。

需重视智能应用

回到中国,网络社会如何落地,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融合网络是实现网络社会的首要基础。近年来,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快速普及,截至今年3月份,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22亿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1.81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17亿户,实现网络社会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而在通信业“十二五”中,我国政府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初步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信息服务普惠全民”,其中宽带、LTE、三网融合、物联网等被重点提及。可以预见,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落地,我国通信网络设施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从而加速网络社会的实现。

在实现网络社会的另一个要素——应用层面,我国相关的规划和计划中并没有重点提及。而在一些专家看来,中国特色的网络社会正是体现在面向连接的应用层面,因此业务应用是我国实现网络社会需要重点强化的层面。

网络、应用并驾齐驱,具有中国特色的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不久将成为现实。

网络社会基石:移动性、宽带和云

网络社会的核心在于广泛而自由的连接,这种连接不仅仅体现在人和人之间,而且是一个包含各种系统、智能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连接。这种连接将促使整个社会增强合作,发展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并能增强人们的学习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和关爱整个社会的能力。个人的连接将改变个人的生活,当所有的事物互联时,我们的世界将为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人、知识和经验、设备以及信息的互联反过来会极大地促进个人生活的改善,以及公司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移动性、宽带和云计算的结合将是网络社会的主要基础设施,在此之上将会涌现面向连接的诸多应用。

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未来中国需要对宽带网络进行大力的投资和升级,以确保网络社会中广泛互联的信息交互的需求。丰富的互联终端:在中国需要大量、丰富、低价的互联终端,只有这样网络社会才能落地。云计算:网络社会可以有效降低创新的成本,云计算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保证网络社会落地的重要途径。智能运营:网络社会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丰富的终端、无穷的应用,其背后都需要有一个智能运营体系来支撑和运营。只有这样才能将网络社会、无限连接应有的效能发挥出来。(爱立信中国战略市场经理 田清鹤)

猜你喜欢

落地宽带层面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装宽带的人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法律何以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