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河山》中的人

2013-10-24本刊编辑部

博览群书 2013年10期
关键词:河山套书老兵

很多人认为关注抗战老兵的人应该是有亲身经历的。也许他们的祖父辈参加过抗日战争,也许他们做过很多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许他们听过那些抗战志愿者的讲述,也许还有其他与抗战有交集的故事。但我们是一个例外,不光没有亲身经历,更没有耳濡目染。若不是这套《我的河山》即将出版,我们也许都不会关注这个亟需关注的弱势群体。

但这个群体的影响力如此强大,关注他们的人如此众多,以至于没人能够置身事外。

还记得第一次在凤凰网看到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时,我们就被炮弹掠过的硝烟和枪弹划过的弧线震撼了。不过,震撼我们的并不是辉煌的战争场面,或是绝妙的指挥艺术,而是在艰难环境下生存的人。每个个体都有生存的自由,这在今天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个人的自由还有那么重要吗?不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一辈子辛苦种田的农民,他们共同认识到一点:自己的国家正处在危急的时刻。要么放下武器,甘做亡国奴,要么放下自己的私利,去干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今天的人还有多少会选择后者呢?我们不禁为此感到担心。作为一名编辑,我能够做到的,就是将这段历史重新放在现代人的眼前。让习惯了和平和安逸的我们这代人重新回忆当年的那些事、那些人。

在去作者陈钦家的路上,我们心中十分忐忑。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又年纪尚轻,怎么理解这本书所容纳的情感,怎么去理解作者的情绪?但见到陈老师之后,我们的顾虑都消除了。他写作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看看战争中的人。无论什么样的背景,没有人作为支撑,一切都是幻境。这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具体到今天,就是让读者能够看到、听到、想到当年的人是如何在艰苦而漫长的八年抗战中熬下来并最终获得胜利的。而那些功臣们都已是耄耋之年,大部分人还因为某些原因隐没在众人之中,甚至得不到基本的生活照料,面对他们,我们还有多少勇气高谈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呢?

怀着这样的情绪,我们开始这套书的编辑工作。首先是书名。什么书名能够涵盖全书的内容,什么标题能够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绪呢?苦思冥想多日之后,我们仍旧毫无头绪。这时,一个人突然进入我们的视线,岳飞。他的满江红已经背得烂熟,而他的愿景又在何处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对!这不就是抗战时期的官兵们所期望的吗?他们不是保卫一个国家,而是保卫哺育自己的河流,保卫生养自己的土地。《我的河山》这一名字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文稿编辑阶段,我们遇到了最大的困难。首先在于史实的核查。不同的立场下,对于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每个专家都有不同的解读,而且年代较远,因此抗战的资料非常繁多,却并不一致,如何找到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查证史料,却仍然难以杜绝对文中部分资料的怀疑,导致本书的出版进度一再拖延。陈钦老师跟我们有一致的追求,都希望这本书能够保证真实,他查了很多资料,找了很多专家,为本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非常感谢这些专家。他们不仅帮忙监督了这套书的出版过程,还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知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无法保证本书百分之百正确,欢迎读者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帮助我们补充,这不仅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对修补历史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举措。

对于某些人的评价,我们和作者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甚光彩的历史,对待他们的态度,我们把他们放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首先要承认他们是于国有功,于民有利的。甚至他们的个人生活习惯、道德追求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封面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数易其稿,一直在追求最佳的效果。甚至在本书出版的前一天,为了封底的某一处瑕疵也进行了认真的推敲。我们要感谢水玉银文化的设计老师为本书不厌其烦地试稿,甚至根据我们并不明确的意见进行修改。所有人都为这套书贡献了最大的力量。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保证,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不用为自己的决定后悔。我们相信,这套书出版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出版界,也在中国历史界,在抗战英雄们的世界里。

假设我们这代人活在那样的条件下,身边的哪些是我们能够轻易舍弃的呢?恐怕连一部手机都会犹豫很久吧。但那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抛家舍业的民族英雄们,又曾花费多少时间考虑他们即将丢弃的东西呢?但现在还有很多老兵丢弃了自己的家业却很长时间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若不是民政部出台的文件,他们的余生要怎么度过?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希望和广大关爱抗战老兵的组织和志愿者合作,并在此发出倡议: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英雄,我们怎么对待他们,后人就会怎么评价我们。

猜你喜欢

河山套书老兵
《了不起的故宫》
老兵
老兵
我们学校是书的海洋
情系河山
情系河山
情系河山
一套有魔力的书
一个老兵的信仰
笔写千重岭 挥毫绘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