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农药对花椰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2013-10-19赵秀娟王学臣王姝逸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小菜蛾花椰菜苯甲酸

赵秀娟,王学臣,王姝逸

(1.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301900;2.蓟县植保植检站,天津 301900;3.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061)

为了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微乳剂和多杀霉素5%悬浮剂对花椰菜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确定最佳施药剂量、施药时期及对花椰菜的安全性,掌握使用技术要点,笔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药剂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微乳剂(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多杀霉素5%悬浮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及阿维菌素2%乳油(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1.2 防治对象

花椰菜小菜蛾。

1.3 试验处理设计及方法

试验共设8个处理,处理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微乳剂5 g/667 m2(制剂量);处理②: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微乳剂7.5 g/667 m2(制剂量);处理③: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微乳剂10 g/667 m2(制剂量);处理④:多杀霉素5%悬浮剂20 g/667 m2(制剂量);处理⑤:多杀霉素5%悬浮剂30 g/667 m2(制剂量);处理⑥:多杀霉素5%悬浮剂40 g/667 m2(制剂量);处理⑦:阿维菌素2%乳油30 g/667 m2(对照药剂)。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重复4次,处理间有间隔,周围设有保护行。

1.4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天津市蓟县邦均镇孙侯庄村进行,试验地四周均为蔬菜,各试验小区栽培条件相同,管理水平一致,灌排方便。试验地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无杂草覆盖。

1.5 施药时期 次数及喷药方式

试验人员于2012年9月24日,使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S-16P型喷雾器,施药一次。喷雾器操作正常,施药基本无偏差。试验地病情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正值发病初期。花椰菜正值莲座期。

1.6 调查内容及方法

共分4次调查,每小区定株挂牌取20株,施药前调查整株上的活虫数量,于施药后2 d、4 d及8 d各调查一次,并记录活虫数。

按下列公式进行:

防治效果(%)=[1-(CK0虫数×Pt1虫数)/(C K1虫数×Pt0虫数)]×100

式中:Pt0—处理区药前;Pt1—处理区药后;CK0—对照区药前;CK1—对照区药后

2 结果与分析

生物统计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药后2 d,两种供试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效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防效均在80%以上,可见供试药剂的速效性较好;处理③的防效与其它各处理的防效存在差异显著性,其它各处理之间的防效不存在差异显著性。

表1 花椰菜小菜蛾田间试验结果

药后4 d,两种供试药剂的防效均有所提高,处理④的防效较低,与其它各处理的防效存在差异显著性。

药后8 d,供试药剂的防效维持较高水平,说明两种药剂的持效性较好,处理④的防效较差,且与其它各处理的防效存在差异显著性。

3 结论

由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微乳剂可以用于防治花椰菜小菜蛾,防治效果明显,持效性长,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推荐使用剂量为:(7.5~10)g/667 m2,兑水30 L均匀喷雾即可。

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杀霉素5%悬浮剂,可以用于防治花椰菜小菜蛾,防治效果较好,推荐使用剂量为:(30~40)g/667 m2,兑水30 L均匀喷雾即可。

此两种供试药剂是新型低毒高效安全生物农药,可以广泛应用于防治花椰菜小菜蛾,替代其它毒性较高的农药,有效地降低农药残留。

猜你喜欢

小菜蛾花椰菜苯甲酸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醋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纽甜
含有苯甲酸的红枣不能吃?
红枣检出“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