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门宴》观后感

2013-11-21常浩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范增谋士樊哙

■常浩

《鸿门宴》观后感

■常浩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开篇如是说。

电影《鸿门宴》的故事背景,实在再熟悉不过:公元前206年,暴秦乱世,四处发生的揭竿起义军中,以项羽刘邦为首的两支军队各自攻打秦朝部队,并与楚怀王相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张良的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项羽麾下谋士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宴”,一心要诛除刘邦……

如果单纯地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欣赏,这并不是一部能够让人期待太多新意的电影,然而影片并没有一味地复刻历史,经过深化重构的《鸿门宴》,除了不可化解的矛盾、项刘双方的对峙、剑拔弩张的暴力厮杀、激烈华丽的武打场面……更有,贯穿影片始终的一盘棋局,一盘宏大复杂的棋局,一盘关于人心、关于信任的棋局。

善于谋者能忍。对于刘邦而言,往赴鸿门宴的路径上,少不得一人——张良,面对张良的探测,善于隐忍的刘邦开始学着思考猜度,并成功地赢得了张良的信任。鸿门宴当日,范增命项羽布下天罗地网,势要消除刘邦这个心腹大患。谋士张良与范增对弈以图拖延时间,等待携带楚怀王特赦令的韩信赶来搭救。但张良连输四局,场面上刘邦节节落败,项羽为拉拢张良设局要求刘邦杀死张良,这场心理角逐的暂时终结,以刘邦刺向张良的一剑告终,而真正意义上的鸿门宴,才刚刚开始——张良借这个契机取得项羽的信任,并潜伏于项羽麾下开始策划布局一步离间项羽范增的计策,就如那句古话“伴君如伴虎”,张良轻易地便将亚父范增驱逐出局。

项羽刘邦的宿命之争,也自此开始。拥有韩信萧何等济济人才的刘邦,实力不断扩充,与此同时,伴随着范增的被驱逐,项羽军队难免人心涣散,七零八落,这样的变化是悄然的,却是致命的,项羽的落败,冥冥之中已有定数。四面楚歌,被困垓下的项羽虞姬相拥自杀。刘邦登基为帝,却在项羽军营找到一个范增言明自己已经暗通韩信、张良、萧何助项羽扭转战机的锦盒,至此,刘邦所努力遮掩的狭隘猜忌终于爆发——萧何韩信被杀,张良侥幸逃逸;单纯的樊哙在悲愤之下选择了自杀——“我从老家出来跟你打仗的时候,我说过,你说什么,我都会相信的……我们答应过你,帮你完成大业!我今天樊哙,已起不了什么作用,你说过打完仗后一起回老家喝酒,可是你今天所说的,所做的,我不明白……”,樊哙的疑惑,如此恳切而直白,问刘邦,亦是自问,他经得起战争的残酷,却难以承受人心的变幻莫测,曾经的战友终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裂痕。此刻,他对自己主公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无形地坍塌幻灭了。

影片到了最后,刘邦临死前不无悲凉地说:“要赴鸿门宴,就要用尽方法,去算计和猜度对方。而代价,就是要你失去能力,去相信任何一个人”。刘邦的内心是复杂的,虽君临天下却再无一人可信,于他,终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鸿门宴》的结局,是如此直接而冷漠,可我们又不得不开始去反思,成败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究竟哪个更值得?这场心理迷局的角逐中,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影片的最初,张良说:“曾经有一位我信任的友人,雇我去和另外一位高手去下一局棋,后来我发现,我真正的对手就是我那位友人。”不无沧桑嘲讽。《鸿门宴》将这些拥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角色一一解读展示——善于隐忍却复杂疑忌的刘邦、铁血霸气却妇人之仁的项羽、老谋深算的范增、足智多谋的张良、忠勇单纯的樊哙……如果是你、又将如何选择?

猜你喜欢

范增谋士樊哙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猛人樊哙
扣子里的智慧
扣子里的智慧
成语巧连线
军师范增的短板
谋士范增不及格
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