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红花糊剂外敷治疗糖尿病足47例

2013-11-14郭俊琴

河北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糊剂坏疽红花

郭俊琴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ICU,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慢性并发症。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随着糖尿病的发生率迅速提高而急剧上升。糖尿病足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截肢的危险性。有报道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35%~50%为糖尿病足所致[1]。2009-01—2012-06,笔者采用黄芪红花糊剂外敷治疗糖尿病足47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2]确诊为2型DM,DF按Wagner分级标准[3]属Ⅰ~Ⅳ级。

1.2 一般资料 全部94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43~76例,平均(58.9±11.2)岁;空腹血糖9.8~19.2 mmol/L;DM病程1.3~25.2年,平均(9.5±6.4)年;DF病程8~330 d,平均(76.5±2.5) d;Wagner分级:Ⅰ级15例,Ⅱ级各17例,Ⅲ级9例,Ⅳ级6例;干性坏疽7例,湿性坏疽35例,混合性坏疽5例;溃疡面积0.7 cm×0.8 cm~11.6 cm×17.1 cm。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42~77岁,平均(57.2±11.1)岁;空腹血糖9.2~18.7 mmol/L; DM病程1.2~24.7年,平均(8.9±5.9)年;DF病程5~316 d,平均(75.5±2.0) d;Wagner分级:Ⅰ级18例,Ⅱ级各16例,Ⅲ级8例,Ⅳ级5例;干性坏疽6例,湿性坏疽34例,混合性坏疽7例;溃疡面积0.5 cm×0.7 cm~11.2 cm×16.9 cm。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基础治疗相同:①做好糖尿病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②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③控制血糖在良好水平。

1.3.1 治疗组 自制黄芪红花糊。药物组成:黄芪50 g,鸡血藤30 g,石斛30 g,生当归30 g,肉桂20 g,赤芍药20 g,海螵蛸50 g,川芎30 g,土鳖虫10 g,紫珠20 g,红花30 g,细辛10 g,虎杖30 g,苍术20 g,冰片0.5 g。将以上药研末,过80目筛后,放置无菌容器中,加入麻油、壳聚糖载体适量制成糊剂。用0.5%碘伏消毒溃疡周围皮肤,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后,将黄芪红花糊剂敷于溃疡面上,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1.3.2 对照组 用0.5%碘伏消毒溃疡周围皮肤,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后,用庆大霉素(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521)8万单位、654-2注射液 (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411)1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湿敷,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1.3.3 疗程 2组Ⅰ级病例治疗4周,Ⅱ级病例治疗6周,Ⅲ级病例治疗8周,Ⅳ级病例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创面完全愈合,干燥,结痂并脱落;显效:创面缩小,干燥,清洁,创面处颜色红润;好转:创面处有少量渗出,创面面积不扩大;无效:创面渗出越来越多,创面面积不断扩大。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47例,溃疡平均愈合时间(26.7±9.8)d;对照组47例,溃疡平均愈合时间(38.9±13.9)d,治疗组溃疡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截趾(肢)率比较 治疗组47例,截趾3例,截肢1例,截趾(肢)率8.51%;对照组47例,截趾9例,截肢3例,截趾(肢)率25.53%。2组截趾(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截趾(肢)率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DF发病原因是由于糖代谢异常,改变了血管及血液的理化特性,使血黏稠度增加,动脉血管内膜出现不规则的粥样硬化斑块,血管扭曲、变硬,内膜出血和溃疡,并可继发血栓形成,以致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组织缺血坏死,导致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4]。DF属中医学消渴、脱疽范畴。多为气阴两虚,血脉瘀塞,外感湿热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亏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湿通络。黄芪红花糊剂中黄芪补中益气健脾;红花清热解毒,祛瘀生新;当归补血,活血,解毒;石斛生津,清热;鸡血藤通络,补血;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赤芍药活血祛瘀;土鳖虫活血,止痛;细辛温经止痛;海螵蛸收敛,止血;肉桂温经活血;紫珠止血,清热解毒;虎杖清热解毒;苍术祛湿;冰片散热止痛,芳香易渗透,引药到患处,利于药效发挥作用。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清湿热、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托毒生肌、收涩敛疮之功,并具有渗透性好,见效快,药性温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使麻痹的血管神经恢复正常,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同时也替代了抗生素的局部治疗,防止了抗生素的局部滥用。观察结果表明,采用黄芪红花糊剂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很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Boulton AJ.The diabetic foot:a global view.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0,16(Suppl 1):S2-S5.

[2]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 Boulton AJ.Foot problemsinpatientswithdiabetes mellitus. In:Pickup J,Williams G,eds.TextbookofDiabetes[M].London:Blackwell,1997:58.

[4] 王素梅,陆红,苏雁欣,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4):649-650.

猜你喜欢

糊剂坏疽红花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Metapex根充糊剂对瘘道型根尖周炎患儿的治疗效果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