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敏:《收藏》20年

2013-11-04王磊

收藏 2013年10期
关键词:办刊杂志艺术

王磊

10年前,她从南方证券有限公司毅然转身,投身于《收藏》杂志的发展中;10年内,她紧跟中国媒体业发展的步伐,积极调整着《收藏》杂志的发展方向;10年后,她打造了《收藏》的线上电商和线下实体艺术模式,并创办了新锐艺术杂志《ARTY》。未来,她要带着《收藏》和《ARTY》搭建一个艺术时尚王国,让艺术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她就是《收藏》杂志社的社长、总编——杨敏。下面是2013年9月对她的采访。

问:什么原因让您决定接手《收藏》的大旗?

答:成长过程中,因为父亲的影响,我曾深受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熏陶。高中到大学我都是学理工科,学到的东西和内在真实的自己其实是不吻合的。在骨子里,我又是一个完全不会循规蹈矩的人,喜欢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真正投身《收藏》之前,我曾在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南方证券有限公司从事投资银行的业务,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是几年以后,这份足够让人羡慕的、待遇优越、前景看好的工作却始终没有唤醒内心的自己。

直到2004年,我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深圳,回到西安。

然而在加入杂志社之初的半年多时间里,我始终无法进入理想的工作状态,于是选择做一个最普通的编辑部文员,从校对、编辑等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逐渐熟悉和了解了杂志社的运转程序。

人生总是会出现一些豁然开朗的契机,长期的徘徊与迷茫之后,在国家出版署组织的一次期刊行业集中培训中,我代表《收藏》杂志社参加学习。出席培训的有多位期刊行业中的翘楚,包括《故事会》《中国国家地理》《三联生活周刊》的总编和社长等等。他们谈到了自己在办刊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谈到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杂志转型过程中的珍贵理念和思路。

尤其是听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介绍了他们当时策划的各省专辑、“选美中国”特辑等等时,我才了解到,原来不仅可以在杂志的内容上按区域化、专题化作各种各样的主题变化,还可以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拟刊发的文章上进一步加工,组织各种各样的读者互动、品牌活动。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醍醐灌顶般的学习经历,终于能够将那些一直在心底思索,却始终没能想明白的想法清楚展现。

我是跟随《收藏》的创办过程成长的,耳濡目染“专家办刊”的理念,习惯了杂志循规蹈矩的单一办刊方式,认为杂志的运营过程就是流水线般的工作。直到接触到这些形形色色的案例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杂志可以这么办!

《中国国家地理》是做环境、地理、旅游方面的内容,我们的优势在于文化、人文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双方有非常多的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完全可以参考他们的办刊经验,让传统的《收藏》杂志焕发更大的魅力。

问:您对《收藏》这个老品牌的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收藏》让你觉得骄傲和坚守的内在精神是什么?

答:我亲眼见证了《收藏》在诞生之初的困难和发展之中的辉煌。因此,即便近些年我尝试着在杂志的运作理念、办刊思路上不断调整,但始终保持着杂志的“初心”,坚持第一代《收藏》人秉承的专业、权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及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

不管近年来媒体行业如何风起云涌,不管《收藏》如何跟随市场而进行业态上的改革,“以藏家为本、以读者为本”,这始终是《收藏》坚持的宗旨。也正因为如此,《收藏》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下将品牌坚持到今天,并依然维持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庞大的忠实读者群。

衡量一本杂志的分量,年代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特别是在中国传媒业更迭替换如此频繁的时代。一本拥有20年历史的杂志,本身就已经印证了它的品牌影响力。如果一个媒体在走过20年的春秋之后依然能在行业中领航,同时始终如一地受到众多读者的拥护和爱戴,那么它的品牌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前总编带领第一届班子所捍卫下来的品牌公信力,我们也正是在最初的根基和方向之上,与时俱进地为杂志增加一些更符合时代要求、市场要求的新元素,做一些补充、调整和完善的工作。

问:您认为让传统杂志焕发新生的关键在哪里?

答:1993年创刊至今,《收藏》杂志的发展历程完完整整地代表和反映了中国人自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从接触收藏的概念,到全民投资理念与投资意识的形成,以及今天全民艺术消费时代的来临。《收藏》创办于中国嘉德、北京翰海成立之前,也就是说,先于整个收藏行业和收藏市场的出现,它是整个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也一直用行动来诠释着收藏行业的变化。

这本杂志的创办人、前总编杨才玉曾说过:“《收藏》杂志是一个大学。如果一个初学者能坚持阅读每一期杂志,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么多年下来,他足以成为收藏行业的专家。”

《收藏》的20年,影响了一大批收藏家与爱好者,他们通过《收藏》杂志进入了这个领域,发现了自己的收藏方向,甚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他们是杂志长期以来最为忠实的读者、拥护者与支持者,也是杂志生存和发展的中流砥柱。

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化,让中国人从完全不了解“收藏”概念的阶段,到接受“收藏”就是“投资”的理念,而今天,人们对“收藏”的理解又逐渐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向大众艺术消费理念过渡。《收藏》杂志身处其中,也在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定位。所以,《ARTY》出现了。

正如《收藏》的创办是为国内第一批收藏爱好者逐步成熟而出现,《ARTY》是收藏人想用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更广众、更年轻的一批读者服务,并与这些美学、艺术爱好者一道成长,成为未来在艺术收藏、艺术消费领域中最具鉴赏能力的投资人。

《ARTY》不是一本专注于艺术投资和学术研究的刊物,它更多的是想强调一种美学的熏陶和引导。美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观念,我们所涉及的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它可能是视觉上的,也可能是行为上的,或者其他方方面面。这种对于美的感知,反过头来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一个真正懂得欣赏美、对美有需求的人,一定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ARTY》存在的意义不是教育和诱导,而是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步伐,随着艺术发展的潮流和历程,让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因为艺术和美学的影响,更为健康、正向。

作为一个媒体,它必须具备商业价值,我们看到了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广阔市场;作为一个品牌,它需要艺术的支撑,来为自己的品牌价值与形象服务;同时,对于艺术从业者来说,需要更大的艺术市场来支撑、捧场。目前为止,这个部分的内容是缺失的,整个市场需要一个合适的传播载体,为各方提供能够实现跨界组合的功能和桥梁。这是《ARTY》跟随《收藏》的旗帜所选择的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正面的形象、用正能量来实现传播目的,并在办刊期间将这个原则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的能量。

问:《收藏》的品牌发展策略是什么?主要用哪些方式来实现?

答:今天的杂志运营,早已不是当初按部就班、重复劳作的过程,而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如今的杂志发展,需要围绕着一个主题与核心,展开无穷尽的新的创意,再将杂志本身的优势资源整合,逐渐形成一个文化资源平台,摆脱单一的产品功能,发挥更大的平台功能。

我们目前的业务架构,是以《收藏》《ARTY》两本杂志为媒体传播及资源整合基础,通过线上电商、线下实体商店、艺术周边产品开发、艺术展会策划承办等形式,以品牌化战略进行艺术整合营销传播,搭建“Arty”艺术生活消费的综合服务平台。

问:目前已经作了哪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答:传统媒体的转型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再大的品牌目标实现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前行。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进行了多个方向的尝试,除了《ARTY》的大变脸,还主办了2012西洋古董·艺术品博览会。这是在西安历史上,甚至国内行业中首次成功举办的专业西洋古董艺术品博览会,不但获得了观众、参展商和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好评,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影响。它不但是一个让国人接触西洋古董文化的珍贵机会,更是一个为观众带来的西洋古董与艺术品背后更深层次的,关于西方美学、生活哲学和欧洲上流文化的新的窗口。

此外,初步实现了与拥有国际高端技术的意大利ONSCREEN公司关于AR(增强现实)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第一次将AR技术应用于平面杂志《ARTY》,开创了中国传统杂志新的里程碑。

这是国内杂志首次使用AR技术的尝试,积极响应国家“文化与技术结合”的政策,是将新技术与传统媒体、艺术行业跨界融合的创新性成果展示,表现了我们领先于国内杂志行业的姿态。这不但是传统杂志走向多元化的起点和新生,也是高科技在艺术、文化领域更为广泛应用的领航与引导。未来,我们还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品牌增值服务,就高科技的内容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问:您对《收藏》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与寄望?

答:我认为在创业的过程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能与团队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行。如果不能珍惜每一天获取的成果,享受当下的创造过程,脚踏实地工作与生活,那么,再庞大的规划与遥远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我们的团队拥有相同的世界观,大家的眼界和理念都在同一个高度上,在未知的空间中规划和谋划。一旦确立了方向,大家又一起在每一天的工作拓展和业务发展中,稳扎稳打地创造着成绩,享受着创造所带来的快乐。

这就是《收藏》。20年前,当第一代收藏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与理想而聚在一起时,那颗种子就已经被埋下,随后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都有每一位收藏人共同的坚持与维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向一个更伟大的目标迈进。

责编 水清

猜你喜欢

办刊杂志艺术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杂志介绍
纸的艺术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爆笑街头艺术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