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个冬小麦新品种(系)在平凉引种试验初报

2013-12-17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西峰西农陇东

刘 众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平凉 744000)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890~2 857m,年均气温7.4~10.1℃,降水量450~700 mm,平均日照总时数2 144~2 380 h,无霜期156~188 d,年太阳辐射总量515~561 kJ/cm2。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南湿、北干、东暖、西凉。总土地面积1.1万k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33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33万hm2左右,约占作物总面积的50%,为北方晚熟冬麦区边缘地带,素有“陇东粮仓”之称。为进一步筛选适应甘肃陇东旱塬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冬小麦新品种,2011年笔者对引进的8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冬小麦品种(系)普冰151、普冰9946、8-57、西农5185、陕943、03222-1、普冰476、西农189引自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提供,对照品种西峰27由陇东学院农学系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泾川县高平试验场。海拔1 360m,试验地土质为黑垆土,地力均匀,前茬为冬小麦。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品种为1小区,3次重复,小区面积178.8m2。于2011年9月26日用小区精播机播种,行距20 cm,播量450万粒/hm2。播前每100 kg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200 g拌种处理。结合播前旋耕整地一次性施尿素240 kg/hm2、磷酸二铵240 kg/hm2,11月中旬土壤封冻前用杜邦巨星(苯磺隆)喷洒除草,春季小麦返青前追施尿素90 kg/hm2。5月上旬人工除草松土1次,其余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田间记载观察物候期、群体生长、抗逆性及其余主要性状,收获前进行常规室内考种,翌年7月4日按小区分品种收获测产。

1.3 有关特征特性的分级标准

1.3.1 耐寒性 分为5级:1为无冻害,2为叶尖受冻发黄,3为叶片冻死一半,4为叶片全枯,5为植株或大部分分蘖冻死。

1.3.2 抗倒伏性 分最初倒伏、最终倒伏2次记载,以最终倒伏数据进行汇总。分5级表示,1为不倒伏;2为倒伏轻微,植株倾斜度角度小于30°;3为中等倒伏,植株倾斜度角度30~45°;4为倒伏较重,植株倾斜度角度45~60°;5为倒伏严重,植株倾斜度角度60°以上。

1.3.3 耐青干 根据穗、叶、茎青枯程度,分无、轻、中、较重、重5级,分别以1、2、3、4、5表示。

1.3.4 耐旱性 发生旱情时,在午后日照最强、温度最高的高峰过后,根据叶片萎蔫程度分5级记载。1为无受害症状;2为小部分叶片萎缩,并失去光泽;3为叶片萎缩,有较多的叶片卷成针状,并失去应有的光泽。4为叶片明显卷缩,色泽显著深于该品种的正常颜色,下部叶片开始变黄;5为叶片明显萎缩严重,下部叶片变黄到变枯。

1.4 抗病性分级标准

1.4.1 锈病(条锈病、叶锈病) 目测病斑分布占叶(鞘、茎)面积的百分比。反应型分5级,1为免疫,完全无症状,或偶有极小淡色斑点;2为高抗,叶片有黄白色枯斑,或有极小孢子堆,其周围有明显枯斑;3为中抗,夏孢子堆少而分散,周围有褪绿或死斑;4为中感,夏孢子堆较多,周围有褪绿现象;5为高感,夏孢子堆很多,较大,周围无褪绿现象。

1.4.2 白粉病 小麦抽穗时白粉病盛发期分5级记载。1为叶片无肉眼可见症状;2为基部叶片发病;3为病斑蔓延至中部叶片;4为病斑蔓延至剑叶;5为病斑蔓延至穗及芒。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引进品种(系)的生育期为279~282 d,较对照品种西峰27缩短1~4 d。其中以西农5185、03222-1最短,为279 d,较对照品种西峰27缩短4 d;其次是8-57,为280 d,较对照品种缩短3 d;普冰9946、普冰476较对照缩短2 d;其余品种(系)均较对照品种缩短1 d。

表1 参试冬小麦品种(系)物候期及生育期

2.2 主要特征特性

由表2可知,普冰151、普冰9946、8-57、西峰27(CK)为冬性品种,西农5185、陕943、西农189为弱冬性品种;03222-1、普冰476为半春性品种。越冬长势以普冰9946、8-57、陕943、03222-1、西农189、西峰27(CK)最强,其次为普冰151、普冰476,西农5185表现弱。引进品种(系)株高均低于对照品种西峰27,其中普冰9946最高,为101 cm,较对照低16 cm;陕943最低,仅为73 cm,较对照低44 cm。熟相普冰151、普冰9946、陕943、西农189、西峰27(CK)表现中等,其余品种(系)均表现较差。西农5185、03222-1、普冰476耐寒性为3级,主茎有冻死现象,其余品种(系)均为2级。引进品种(系)的抗倒性均为1级,对照品种西峰27为4级。普冰151、普冰9946、西农189耐抗旱性为1级,属耐旱品种;其余品种(系)为2~3级。条锈病以普冰476感病最重,为5级,属高感;普冰151、8-57、西农5185、03222-1为中感;普冰9946、陕943、西农189为中抗,西峰27为高抗。叶锈病8-57、西农5185、西峰27、03222-1、普冰476为5级,表现为高感;其余品种(系)表现为中感。白粉病西峰27为4级,普冰151、8-57、西农5185、陕943、普冰476、西农189为3级,普冰9946、03222-1为2级。

表2 参试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特征特性

2.3 产量构成要素

从表3可知,基本苗以03222-1最多,为441.0万株/hm2,较对照品种增加57.0万株/hm2;其次为陕943,为408.2万株/hm2,较对照增加24.0万株/hm2;其余品种(系)均较对照减少,减幅3.0万~69.0万株/hm2。冬分蘖以陕943最多,为588.0万茎/hm2,较对照品种多99.0万茎/hm2;其次为西农189,为510.0万茎/hm2,较对照多21.0万茎/hm2;普冰151较对照多4.5万茎/hm2;其余品种(系)均较对照减少,减幅4.5万~73.5万茎/hm2。春分蘖以西农189最多,为1 152.45万茎/hm2,较对照多12.45万茎/hm2;其余品种(系)均较对照减少,减幅51.60万~261.60万茎/hm2。成穗数均少于对照品种西峰27,其中西农189为510.0万穗/hm2,较对照品种减少22.5万穗/hm2;8-57为433.5万穗/hm2,较对照减少99.0万穗/hm2;西农5185最少,仅为298.5万穗/hm2,较对照减少234.0万穗/hm2。穗粒数以普冰9946最多,为50.0粒,较对照品种西峰27多3.8粒;其次是陕943,为49.4粒,较对照多3.2粒;西农5185、普冰151分别为47.2、46.8粒,分别较对照多1.0、0.6粒;其余品种(系)均较对照减少,减幅2.8~7.4粒。千粒重均较对照品种增加,其中以普冰9946最重,为55.1 g,较对照增加14.9 g;其次是西农189,为49.9 g,较对照增加9.7 g;普冰476较对照增加9.1 g;其余品种(系)较对照增加3.0~5.6 g。

2.4 产量

通过表3可以看出,引进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普冰9946最高,为6 600.1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7增产922.82 kg/hm2,增产率16.25%;其次为西农189,折合产量6 494.97 kg/hm2,较对照增产817.68 kg/hm2,增产率14.40%;普冰151折合产量6 479.87 kg/hm2,较对照增产14.14%,位居第3;陕943、8-57分别较对照增产7.54%、5.68%;普冰476、西农5185、03222-1分别较对照减产4.89%、10.17%、11.91%。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458.643>F0.01=3.34)。进一步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表明,普冰9946与西农189、普冰151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其余品种(系)之间差异极显著;西农189、普冰151之间差异不显著,与陕943、8-57、西峰27(CK)、普冰476、西农5185、03222-1之间差异极显著;陕943与8-57差异达显著水平,与西峰27(CK)、普冰476、西农5185、03222-1之间差异极显著;8-57与西峰27(CK)、普冰476、西农5185、03222-1之间差异极显著;西峰27(CK)与普冰476、西农5185、03222-1之间差异极显著;普冰476与西农5185、03222-1之间差异极显著;西农5185、03222-1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3 参试冬小麦品种(系)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在陇东旱塬区栽培条件下,普冰9946、西农189、普冰151较对照品种西峰27增产14%以上。其中普冰9946折合产量最高,为6 600.1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7增产922.82 kg/hm2,增产率16.25%。该品种属大穗大粒型品种,千粒重较大,抗旱、抗倒伏,穗层整齐,成熟中等,中抗条锈病,可在平凉东部塬区推广种植。西农189、普冰151折合产量分别为6 494.97、6 479.87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西峰27增产14.40%、14.14%,可在陇东旱塬适宜区作为搭配品种种植。品种陕943、8-57、普冰476、西农5185、03222-1产量表现一般,条锈病危害重,不建议在陇东地区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西峰西农陇东
宝鸡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调查分析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数字游轮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西农系列小麦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种植筛选试验
小象青青的数字之旅
国审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西农100
创意乘法表展
谢良坤(一首)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