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本科高校科研投入产出分析

2013-11-18阚大学吕连菊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理工大学

阚大学,吕连菊

(南昌工程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南昌 330099)

一、江西省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指标设计

鉴于数据可得性,本研究选取以下指标来衡量江西省高校科研投入产出(见表1),投入指标为科技经费和教学与科研人员[1],产出指标为学术论文篇数、专著数量、科技课题总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鉴定成果数和成果授奖数。[2][3]其中教学与科研人员是指高等学校在册职工在统计年度内,从事本科及以上教学、研发、研发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直接为上述工作服务的人员,也包括从事科研活动的外籍和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但上述人员需累计工作时间一个月以上。[4]

表1 科研效率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二、学校选择依据与数据来源

本文对江西省普通公办本科高等学校的科研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鉴于指标数据可得性,选取样本区间为2007-2009 年,所选高等学校包括南昌航空大学(南航)、南昌大学(南大)、华东交通大学(华东)、江西农业大学(江农)、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科)、江西师范大学(江师)、南昌工程学院(南工)、江西中医学院(江中)、井冈山大学(井大)、东华理工大学(东华)、江西理工大学(江理)、景德镇陶瓷学院(景陶)、上饶师范学院(上师)、九江学院(九江)、宜春学院(宜春)、赣南师范学院(赣师)和赣南医学院(赣医)17所高等学校。数据来源于2008-2010 年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该汇编中没有江西财经大学,故舍去)。由于2007 年前《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里没有各高校的数据,所以本文所选择样本区间自2007 年开始。

三、科研投入指标的描述性比较分析

(一)横向比较

首先,就2007 年而言,从教学与科研人员指标来看,南昌大学教学与科研人员数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最多,赣南师范学院教育与科研人员数最少。从科技经费指标来看,南昌大学科技经费总额最多,上饶师范学院科技经费总额最少。从人均科技经费指标来看,人均科技经费最多的是江西农业大学,赣南医学院和九江学院位居最后(如表2 所示)。

其次,就2008 年而言,从教学与科研人员指标来看,南昌大学教学与科研人员数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依然最多,上饶师范学院教育与科研人员数最少。从科技经费指标来看,南昌大学科技经费总额依然最多,上饶师范学院科技经费总额依然最少,人均科技经费最多的是江西农业大学,上饶师范学院位居最后。

最后,就2009 年而言,从教学与科研人员指标来看,南昌大学教学与科研人员数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仍然最多,上饶师范学院教育与科研人员数最少。从科技经费指标来看,南昌大学科技经费总额仍然最多,宜春学院科技经费总额最少。从人均科技经费指标来看,人均科技经费最多的依然是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学院位居最后。从人均科技经费三年的均值来看,位居前三名的依次是江西农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华东交通大学,位居后三位的依次是上饶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

表2 2007-2009 年科研投入指标

(二)纵向比较

从教学与科研人员指标来看,三年中南昌大学教学与科研人员数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都是最多的,最少的一开始是赣南师范学院,后来是上饶师范学院,并且三年中各个高校的的人员数量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排名位置变化也较小。从科技经费总额来看,三年中南昌大学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都是最多,上饶师范学院前两年最少,后来是宜春学院,并且三年中各个高校的科技经费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大,排名位置变化也较大。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南昌航空大学,增幅为459.55%,其次是南昌大学,增幅为148.71%,位居第三的是上饶师范学院,增幅为120.35%,增幅排在后两位的是江西师范大学和南昌工程学院,增幅为2.32%和2.07%。此外,绝大部分高校的科技经费是一直增加的,仅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和井冈山大学是先增加后减少,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和上饶师范学院是先减少后增加,但2009 年所有高校科技经费总额均高于2007 年。再从人均科技经费来看,三年中江西农业大学均是最高,赣南医学院、宜春学院、上饶师范学院和九江学院三年的人均科技经费排名均靠后,三年排名波动幅度较大是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和江西中医学院,并且从具体人均科研经费可知,三年中除了江西理工大学的2009 年人均科研经费低于2007 年,其它高校均高于2007 年,井冈山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赣南医学院、九江学院人均科研经费均是先增加后下降,其它高校则是一直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南昌航空大学,增幅为436.98%,其次是上饶师范学院,增幅为151.52%,位居第三的是南昌大学,增幅为140.87%。

四、科研产出指标的描述性比较分析

(一)横向比较

在2007 年度(如表3 所示),南昌大学的科技课题总数、学术论文篇数、鉴定成果数和成果授奖数指标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最多。江西农业大学的人均科技课题数、专著数、人均专著数指标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最多,华东交通大学的人均学术论文篇数指标最多,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人均鉴定成果指标最多,江西理工大学的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及其人均指标最高。而就科技课题总数指标来看,上饶师范学院最少,从人均科技课题数来看,赣南医学院和上饶师范学院最少,从专著数量指标来看,除江西农业大学专著总数为10 部,其它高校均低于10 部,从学术论文篇数及其人均指标来看,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和九江学院最少,从鉴定成果数指标来看,除南昌大学为75 项,其它高校均低于20 项。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指标来看,除江西理工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学院高于1000 万元,其它高校均低于200 万元。从成果授奖数指标来看,南昌大学有15 项成果授奖,名列第一。

在2008 年度(如表3 所示),统计结果与2007 年基本相同,只有人均学术论文篇数方面江西理工大学超过华东交通大学,且其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及其人均指标也最高。宜春学院的鉴定成果数及其人均指标最多。从专著数量指标来看,江西农业大学专著总数依然占优势。从鉴定成果指标来看,宜春学院、赣南医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学院仍在前列。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指标来看,较上年稍有变化,江西理工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和江西农业大学收入高于或等于1000 万元。从成果授奖数指标来看,南昌大学仍为各高校之首。

在2009 年度(如表3 所示),发展超势变化不大。只有华东交通大学在人均学术论文篇数方面重回第一位置。从鉴定成果数指标来看,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名列前两位。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指标来看,只有江西农业大学达到1000 万元。

(二)纵向比较

从科技课题总数指标来看,三年中南昌大学在17 所公办本科高校中一直最多的。三年中除了华东交通大学和宜春学院,其它高校的科技课题总数相对于2007 年均有增长。增长最多的是南昌工程学院,增长了145.65%,其他高校略有增幅。三年中各高校科技课题总数排名位置变化不大。从人均科技课题数来看,江西农业大学一直最多,最少的高校则一直在变化,波动幅度最大的是江西理工大学。从专著数量指标来看,三年中江西农业大学专著总数一直是最多,有出版专著数量成下降趋势,且三年中基本没变化。

从学术论文篇数来看,三年中南昌大学一直最多的,三年中各个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篇数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大。其中2009 年相对2007 年学术论文篇数减少的有南昌大学等8 所学校,其中减幅最大的是宜春学院,减少了35.69%,增加的有东华理工大学等9 所学校,其中增加最大的是南昌航空大学,增加了44.51%,但总体排名位置变化不大。从人均学术论文篇数来看,2007 年和2009 年华东交通大学最多,2008 年是江西理工大学最多,2007年和2008年是九江学院最少,2009年则是江西中医学院最少,三年中各个高校人均学术论文篇数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大,其中2009 年相对2007 年学术论文篇数减少的有南昌大学等10 所学校,其中减幅最大的是宜春学院,减少了34.75%,增加的有东华理工大学等7 所学校,其中增长最多的是南昌航空大学,增长了38.54%,但2009 年相对2007 年高校人均学术论文篇数排名位置变化不大,位置变化最大的是宜春学院,从第四位降到了第10 位。

表3 2007-2009 年科研产出指标

从鉴定成果数指标来看,2007 年和2009 年南昌大学最多,2008 年宜春学院最多,三年中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医学院、宜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和九江学院鉴定成果数波动幅度较大。

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指标来看,前两年无论是总数和人均数均是江西理工大学最高,2009 年则是江西农业大学最高。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总数和人均数增加的有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和江西师范大学,其中三年中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总数和人均数一直增加的高校有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从成果授奖数指标来看,江西这17 所高校成果授奖数明显增加,由18 项增加到49 项,有很大的提高。

五、结论

(一)科研投入与产出存在一定的相关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科研投入指标均较高的高校,产出指标也大多较高。如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科研总体投入和人均科技经费投入较高的高校,其产出的各项指标也相对较高。相反,各项科研投入指标均较少的高校,科研产出指标也大多较少。当然,由于学校属性不同科研产出指标也不同。比如,理工科高校和有特色专业的高校大多科研产出指标基本上要高于文科类或综合类高校。对于文科类高校科研产出指标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至于综合类高校,除了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外,可能是因为近年来这些高校纷纷加强了其弱势学科领域的建设,由单科性大学发展为多科性大学,从而影响了科研资源的分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它们建立了自己的弱势领域的学科。目前,由单类学科大学发展为多类学科大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众多高等学校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曾经对于是否需要走多学科并重的发展道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有过反复。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单类学科有利于将有限的投入集中起来发展某一学科,但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多类学科提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必要的条件,但分散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该需要所决定的战略定位来决定是发展单类学科还是多类学科并重,不能简单搞一刀切。

(二)政策性因素对科研产出有影响

各高校制定的科研政策不同,也致使科研产出指标不同。因此,为提高科研产出,各高校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需制定相应政策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激情,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从而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首先,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训。其次,需完善科研激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热情。再者,合理配置科研经费项目资源,逐步建立基于效率的科研拨款机制,对于科研效率高的学科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从而使得各学科合理有效地利用好科研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科研效率。最后,构建分层次、多方位的竞争机制,主要是指各高校可以从科研效率的评价上对各院系进行排名,这样激发各院系的竞争。同时,各院系可从科研效率的评价上对各科研人员进行排名,将年度考核、岗位津贴与科研效率挂钩,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竞争,提高科研产出。

[1]段永瑞,霍佳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7):1074-1077.

[2]戚湧,等.一种基于DEA 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178-186.

[3]许余洁,王鑫.高校科研效率与规模收益状况分析[J].兰州学刊,2011,(2):61-66.

[4]王晓红,陈浩.1999-2006 年我国各省市高校科研效率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4):94-102.

猜你喜欢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江西农业大学设计作品选登
江西农业大学建校115周年办学成就
江西农业大学建校115周年历史回眸
江西农业大学兽医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