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龈乳头炎临床观察

2013-11-30谢佳颖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12期
关键词:胃火泻火肾阴

谢佳颖 王 敏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笔者近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龈乳头炎50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100例,为本院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口腔门诊病例,按文献[1]确诊为急性龈乳头炎,患者牙间乳头红肿疼痛,冷热刺激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牙有轻度叩痛;患者均在发病后3 d内来诊。按门诊号单双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24~75岁,中位年龄41岁。中医辨证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22例,胃火上蒸28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68岁,中位年龄42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全口洁治、龈下刮治术,除去邻面的牙石、菌斑、食物残渣等局部刺激物,用1%~3%过氧化氢溶液局部冲洗牙间隙,然后局部涂敷2%碘甘油敷以碘甘油或复方碘液;口服甲硝唑或牙周宁。疼痛剧烈可酌情局部封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1)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证(症见牙龈轻度红肿萎缩,或有出血,牙根宣录,牙齿松动,口渴咽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睡眠差,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补肾,泻火止痛。药用知柏地黄丸方加减:知母 20 g,黄柏 15 g,熟地黄 30 g,山药 20 g,山茱萸肉 20 g,茯苓 15 g,牡丹皮 15 g,泽泻 15 g,枸杞20 g,白茅根 30 g,肉桂 5 g。(2)胃火上蒸证(牙龈红肿明显,疼痛、出血,口臭口苦,喜冷饮,胃脘嘈杂,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治以清胃泻火,消肿止痛。药用清胃散加味:黄连15 g,生地黄30 g,牡丹皮 30 g,升麻 10 g,生石膏 30 g,黄芩,15 g,连翘20 g。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3 d,并对患者进行卫生宣教。

1.3 疗效标准 治愈:炎症表现消失,龈乳头形态恢复正常。有效:炎症表现明显减轻,牙龈指数(GI)下降至少50%。无效:病情无改善,甚或加重。

2 结 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证22例中,治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胃火上蒸证28例,治愈23例,有效5例。两证疗效比较以胃火上蒸证为优(P<0.05)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龈出血指数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指数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龈出血指数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龈出血指数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急性龈乳头炎多为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或牙间龈乳头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所致,表现为胀痛、无牵涉痛,患者一般可指出患牙;检查可见龈乳头充血水肿、易出血,可见食物残渣等刺激物。本病多为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局部处理应除去邻面的牙石、菌斑、食物残渣等,用过氧化氢液冲洗牙间隙,然后敷以防腐剂,炎症能消退;继以消除病因如修改不良修复体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患者多素体胃火较盛,嗜食辛辣,如遇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气血壅盛化腐而为痛;《辨证录》谓“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即指此类胃火所致牙痛。又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如患者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牙失荣养,也可致痛,即《辨证录》谓“人有牙齿疼痛,至夜而甚,呻吟不卧者,以肾火上冲之故也”。是故根据辨证,分别施以清胃泻火、滋肾泻火,配合常规处理,而受到较好效果。

由于急性龈乳头炎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治疗上必须注意除去局部刺激因素,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观察表明,在这些处理措施的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能有效提高疗效。

[1]曹采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5.

猜你喜欢

胃火泻火肾阴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
如何去胃火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胃火大怎么解决?5种食物帮你有效降胃火
清肝泻火 试试槐花入膳
口腔溃疡煎甘草黄芩
如何去胃火
口臭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