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

2013-10-30关静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1期
关键词:长春市民办高校体育锻炼

关静红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7)

1 研究目的

余暇体育是学生在体育课和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外,利用闲暇时间自觉参加身体锻炼的体育锻炼。在教育观中,现代学校教育除了其特定的教育功能,有大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余暇教育和学校正规教育,它们是同等重要性的。大学生余暇体育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生高等教育力量兴起,即民办高校,它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来说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承载着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进行必要研究。使学校素质教育能够扩展到第二、三课堂,学校体育教育跨越区域和时空界限,一体化课内与课外、学校和社会。反映学校体育教育效果的评价,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功能和素质教育渠道的拓宽。

2 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要求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群具有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能力,并维持这些活动的心理状态、主观原因,它主观反映的是一种人们对体育需要。它对身体锻炼及体育学习行为有着导向、加强、调控、维持功能的重要作用,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

表1显示: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动机是比较鲜明的,但也具有多元性。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所占的比重最大,占总体的44.4%,其次分别是健美减肥占总体的21%,休闲娱乐占14.7%,提高水平占10.08%,增强友谊占4.2%。这说明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动机和行为倾向是良好的。

表1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动机表(%)

表2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每周参加余暇体育的次数(%)

3.2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频度

频度是指每单位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次数的多少。余暇体育的频度反映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养成的程度,它也可以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进行比较准确的透视。从表2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频度,男生要比女生高。还可以看出,有8.1%的男生和14.5%的女生一星期不参加余暇体育锻炼。有30.1%的男生和39.6%的女生一周也只参加一次余暇体育锻炼。有27.3%的男生和19.4%的女生一周锻炼能达到两次。每周锻炼能达到3次以上的男生只有17.3%,女生只有12.4%。男生锻炼的频度主要集中在一周1~2次。而有54.1%的女生一周内基本不参加余暇体育锻炼或只参加一次余暇体育锻炼。总的来说,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次数较少,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应当引起重视。

3.3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项目

表3显示,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所选择的项目,男生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等项目,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对抗性。而女生则喜欢运动量适中的项目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我们从学生选择的项目可以看出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同时大多数学生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与课堂教学内容基本相一致。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尽量能多掌握几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地点的选择

从表4可以看出,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地点的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在学校体育馆,占75.7%,选择社会体育场所的占11.1%,选择其它院校的占3.6%,选择广场公园的占3.8%,选择宿舍的占2.6%,选择其它地方的占3.2%。分析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场馆仍是大学生余暇体育地点的首选,并开始有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倾向,大学生认为在宿舍内健身是最无奈的,但由于兴趣、环境、经济条件等原因,总体分析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锻炼主要还是在学校和社会场馆之间。在社会活动场所进行余暇体育锻炼的还是在少数,除了大学生自身的经济条件外,与体育场馆、社会的体育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出社会体育设施和组织还没有为大学生建立快捷、廉价、高质量的体育服务。

表3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选择的项目(%)

表4 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地点的选择(%)

表5 影响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因素(%)

3.5 影响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因素

从表5可以看出,影响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因素很多,除了主观因素没有时间以外,缺少场地、缺少器材是主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以满足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需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余暇体育空间大、区域广阔,可以将体育教育较顺利融入第二课堂(课余体育),扩展第三课堂(社会体育),促进课内外教学活动的和谐统一,将体育教育置换于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现在与未来之中。

(2)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动机和行为倾向是有良好的,主要是强身健体。

(3)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次数少。

(4)民办高校要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多掌握几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地点的选择主要是校内体育场馆,但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6)余暇体育是大学生体育教育有机的整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直观的作用,因而不应当理解为高校课堂体育教育简单的延续。余暇体育虽然不能代替高校体育的全部,但是建设、思考创造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体育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建议

(1)建议民办高校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以满足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需求。

(2)建立适合余暇体育活动的俱乐部,为长春市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提供活动的空间,加强对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指导,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余暇体育锻炼的咨询者、人际关系沟通者等。

(3)发挥社会体育群体机构的作用,为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提供快捷、优质、廉价的体育服务。

[1]陈艳,刘鸣鸣.湖北省医学院校女生余暇体育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3).

[2]李学武,谢军,吴初竹.江西大学生余暇体育参与模式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罗伟伟.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猜你喜欢

长春市民办高校体育锻炼
登泰山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奔跑的小浪花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长春市吉航汽车维修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