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3-11-10

时代金融 2013年12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

王 珺

(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的均衡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换。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的约束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越来越突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之上。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的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GDP的增幅名列全国前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GDP从1992年的801.1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300.65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与此同时,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92年到2011年,第一产业的产值由230.51亿元增长到2015.31亿元,但是比重却由30.77%降低到13.17%,传统的代表流通部门的产业占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产值由333亿元增长到8309.38亿元,比重由40.57%增加到54.3%,代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的产业占比重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起伏不定。第三产业的产值由237.65亿元增长到4975.95亿元,同时比重由28.66%增加到32.53%,代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的产业比重除个别年份有所下降外整体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二、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选取安徽省1992年-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作为样本观测数据。以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Y,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解释变量X1,X 2,X3。数据均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

表1 安徽省1992年-2011年GDP及三大产业数据单位(百万元)

(二)模型的构建

1.设立模型。通过EVIEWS软件可得log(y)分别同log(x1)、log(x2)、log(x3)的关系,可知,logY同 logX1、logX2、logX 3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设回归模型为:

利用Eview s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模型为: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R2=0.99994,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R2=0.9999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

2.t检验。针对X 1、X2、X3的偏回归系数β的p值均为零,体现的是安徽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影响这样的虚拟假设发生的概率为0,说明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从回归软件分析的结果可知X1的偏回归系数β1的t值是17.2,而在自由度为17的T分布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单侧临界值为1.740,由于则有在安徽省第一产业产值总额对其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影响的虚拟假设下,我们至少可以可以获取0.95的保证性水平,使得我们没有犯拒绝这样虚拟假设的错误。实际上,我们犯这样错误的概率为零,即上面所讲到的p值。

同上,解释变量X2、X 3的t统计值分别是42.13、37.72,常数项的t统计值为21.79。在这里,解释变量、常数项的t检验值都比较大,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5。从t检验的角度说模型设立的较为合理。

3.F检验。根据此回归方程,n=20,k=4,k-1=3,n-k=17,查表得其F值F3,17=3.20,此回归方程的F值为94026.48。94026.48>3.20=F3,17,拒绝原假设,回归方程显著。

4.回归方程的残差分布。该模型的各期残差中大多数都落在正负δ的虚线框内,且残差分布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残差较小,残差越小R2越大,拟合程度就越大。

5.模型的经济意义。从弹性系数来看,安徽省的第一产业的边际产出为0.2097,第二产业的边际产出为0.4921,第三产业的边际产出为0.3071,即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097%、0.4921%、0.3071%。又由于统计资料显示,1992~2011年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份额平均为18.04%、47.44%、34.52%。由此可见,近20年来,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对GDP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传统的第一产业。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产业发展效率较低。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但人口的知识、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较低,第一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投入。这种粗放型的传统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严重制约了第一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适应安徽省战略大发展的需要,巩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地位,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拓宽投资渠道,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第二产业的经济效益有待提高。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知,第二产业对安徽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边际效应最高,产出的弹性系数最大。第二产业能够有效地拉动安徽的经济增长,提高其竞争力。因此在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过程中,安徽省应当把产业结构的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进工业化发展上。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走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实现制造业信息化来加快安徽省工业化发展。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高级化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无论总量还是贡献程度都有一定的差距。安徽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既可以带动如餐饮业、交通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可带动如饮料加工,方便食品业,工艺品业等相关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安徽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区。规范旅游行业行规,加大旅游宣传,提升旅游服务层次。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安徽省经济健康而全面地发展。

[1]张士云.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2]郑瑞坤.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9):119-120.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
本地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