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天宫”

2013-12-09陈重威

今日中学生(初三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天宫航天员飞船

陈重威

粽子和月饼

2013年6月11日下午,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第二天6月12日,正好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神十”轨道舱内,三位航天员吃上了豆沙粽。女航天员王亚平还对着摄像头展示手中的粽子,男航天员张晓光则将这一情景摄入了镜头。

10年前的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乘坐“神五”飞船遨游太空,恰逢中秋节。在太空吃月饼时,“调皮”的杨利伟把小月饼一个个抛起来,让它们飘浮着并排成一列,然后按顺序逐个将它们吃掉。

这些在太空食人间烟火的情景,引起了人们对航天员在“天宫”中吃什么、怎么吃的兴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何解决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验室、未来的空间站甚至星际航行飞船上的吃饭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

进食的风险

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东方一号”飞船发射升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加加林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食试验。当时的航天专家担心,在失重状态下吞咽食物不仅很困难,而且食物还会卡在喉咙处,进而危及性命。今天看来,这种担心真有点杞人忧天。那些专家似乎没有见过大学生们喜欢头朝下倒立着喝啤酒。如果可以头朝下喝啤酒,为什么不能头朝下吞咽食物呢?

尽管如此,在太空进食的风险确实是存在的。你在地面上吃一块饼干,经常会在桌面或衣服上留下一些饼干屑。这件小事如果发生在微重力的轨道舱里,风险可就大了:这些小小的饼干屑一旦飘浮着进入航天员的呼吸道、耳、鼻、眼等器官,很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你在地面喝水时,不小心溅出了几滴水珠,根本算不上一回事,但在微重力环境中,这些飘浮的水珠一旦进入四周的仪器、仪表,就会导致短路等严重故障。为此,神舟十号的轨道舱内专门设置了“捕捉器”,犹如童话中万能的伏魔瓶,能够及时把飘浮的碎屑、水珠抓回来。

此外,尽管吃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要想在太空正常饮食,你还得事先在地面反复演练。否则,你一张嘴,口中那块“煮熟的鸭子”就真的飞了,或者你的嘴张得再大,送到口边的肉就是吃不着。

从“吃牙膏”开始

早期的太空食品是糊状食品,例如,苹果酱、牛肉酱、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这些糊状食品分别包装在塑料袋中,袋的一端有一个进食管,航天员口含进食管,用手挤压塑料袋,食物就通过进食管进人口中。除了糊状食品,还有需要加水才能吃的“复水”食品,和“一口吃”食品。据航天员反映,这些糊状食品口感不好,“复水”食品加水后不易软化,“一口吃”食品在吃的过程中会喷出许多碎屑,不仅会弄脏周围的仪器设备,还可能被吸入肺中,造成严重后果。而且,把食物装在形状如牙膏的包装中,令人食欲大减,甚至“难以下咽”。

回首十年前,杨利伟的“神五”之行,就像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在二十多小时的太空旅行中,他只吃过一点儿即食食品;饮食起居都在返回舱而不是轨道舱里进行的。弹指一挥间,2012年6月20日,“神九”上三位航天员享用的第一顿太空早餐,包括主食:什锦炒饭;副食:干烧杏鲍菇、雪菜肉丝、榨菜、叉烧酱;饮料:浓香奶茶。而“神十”上的航天员就更有口福了,他们的食谱包括鱼香肉丝、松仁玉米、木须肉、黑椒牛柳、什锦炒饭、柠檬茶等等共88种。中国航天员爱喝茶,所以“神十”上配备了冰红茶、绿茶等时尚的现代饮料。而他们的太空第一餐也正是从喝一种清淡的去油腻的复水茶开始的。如果他们在工作中感到疲劳,还能喝上抗疲劳的饮料。

吃上热餐不再是奢望

对航天员来说,饮食上最大的享受是能吃上热的饭菜。杨利伟曾说:“如果是在地面,红烧肉更对我胃口,但那东西在太空不加热不好吃,而冷的八宝饭吃起来会觉得反生。”正如学会使用火并吃上熟食,是原始人类进化的一座里程碑;同样,如果不能吃上热的饭菜,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太空生活。

早在2005年10月,“神六”飞船就已经配备了食品加热器,但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却几乎不敢加热食物,因为航天器的能源非常宝贵,往往被优先用于其他科研项目。2008年秋天,搭载“神七”飞船的景海鹏等三人,算是吃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空热餐,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只加热过一餐,而且是一个人的量三个人分享。“神九”和“神十”的飞行时间都长达十几天,让航天员吃上热的饭菜的重要性就愈发明晰了。好消息是,对“神十”的航天员而言,吃上热的食物不再是奢望了。

“天宫”并非“天堂”

执行“神九”任务时,带上太空的食物破天荒地推出了七大类、70余种食品。一年后,仅有十多种食品得以保留,与此同时,“神十”的食品种类已扩展到88种之多。除了饭和菜,科研人员还为航天员准备了草莓、苹果、香蕉、水蜜桃等水果。为了便于保存,这些水果都在低温下被去掉了水分,加工成了“冻干水果”。虽然水果变成了“干果”,但口感、色泽都还不错。甚至还有独特的“冻干冰淇淋”,这种冰淇淋呈白色固体状,看上去就像一支粉笔,吃到嘴里融化后有一股奶油味儿。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为航天员们准备多达88种航天食物呢?研究发现,在失重环境中,由于体液上涌,鼻腔充血,唾液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这直接导致味觉神经钝化。同时,肌肉萎缩、骨质丢失、航天性贫血和肠道微生态紊乱。在进人航天器的头几天里,空间运动病发病率高达40%,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航天员的食欲下降或丧失。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但在失重状态中的航天员是闻不到气味的,他们对于食物没有了在地面上的嗅觉反应,不容易有食欲。更何况“神十”也好,“天宫一号”也罢,在那儿工作的航天员并非置身“天堂”,恰恰相反,那里是一个充满噪声、振动、辐射、失去了大气层保护的环境,只是你在电视画面上体会不到而已。因此,为了保证航天员身体的正常需要,千方百计让航天员像在地面上一样保持食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中国的航天食品研制,要为未来的空间站建设而从长计议。2013年春天,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航天城里,负责营养与医学的科研人员,分两批先后进入地面模拟飞行舱,做了为期13天和15天的两次航天食品试验。参加试验的人员包括执行“神九”任务的三位航火员,他们的任务是要描述出这些食品在天上与地面上的口味差异。执行“神十”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也提前逐个品尝了航天食品,在他们在轨工作、生活的日子里,四天内不会吃到重样的食品,而且男女食谱会有所差异。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最为忙碌的是科研人员,他们要对航天员的体重、尿液、血液等进行检查,分析食谱的优劣,最终确定上天的食谱。

你不妨猜一猜,在航天城的一项调查问卷中,最受航天员们青睐的菜是什么?结果出乎意料,竟然是榨菜。而在大洋对岸,美国航天员最喜欢的十大航天食品,排在前三位的却是巧克力豆、冻住冰淇淋和橙汁。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吃顿放心饭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吃顿放心饭”成为很多中国人的共同心愿,航天员也不例外。航天的使命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但航天食品却拒绝一切不确定性的因素。农药残留、抗生素、重金属污染等是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转基因食品、外资企业的产品一概不会进入航天食品原料的采购名录。

百里挑一的“航天奶牛”提前一个月就被隔离饲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让奶牛把体内潜在的毒素充分分解排泄。成为航天食品的鱼,来自一片不会有燃油船只污染天然的水域,完全是自然生长;即使如此,捕捞出水后,也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

猜你喜欢

天宫航天员飞船
我是小小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
乘上勇气的飞船
“天宫课堂”讲了哪些“高能”知识点
喜龙号飞船
“天宫二号”里的大扫除
航天员失重是怎么回事
飞船失事
我坐飞船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