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藁本的真伪鉴别

2013-10-19高宾郭淑珍肖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藁本苞片须根

□文 高宾 郭淑珍 肖玲

▲藁本原植物

▲藁本饮片

藁本辛温辛散,善达头之颠顶,有止痛的作用,为治疗颠顶头疼之要药,在临床为较常用中药,因此用量很大。在用量大、产量少的情况下,市场出现了一些非正品的藁本,因此,正确鉴别和使用藁本具有重要意义。

藁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引陶弘景记载称:藳本“俗中皆有芎,须根,其行气乃相类”。《唐本草》载“藁本茎叶根与芎小别,进出岩州(今甘肃境内)者佳” 。

植物生长环境及采收

《中国药典》明确描述藁本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根据历代本草的考证,藁本自古就有两种原植物,即分布于黄河上游及长江流域的藁本和分布于黄河流域下游以北地区的辽藁本,与目前藁本主流品种一致。

藁本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000至2700米的林下、沟边草丛中及湿润的水滩边。分布于河南、陕西、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辽藁本生于海拔1250至2500米的林下、草甸、林缘、潮湿石砾山坡及沟边,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春季发苗前或秋季茎叶枯黄后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原植物鉴别

藁本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沟纹。叶互生,叶柄长9~20cm,基部鞘状抱茎,二回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5~6片,有短糙毛;小伞花序有小总苞片5~6片,线性或窄披针形。花小,白色,雄蕊5,花柱长。双悬果长圆卵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辽藁本又名北藁本,高30~80cm。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具纵条纹,常带紫色,上部分枝。叶柄鞘状,基生叶柄长达19cm,向上渐短;二至三回三出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幅6~19,总苞片早落,小伞花序有花15~20,小总苞片8~10片,针形,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果棱具狭翅。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鉴别

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略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有纵皱纹,栓皮易剥脱,上端有一至数个圆孔状茎基,下侧有点状须根残痕。体轻,质较硬,折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纤维性。气芳香,味苦辛,微麻。

辽藁本根茎呈不规则圆柱状或团块状,长2~3cm、直径0.5~1.5cm。表面棕褐色,下端有多数细长而弯曲的根,气味同藁本。

本品以身干、整齐、香味浓郁者为佳。

除藁本、辽藁本两种植物的根茎及根供藁本药用外,还有两种较常见易作为藁本用的非正品藁本:一种是湖北西部长江南岸产的水藁本,与藁本同科,属同种植物,只是产地和药材性状不同,应注意鉴别;另一种为不同属植物新疆藁本,在部分地区做藁本用。

水藁本其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有的有较长的茎秆状节间。长3~8cm,直径0.3~3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和环纹,上侧有数个突起的根痕,有时留有细根。体较沉,质硬,难折断,断面略平坦,淡灰棕色,可见棕色油室点。香气弱而重浊,味甘,辛而麻苦。

新疆藁本又名西藁本。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有分枝,稍扭曲。长4~15cm,直径1.5~4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有不规则纵沟纹及环节,上侧残留一至数个圆孔形茎基,直径约2cm,下侧有多数较粗的支根及点状凸起的须根痕。体轻,质硬,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芳香,味苦、辛,微麻。

藁本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颠顶头痛、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寒疝腹痛、鼻寒等症,为我国特有中药材。由于藁本的药用价值较高,广泛应用于中成药、中药配伍等,为药材市场上的紧缺品种之一,颇受药厂、药商和药农关注。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导致市场上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存在,因此,在鉴别时对于藁本药材性状的初验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藁本苞片须根
植物的“嘴巴”
拟藁本属及近缘物种中国分类群花粉形态与质体基因组系统发育研究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麦冬须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
珙桐苞片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特征
祛风除湿的藁本
广西楼梯草属八新种
荒漠半灌木白滨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生态意义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