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农村雷击事故的分析

2013-12-07徐国庆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装饰物常山县接地装置

徐国庆

(浙江省常山县气象局,浙江常山 324200)

2013年3月19日,常山县经历一次强雷暴天气。本次过程中,全县共发生地闪309次,平均地闪强度为50~60 kA。

常山县东案乡里村村农户李某住宅楼在此次强雷暴过程中遭受雷击。经县防雷所技术人员现场查勘,发现遭受雷击的建筑是一栋4层高小楼房,屋顶设置有高耸的金属装饰物 (本次雷击被雷击中损坏)。据李某及周围邻居描述,当晚雷雨交加,时不时听到外面很大的打雷的声音,突然听到一声巨大的响声,李某听到屋顶有东西掉落,而其邻居的房顶被坠落的金属装饰物砸了一个大洞。在雷击现场,防雷所技术人员发现,屋顶金属装饰物长约4 m,是现今农村常见的不锈钢装饰物,屋顶瓦片散落一地,阁楼的一扇铝合金窗户炸裂,玻璃碎了一地,阁楼几处开关已经炸开,屋内所有电源线路损坏,屋顶太阳能的电源电线因强大的雷电流造成绝缘层脱落。该村在本次过程有不少于6台电视机被雷击穿,其他各类设备,如电脑,水泵等也损坏了少数。

1 雷电特点

查看雷电过程的检测数据,发现本次过程有如下几个特点。

1.1 雷闪频次较高,且集中

本次过程常山县共发生地闪309次,其中东案乡共28次,占总数的9.1%。在地闪频次上,全县1 h发生地闪共291次,占总地闪次数的94.2%。

1.2 地闪强度较大,主要为负地闪

平均地闪强度为50 kA,主要集中在常山县中部宋畈、东案等地,最高地闪强度达到83 kA。本次过程中,负地闪共为295次,占总次数的95.5%(图1)。

图1 2013年3月19日常山县雷闪的分布情况

2 原因分析

2.1 击雷造成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经对现场仔细查看,发现不锈钢装饰物在顶部有些被高温熔化的孔洞,且装饰物底部也出现开裂的状况。由此可以断定,雷电流直接从该金属装饰物传入地下,并在下传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热量,但是由于金属装饰物未做任何防雷接地,强大的雷电流无法在金属装饰物底部得到释放,从而瞬间产生强大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导致金属装饰物底部水泥和周围瓦片炸裂,同时不锈钢底部熔化、开裂,最终导致不锈钢装饰物从顶楼坠落。

此外,阁楼的窗户最高处出现局部的破损且铝合金窗口底部炸裂。这是因为雷直接击中窗户,而铝合金窗户同样未做任何防雷接地,因此在铝合金窗户与内部金属栏杆结合处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最终墙壁炸裂。

2.2 感应过电压

当雷电流在不锈钢底部的时候,在墙壁边上及内部的线路感应出过电压,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几千伏到几十千伏的高电位,产生极大的瞬间电流,一方面造成内部线路的损坏及开关的炸裂,以及墙壁上线路电线的绝缘层脱落;同时,未断开电源线路或信号线路的电视、电脑、电话等设备也因承受不住高电压而损坏;另一方面又对线路经过的路径放电,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使屋内墙壁基础线路裸露且周围成焦黑状。

3 防御措施

3.1 外部防雷

3.1.1 接闪器

接闪器是防雷装置中用于接闪雷击的部位,要求材质为金属或导电物体,形式主要有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等。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住宅顶部应沿女儿墙、屋脊、屋檐及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接闪杆或接闪带,接闪杆的保护范围是全部屋面及以下部位。采用接闪网带作为接闪器,则要求根据不同的建筑防雷类别组成不同规格的网格,其中3类建筑,要求网格不大于20 m×20 m或24 m×16 m,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如不锈栏杆等应与防雷装置保持电气连通。

目前农村建房经常设置一些金属装饰物,而这些金属装饰物是接闪器的优良材料,以其作为接闪器,既保持了美观,同时也兼具防雷接闪的功效。

3.1.2 引下线

引下线是将接闪器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的纽带,是将接闪器接到的雷电流传递到接地装置上,从而达到泄流的目的。目前,农村建房普遍采用砖混结构,因此,在建房时应在合适的位置敷设直径不小于12 mm圆钢作为引下线,引下线布设的位置需避开电源、信号等线路。

3.1.3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作用是将引下线传递过来的雷电流释放到大地极上。接地装置分为人工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装置,主要的区别在是否与地基一体。其中,自然接地装置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它充分利用了建筑物基础钢筋和基础地梁,不但节省了材料,同时也增加了接地极与大地的接触面。人工接地装置主要用于已建房屋的防雷改造中;或在自然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时,人工接地装置用于进一步增加接地面积,从而达到降低接地电阻值的目的。目前人工接地装置的材料主要是40 mm×4 mm的扁钢与50 mm×50 mm×5 mm的角钢。

3.2 内部防雷

3.2.1 电磁屏蔽

农村电源线路均架空入户,各类线路杂乱,而根据电流的电磁效应,通电的线路会在另一条相邻的线路产生感应电势,为了屏蔽感应电势,入户的线路应穿金属管,并沿墙敷设,金属管作接地。

3.2.2 等电位连接

在建筑内部设置等电位连接带,各种进户金属管道及线路铠装管道均在入户前有效接地,建筑物内的金属门窗、沐浴金属管道等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

3.2.3 防浪涌保护装置

在建筑物总电源开关处安装1级电源浪涌保护器,在供电线路上泄流雷电波过电压。此外,电视、电话及电脑信号端安装相应级别的信号浪涌保护器,在电视、电脑及各类设备前端采用防雷插座,作为精细保护。

农村雷击事故的原因很多,除了盲目的建房和设置金属装饰物外,最主要的是人们防雷意识淡薄。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农村人员的防雷意识,扩大防雷装置重要性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在农村建房时,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避免让原本用于美观的装饰物成为“引雷针”。

[1] 李家启,李良福.雷电灾害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3] 李良福,李家启.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4] 俞炜波.开化县农村防雷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1(5):1159-1161.

猜你喜欢

装饰物常山县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与维护探讨
简单引导——自然与浪漫之美
学生作品展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常山县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
“鸡”到印尼
浅析配电变压器接地装置安装与试验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常山县天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