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2013-12-12贾丽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实力民族

贾丽艳

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贾丽艳

中共十六大之后,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提高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将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高度,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刚刚闭幕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其实是在制度上、措施上更求真、更务实、更接地气、更关注民生,跟每一个人的相关性大大结合了,在明确了发展观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之后,文化发展的努力就会变得更加务实更加明确。本文首先明晰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指出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建议。

中国 文化软实力 现状 发展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一)概念

“软实力”是近年来最流行的关键词,是一个舶来的概念。自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1990年他分别在 《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全面阐释软实力概念。①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②

当然,经过中国化理解的翻译,实际上有了一些新的内涵。通过查阅很多书籍,我发现对于“软实力”的理解,有几种不同的概括:“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③黄牧怡在《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中则结合硬实力来进行比较认识,认为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军事、经济等领域所具有的物质性力量,而软实力则是指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魅力和道德诉求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是通过吸引、同化的方式,让别国“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④杨胜群先生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反映一个国家创造力、影响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很多是看不见的,不能物化、不能市场化的。文化软实力不等于文化产值,不等于文化GDP。⑤

(二)重要性

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就是文化。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比其他力量的影响更具渗透性、持久性、广泛性,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以下优越性。

1.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文化不管是作为一种智力支持,还是精神动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技的转化力。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对于科技工作的投入、科技成果的分享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对于成果的转化影响也是深远而长久的。文化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可以起到整合各行为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作用,这是维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市场机制下,文化可分为非经营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两类。无论是公益性文化,还是经营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对于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提升综合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⑥

2.增强外交亲和力,扩大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的态势下,不同的国家、民族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了解、消除了误会、化解了争端。“强大的民族总是自信的,自信的民族总是开放的。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在与异邦、异己进行文化交往时,总是以宽阔的胸襟善待他们,实施开放、宽容、理解、交流的国策;相反的,晚唐实施闭关封国政策,则反映了当时在中国积弱积贫、危机四伏的状况下的不自信。”⑦

二、现阶段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现状

就我国情况来看,现阶段的文化形势十分不容乐观。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使世界已经逐渐习惯了中国快速增长的全球贸易顺差,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却为“文化赤字”感到焦急。

(二)原因

1.在“标与本”问题上的认识不够清晰

近年掀起的“民族文化保护热”是一个好头,但是遗憾的地方还很多。其间的文化造假者有之,文化投机者有之,文化庸俗化者有之,文化玄化者亦有之,可谓五花八门。很多地方政府将文化建设简单归于“文化的GDP建设”,实际只是复制文化样式,本身对文化的发展恐怕弊大于利。

2.文化复兴不等于文化复古

在此,我举一个“民族文化保护”的例子,穿苗族服饰、梳侗族的发式、跳苗族舞蹈、唱侗族歌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目的,但是现在处于商业需要制造出来许多节目和形象,不但扭曲了民族文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追求短期效益而随意制造一些节日、仪式因脱离季候和自然背景而失却了它们原有的精神内涵;为强制兜售旅游产品,尾随、堵截、敲诈游客的现象时有所见。为商品化、低俗化所左右的文化产业将丧失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背道而驰。⑧

三、如何发展文化软实力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牢牢抓在手上,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⑨所以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注释

① 程天权.提高国家软实力: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J].教学与研究,2008.

②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③ 詹得雄.“软实力”的含义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

④ 黄牧怡.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4.

⑤ 杨胜群.小议文化软实力[J].瞭望,2007.

⑥ 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

⑦沈壮海.软文化 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⑧ 杜世伟.现代化的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A]//中国民族发展报告[C].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⑨ 杨汭.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1]程天权.提高国家软实力: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J].教学与研究,2008.

[2]黄牧怡.关于“软实力”的哲学思考[J].唯实,2004.

[3]龙耀宏.民族文化与文化软实力[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杨胜群.小议文化软实力[J].瞭望,2007.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实力民族
我们的民族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多元民族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