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校运会开幕式平台,探索体育育人的有效途径*——南京工业大学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十年探索

2013-12-07颜耀春陈建华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校运会开幕式师德

颜耀春,陈建华

(南京工业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09)

自2002年9月南京工业大学运动会首次进行了开幕式表演的尝试以来,学校先后举行了第七届世界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开幕式、第十届全运会垒球赛(南京工业大学赛区)开幕式、历年校运会开幕式、中韩垒球友谊赛开幕式、迎北京奥运会团体操《五环畅想》、迎校庆10周年暨办学109年的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运动的赞歌》主题表演等共计13场较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从初期的单一形式到后来具有鲜明歌颂主题的综合性表演,南京工业大学校运会开幕式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大事件,成为全校师生喜爱的体育文化节目。开幕式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平台,教育作用日益彰显,促进了大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1 充分认识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的人文教育功能

开幕式是从宣传形式上最直观、教育范围上最大、传播空间上最宽的实践教育平台。运动场还具有场内、场外、空中、地面等多方面全方位展现空间;开幕式过程是集视觉、声音、图像、色彩协同发挥作用的多维实体。当开幕式所有过程和内容通过师生那既熟悉又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实现彼此交流和沟通的那一时刻,这种现场超强的真实感和瞬间的亲和力,都是校内其他所有教育与教学场合所不具备的。运动会开幕式作为既重要又巨大的平台,不但将体育教育功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而且将教育层面由生理学扩展到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等多个方面。一场成功的开幕式是运动会成功的一半。开幕式用非语言、非竞技的形式展示体育和宣传体育文化,体现体育人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开幕式“不一定呈现太深的理念,呈现的是一种文化的态度。”

2 精心策划、组织、编排适合大多数学生参与的表演形式

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受益。体育是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的学科,学生的体育学习起点很不一致,学习过程受个体差异影响比其他学科大得多。因此,体育的学习过程中优劣表现差距明显,短时间内难以克服。开幕式是一种集体的大团队式表演,对个体技能要求相对较低,这就为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创造了条件。在选择表演人员时组织者没有刻意在形象、身材、表演能力等方面进行限制,而是尽量安排健美操、武术、形体等专项班级全体学生参加,为上课的全部学生提供了用身体语言去表达展示的机会。有体育表演爱好者,也有从未接触过正规体育课、不太知道体育表演是什么。为了降低由于同学间运动技能协调性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降低表演的动作难度,简化情节,突出一致性、体操化、节拍化语言编排,保证表演整齐和美观。

3 重视排练时师生体验,提升了参与者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过程,它是通过身体练习和身体活动进行教育的过程。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形象地表明了体育在道德教育、文明教育、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体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场开幕式演出,从学生角度可涉及学习动作、练习表演、与其他组合作排练、正式演出以及演出善后事宜等,参与者又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后勤服务小组、制作小组等。在2005年全运会垒球比赛开幕式训练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涉及组织人员出勤考核、安排小组成员学习、协助教师指导练习、提供后勤保障、制作基本表演道具、租借演出服装等众多工作;在迎校庆运动会开幕式《运动的赞歌》前期创作过程中,很多骨干成员还要参与分段节目的创作,音乐的剪辑等较为重要编导工作。许多学生担当了小剧务、小舞美工、小编剧、小音乐制作人角色,既要独立做事又要合作协助,还要耐心地面对多次的失败,从而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才能、心智、个性等获得了一次锻炼。

4 突出开幕式表演主题,弘扬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

大学应帮助学生塑造“一个有文化的他,把他放在时代的顶点。”大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当代社会和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和时代相符合的精神和境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我们结合时代主题,在2008年4月创作了《五环畅想》主题表演,通过芭蕾舞“奥运女神”,歌颂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期盼,采用群舞和双人舞互动的形式,讴歌校园灿烂生活,再以国旗五环旗的旗阵表演,传递了全校师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将师生内心对祖国强大的祝福,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期盼,对世界和平的向往,用热烈而质朴的语言,用青春激昂的身躯充分地显现出来。

我们还抓住校每两年一度评选“师德十佳”和“师德楷模”活动,在入场仪式上设计了由当选“师德十佳”的老师作为国旗方阵,让“师德楷模”担任校旗的升旗手,再配合现场解说,极大地宣传了尊师重教、师德至上的理念,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忠诚精实”学校精神,传播“博学精业,垂范树人”的教师规范等作出了积极尝试。结合校团委在学生中开展的“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安排获得“自强之星”组成了校旗方阵,旨在向大学生传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努力地增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祖国未来而读书,为成为新时代最有作为的年轻人而奋斗的强烈信念。注重国旗班升旗仪式形式上美化、人数上的增加等,给学生重彩浓墨般的爱国主义场景教育,升校旗时在场全体师生一起齐唱校歌,一种“爱我工大”的真情实意扑面而来,洪亮而整齐的歌声传递着“诚朴自强”的工大校风。

5 结束语

校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十年实践,再次证明校运会开幕式表演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最宽阔、最直接、最立体的教育平台,只要把握好各个环节,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实施教育,注意创新教育方式,必将发挥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有功能。

[1]袁明莲.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最具人文意义的体育精神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9):361.

[2]马肇国,柴王军,姚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化解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3):9-11.

[3]毛振明.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方针中的学校体育任务[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2.

[4]岳同岩,曹继红.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文化特征[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3):7-9.

[5]陈原.奥运会开幕式文化解读[N].人民日报,2008-08-15:(16).

[6]王平.淡竟技、重能力、多参与——论高校运动会的改革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165-166.

猜你喜欢

校运会开幕式师德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致良知与师德
难忘的校运会
漫画小知识
快来参加校运会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那些年,我们参加的运动会开幕式
习近平G20杭州峰会开幕式致辞十大金句
运动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