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亭湖区设施蔬菜生产中烟粉虱的为害及防治

2013-11-12张春秀周质恂伏红伟杨霞光张骅李伟刘宏伟

长江蔬菜 2013年7期
关键词:亭湖区虫源虱的

张春秀 周质恂 伏红伟 杨霞光 张骅 李伟 刘宏伟

导读:亭湖区地处盐城市中心,高楼林立,区内温度高于乡镇农村,绿色植被及观赏植物生长旺盛,为烟粉虱创造了一个环境适宜的越冬场所,因此该区烟粉虱发生为害严重。为减少虫源及毒源,应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在越冬期做好防治工作,并遵循治早、治少的原则。

烟粉虱体型小、比较隐蔽

用黄板来诱杀烟粉虱的成虫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ns)]又称甘薯粉虱(sweet potato whitefly)、棉粉虱(cotton whitefly)等,属同翅目粉虱科,是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1 烟粉虱的虫源性质

本地烟粉虱的寄主植物有54科256种(变种),主要集中在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和大戟科,包括蔬菜、果树、花卉、园林植物、经济植物和杂草等,尤其是棉花、番茄、青椒、茄子、大豆、黄瓜、西葫芦、萝卜、甘蓝、油菜、非洲菊、扶桑、拉拉滕等植物。棉花上的烟粉虱为本地的主要虫源,有大量虫源的原因是早春越冬大棚防治不彻底。多种适宜的寄主作物使烟粉虱的成虫能够在本地完成一个个完整的世代;虽然秋天开始慢慢降温,大多数秋熟作物采收,使得适宜烟粉虱寄生的作物逐渐减少,但亭湖区地处盐城市中心,高楼林立,城里的温度明显高于乡镇农村,城区内常青绿化植被和多种观赏花卉生长旺盛,为烟粉虱营造了一个环境适宜的越冬场所,导致烟粉虱大量迁入,直到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烟粉虱才迁入温室大棚中越冬。

2 烟粉虱的为害特点

烟粉虱体型小、比较隐蔽,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背面,在越冬期或刚传入发生量少时不容易被发现,一旦看到大棚内有烟粉虱时,其虫卵量已相当大,并造成一定的为害。烟粉虱利用其刺吸式口器直接刺吸植株的幼嫩部位,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褪绿、黄化、萎蔫、枯死,并分泌大量蜜露污染蔬菜,影响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烟粉虱的成虫和若虫都能够在植株上分泌蜜露,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株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烟粉虱还能够传播病毒病,加重病毒病的发生。除此以外,烟粉虱还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据有关报道,2006年亭湖区境内大街小巷,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白色小飞虫——烟粉虱,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3 亭湖区烟粉虱暴发的原因

亭湖区位于盐城东部,属于江苏沿海地区。随着江苏的沿海大开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亭湖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栽培,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再加上田边隙地、广袤的桑(林、果)间带甚至是市里的绿化草坪等,生态条件错综复杂,为烟粉虱提供了理想的种群栖息场所。自2002年在盐城市发现烟粉虱为害后,其发生程度与分布范围呈现出逐年扩增的趋势。

3.1 食源丰富

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亭湖区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棉花和花卉,这些均是烟粉虱较为喜食的作物,因此食源丰富,从而导致烟粉虱大面积发生和为害。

3.2 农产品的频繁调运

随着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的流通率日益加大,农产品流通的品种和数量逐年上升,为烟粉虱的扩散和为害带来了便利。

3.3 越冬场所充足

近年来,亭湖区大力推动暖冬式大棚的建设,并在大棚内常年种植番茄、茄子、青椒等烟粉虱喜食的茄果类蔬菜,导致大量烟粉虱在大棚内安全越冬,为来年大暴发创造条件。

3.4 寄主范围广

烟粉虱能够为害绝大多数的农作物,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再加上其产卵量多,生活周期短,一年发生世代多,迁移能力强,流动性高等特点,不容易进行防治。如果农户只是分户分田用药喷防,而不是有组织地统一防治,防治效果比较差。

3.5 未能适期防治

烟粉虱主要在植株的下部叶片背面为害,非常隐蔽,农户不能及时发现,因此不能够引起农民朋友们的足够重视。同时,农村缺乏壮劳力,村里主要是妇女和55岁以上的老人,施药困难,所以往往会错过最佳的防治适期。

4 烟粉虱的防治

目前,烟粉虱已成为亭湖区设施蔬菜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再加上棚室间生产情况各异,为减少虫源及毒源,应运用综合防治措施集中做好科学防控。

4.1 农业防治

①培育无虫苗 烟粉虱繁殖速度很快,种群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培育及移栽无虫苗对压低基数、全程有效控制烟粉虱至关重要。应将育苗棚与生产棚分开,选择远离烟粉虱发生的区域育苗,应集中统一育苗,便于苗期集中管理。

②避免混栽 以便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清园,以切断食物链。适当安排播种期和种植茬口,茄子、番茄、黄瓜等蔬菜的种植要远离大棚区,减少烟粉虱喜食的蔬菜,降低烟粉虱的虫源数量。

③及时清除田间虫叶、老叶及杂草,集中销毁;收获后及时彻底清园。

④加强棚室管理,在本地已经发现烟粉虱能够在露地进行越冬,所以其肯定能够在大棚里越冬,因此要加强棚室管理,在越冬期做好烟粉虱的防治工作。

4.2 物理防治

根据烟粉虱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可在温室中采用黄板诱杀烟粉虱成虫,即把废纸箱子剪成(20~30)cm×(40~50)cm 大小,漆成黄色,晾干后涂上机油悬挂在大棚内,黄板下边距离作物顶部10 cm左右,每667 m2大棚放置50块左右,7~10天重新涂一次机油,对早期烟粉虱成虫的控制效果较好。

4.3 生物防治

目前已报道的烟粉虱捕食性天敌约有114种,其中瓢虫94种、捕食蝽25种、草蛉14种、捕食螨17种,主要有花蝽、草蛉、瓢虫及捕食螨类等。烟粉虱的寄生性天敌资源丰富,包括恩蚜小蜂、桨角蚜小蜂、丽蚜小蜂和阔柄跳小蜂等,我国初步调查记录有19种。寄生性真菌有蜡蚧轮枝菌、玫烟色拟青霉、白僵菌等。这些都能够对烟粉虱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4.4 化学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要遵循治早、治少的原则,在烟粉虱种群数量较少的早期就应该做好防治工作。在育苗期、移栽前后烟粉虱虫口数量上升的时期,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阿维菌素、扑虱灵(噻嗪酮)、啶虫脒、绿宇(苦参碱)、吡虫啉、噻虫嗪(阿克泰)等药剂喷雾,当棚内湿度较大时可采用天赐力(异丙威)烟剂熏烟。坚持用弥雾机喷药,连续喷3次,间隔10~15天,当虫口密度上升或虫量较大时可以适当提高用药浓度,间隔期视情况为3~7天,直到虫量降低为止。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为了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还可以在农药中加入丝润或洗衣粉等有机助剂。

4.5 统一防治

由于烟粉虱能够为害多种作物和杂草,且其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所以全区应较大范围统一进行防治,并且利用弥雾技术对叶面、叶背均匀喷药,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亭湖区虫源虱的
血吸虫来源的miRNA通过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Ⅲ促进宿主肝纤维化
8种药剂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亭湖区菱角-茼蒿水旱轮作绿色生产模式
农药助剂对啶虫脒防治白瓜烟粉虱的影响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研究一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
贵阳市烟仓烟草粉螟消长动态及虫源分析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