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价值观现状调查研究

2013-10-30

关键词:终极平均数工具性

施 宇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基础部,山东 菏泽274300)

价值观是指人们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观念体系,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和标准。价值观问题是青年问题的重要内核,是每个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心理学认为,价值和价值体系的获得,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后天学习的问题。[1]高职生正处在价值观最基本的内核形成并逐步定型的关键期,调查和分析其价值观现状,对高职院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革以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黄希庭等修订的罗克奇“价值调查表”为测查工具。该量表包含两种价值体系: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终极性价值观是一种目标状态和终极追求,它分为两类: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工具性价值观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方式,它也被分为两类:道德价值观和竞争价值观。[2]每种价值体系各包含18项。罗克奇的这种划分体现出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

调查对象以山东部分高职院校学生500人为样本,其年龄范围为17~22岁。参与调查的学生79.4%来自于农村,基本上反映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来源。

数据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共发放测试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100%。数据采用Spss11.0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500名高职生在两种价值体系中18项价值观重要性上的排列顺序,求出每一项价值观排列顺序的平均数,然后按照平均数的大小,分别排列出两种价值体系中18项价值观的等级。本研究调查的高职生总体以及男、女生的终极性价值观排列顺序的平均数和等级见表1,工具性价值观的平均数和等级见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高职生总体以及男、女生对两种价值体系中分别涉及到的18种价值观的评价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在终极性价值观中,“合家安宁”、“世界和平”、“幸福”、“自尊”的评价最高,“令人兴奋的生活”、“真知灼见”、“拯救灵魂”和“成熟的爱”评价最低。在工具性价值观中,“诚实”、“宽恕”、“胸怀宽广”、“有抱负”的评价最高,“自我控制”、“爱的感情”、“服从”、“逻辑性”的评价最低。

男、女生18项终极性价值观的等级排列中,经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699,相关显著性检验P<0.001;男、女生18项工具性价值观的等级排列中,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36,相关显著性检验P<0.001。男、女生在价值观排列上虽然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但在具体价值项目的排序上还存在差异。例如,在终极性价值观的“舒适的生活”、“幸福”、“国家安全”、“自尊”、“社会承认”等项目上,男生把“国家安全”、“舒适的生活”排在第3位和第4位,女生则分别排在第8位和第7位,而女生对“幸福”、“自尊”的认同明显高于男生,分别排在第3位、第4位,男生则排在第7位、第9位。经均数检验法检验,上述各项P<0.01,差异显著。在工具性价值观上,男生将“有抱负”排在第1位,女生则排在第4位;男生将“有能力”排在第7位,女生则排在第10位;男生将“诚实”排在第4位,女生则排在第1位。经均数检验法检验,各项P<0.01,差异显著。

表1 高职生终极性价值观的排列顺序平均数和等级

表2 高职生工具性价值观的排列顺序平均数和等级

三、讨论与建议

罗克奇价值调查表的两个价值体系中,终极性价值观是考察人生价值目标的,工具性价值观是考察人生价值手段的。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高职生总体在终极性价值观中最为重视的4项评价依次是“合家安宁”、“世界和平”、“幸福”、“自尊”,在工具性价值观中最为重视的4项评价依次是“诚实”、“宽恕”、“胸怀宽广”、“有抱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高职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进取和乐观的。

在工具性价值观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诚实”、“宽恕”是最重要的价值观。这从侧面反映了高职生在人际交往中更看重人的品行。但高职生对“自我控制”的评价较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比较忽视。因而教师在传授学生交往技巧的同时,应该注重价值观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高职生价值观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但男、女生之间存在价值观差异。所以,学校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应具体结合学生的性别差异,适当定位价值观教育目标。“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3]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实效性,还需要加强新生的职业情感教育,在充分发挥教师和课堂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技术精湛、品德高尚的专业技术人才。

[1]周丽丽.当代高中生的金钱观的现状[D].山东大学,2007.

[2]文萍,李红,马宽斌.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5(12).

[3]彭波.关注青少年生活世界,引导自主构建价值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2(9).

猜你喜欢

终极平均数工具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不一样的平均数
终极发明师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