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访周恩来、邓小平巴黎故地

2013-11-16高远

读者欣赏 2013年3期
关键词:后院豆腐巴黎

中国近代史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此一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造就了无数栋梁之才。

如今,要在巴黎寻找到这些前辈的故地已如大海捞针了。巴黎十三区意大利广场旁现今还有周恩来、邓小平住过的旅馆旧址,墙上镶刻着周恩来的浮雕头像。而巴黎近郊的布朗日小城,留法勤工俭学的重要地点——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已经鲜为人知了。

1917年,中国在法留学创业第一人李石曾有感于国家的现状,他试着把从家乡高阳招来的侍应生送进学校,利用工余学习法语兼在大学旁听课程,试行“以工济学”的方法。结果取得显著成效,他便与同窗乡友齐笠山在巴黎近郊创立了这家“豆腐公司”。

随后,李石曾与蔡元培、吴稚晖、汪精卫、张继等取得联系,在北京组成“留法俭学会”和“居家俭学会”,号召中国青年赴法“勤以做工,俭以求学”。据不完全统计,至1920年(周恩来、邓小平是年留法),就已经有1700多名有志青年踏上了法兰西的国土学习。

我得以知晓布朗日小城中国豆腐公司所在地,是因为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创办人李石曾先生的秘书钱直向先生相识。从钱先生给我的资料中,我查询到了巴黎中国豆腐公司的地址。

第一次去那里是夏天,巴黎中国豆腐公司旧址是一座漂亮雅致的田园风格的别墅,墨绿色的大铁门沉寂肃穆。我敲开门时发现,这里居住的是法国人家。我向主人说明来意,主人很客气地把我领进门。院内很宽阔,大门旁有两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树影婆娑,枝叶摆动,把整个院落遮挡得清凉爽利。主人对我说,是他的祖辈购买下了这座房产,后来才知道这里是留法勤工俭学的旧址。

这是一座三层小楼,整栋楼当时都是作为学生和工人宿舍使用。小楼的窗台上青苔漫布,楼身爬满了青藤。我进得屋来,屋中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屋内宽阔,有楼梯通往上下三层,小楼的内部结构看来好像被改造过。

我对主人说想到地下室去看看,地下室应是留法勤工俭学时期的工房所在地。我和他一起下楼,进入地下室。地下室里面并不潮湿,它比一般法国住房的地下室都要开阔。在这里,中国的工人和学生曾经穿梭其间,做工学习,夜以继日。他们的身影如今已经铭刻在了中国近代史上,铭刻在了中法交流的史册中。

我从地下室上来,转到后院。后院不大,种有一片蔬菜和鲜花。主人对我说,相对其他地方,后院的变化是最小的。据我了解,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后院是堆放柴草和杂物的地方,在闲余的时间,学生和工友们也常常坐在这里聊聊家常,叙叙旧事。那时,他们只能以眼望明月,口吟皮黄来表达思念家乡之情了。

回到前院,院中两株大树愈加显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轻风吹过,它们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又像是要送走将要远行的游子。主人和我开玩笑说,这两棵大树亲眼见过周恩来、邓小平在这座院落中的情景,这两位前辈或许还在两棵树之间牵起一根绳子晾晒衣服呢。

几十年匆匆而过,这里见证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和森、焦菊隐、冼星海等老一辈先行者的游子意、思乡情,奋斗路和爱国心。我想,他们在这里的生活经历是一生难以忘怀的。

据说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先生访问法国,他出人意料地提出要吃羊角面包,这是他在法国时最钟爱的食物。法方人员从面包店买来羊角面包,他吃得津津有味。邓小平先生访问法国时,肯定想到了他在巴黎度过的青少年时光,应该也想到了巴黎中国豆腐公司所在地,因为这里是他在法国留下汗水和辛劳最多的地方。

猜你喜欢

后院豆腐巴黎
巴黎之爱
“前院”与“后院”
“前院”与“后院”
巴黎的每一个Moment都值得盛装
豆腐睡莲
征战巴黎之路
巴黎
家常豆腐
盛满月光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