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目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2013-10-10王雪峰冯菊芳冯文军王爱忠

江苏林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天目湖平桥家园

杨 清,王雪峰,冯菊芳,冯文军,王爱忠

(溧阳市林业工作站,江苏 溧阳 223300)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湿地公园建设作为湿地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正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天目湖位于苏、浙、皖3省交界的溧阳市境内,属于天目山余脉的丘陵地区。本文通过对天目湖上游湿地资源、景观文化、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进行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后,以保护天目湖上游湿地资源及水源地水质为目标,将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集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科普宣传、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1 天目湖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天目湖位于太湖流域上游,系人工水库,1961年建成,包括天目湖3条主要入湖河流(平桥河、中田河和徐家园河),总库容量1.30×108m3,集水面积148.5 km2,天目湖长18 km,表面积150 km2。月平均水位在16.96~18.49 m之间。天目湖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江苏省5大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2]。

天目湖湿地公园位于天目湖流域上游,多年来,随着对各种土地资源的开发,天目湖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测算,近20 a来,天目湖上游城镇居民地面积膨胀较大,城镇居民地、林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草地、农业用地、水体面积都有所减少。从变化的程度上看,城镇居民地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草地减少十分迅速,而林地、水体和农业用地变化较小。城镇居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及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对近年天目湖水质恶化起重要作用[3]。

2 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2.1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规划区自然、人文资源的特点,以国家有关湿地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天目湖湿地公园的特色,积极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规划功能分区

根据天目湖上游湿地公园内的山体、滩地、水面等地形地貌,根据功能特征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4个功能区(见图1)。

(1)湿地保育区。面积499 hm2,位于整个湿地公园的东南和西南部,主要是由天目湖沙河水库上游3条(中田河、徐家园河和平桥河)主要入湖河道及其周边形成的滩地组成,其中中田河区域252 hm2,徐家园河区域147 hm2,平桥河区域107 hm2。保育区内控制游人进入,除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须的保护管理活动外,禁止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活动。通过严格保护原生植被、退耕还湿、生态河道及水源涵养防护林建设等措施逐步将其恢复为原生态的河流浅滩湿地,充分发挥天目湖沙河水库上游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河道整治和植被恢复等措施,重现苏南丘陵水乡的自然风貌。

图1 天目湖湿地公园功能分区

(2)宣教展示区。面积46 hm2,位于整个湿地公园的中部,主要为游客提供认识和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通过湿地博物馆内各种资料、图片、电影等展览以及馆外典型湿地生态景观、湿地植被、湿地花卉园等实地展示,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其热爱自然、了解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3)合理利用区。面积113 hm2,位于整个湿地公园的中北部,包括牛头山和大面积开敞水面,此区域是湿地公园的最北端,但同时也是天目湖沙河水库的最南端,自然空间结构丰富,异质性特色明显,通过适度开发一些旅游观光项目,使之与下游已开发的天目湖旅游设施相衔接,同时这也作为整个湿地公园的水上入口。

(4)管理服务区。面积6 hm2,位于整个湿地公园的中部,主要用于园区维护、保护、管理,是保障湿地公园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转的区域,也是湿地公园游客集结、中转的主要场所。设立游客管理、保卫、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

2.3 湿地保护与恢复专项规划

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中的生态保育区主要集中在中田河、徐家园河、平桥河等3条主要入湖河道周边,针对河道现状,规划不同的湿地保育与恢复方案。

(1)中田河湿地保育与恢复。中田河是天目湖沙河水库上游重要入湖河道,为丘陵沟壑型河流,河道2侧为碎石驳岸,部分河段冲刷较为严重,雨水丰沛季节,山上来水冲刷强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大量污染物随泥沙汇入中田河。河道上游原生植被较好,河道外侧基本已自然生长枫杨、乌桕、柳树等乡土树种,形成了一种特色的沟壑型湿地森林群落景观,林相较好,应严格加以保护。往下游岸边零星分布着茭草和芦苇,但由于岸坡陡直,茭草和芦苇群落难以发展、扩增,不能很好地发挥净化水体作用。规划中田河湿地保育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修筑河道缓坡,改善河岸带生态环境。构建陆地与水域的自然缓冲带,截留沉淀水体中颗粒态污染物,提高水质净化能力,固土保沙和减少雨水冲蚀作用。耐水耐湿植物种植,根据实际情况,岸坡上种植灌木柳、芦苇、茭草等湿地植物,美化河岸景观。

(2)徐家园河湿地保育与恢复。徐家园河河道2侧为大面积滩地,原为农田,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含N/P污水直接排入沙河水库中,影响天目湖下游水质。自2005年溧阳市沙河水库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徐家园河道2侧滩地已经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栽植了大量的池杉、落羽杉、中山杉等树种,减少了大量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规划进一步栽植耐水湿树种及水生植物,营造鸟类及其他湿地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恢复湿地植被,丰富植被类型,为湿地动物提供良好生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态稳定性和自维持能力。

(3)平桥河湿地保育与恢复。平桥河是3条主要入库河流中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河道2侧为土质驳岸,部分河段冲刷较为严重,岸边零星生长茭草和芦苇,但由于岸坡陡直,茭草和芦苇群落难以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净化水体作用。规划平桥河湿地保育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河道疏竣,破除堵塞河道的圩埂,疏通河道,连通水体;修筑生态型河道,修筑生态型缓坡,并在边坡上种植湿地植物,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增强水体的净化效果。

3 结语

湿地公园的建设实施,将有效地保护天目湖上游湿地资源,保障天目湖下游水质,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同时,湿地公园以文化提升产业,促进传统吴越文化、桑蚕文化与农耕文化等有效结合,改善天目湖上游的人居和投资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将发挥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赵学敏.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钱少江,张 桢,任 伟.天目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探讨[J].北方环境,2012,24(2):37-39.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溧阳市天目湖湿地保护与修复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1.

猜你喜欢

天目湖平桥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寻找失落的家园
平桥豆腐羹,淮扬菜系的“扛鼎之作”
“天下第一菜”平桥豆腐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TЫCяЧEЛETний КУЛьTУрнЫй гороДоК
绿家园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