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高年级教学中新词语态度调查

2013-10-09黄若琪周明芳范一舟刘婷娜

海外华文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新词汇新词词典

张 韵 黄若琪 周明芳 范一舟 刘婷娜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南京210093)

一、引 言

任何有生命的语言都不会一成不变,汉语也不例外。伴随改革开放大量外来词涌入,互联网让大量网络词语进入日常生活,新事物不断产生,现代汉语新词汇不断涌现。汉语国际教育是现代汉语走向国际的重要环节,新词汇教学作为高级班教学的重要部分也越来越受关注,但相关领域仍然存在着极大的探索空间。本文参考了能够代表近来新词汇教学研究水平的文献,在此有必要对其成果进行概述:

现有研究大都对新词的概念作了界定。比如“70年代末(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末的20年间,在中国大陆地区涌现出来的,具有‘词形新、语义新、书面成型、使用广泛’特点的那部分词语”(汤志祥,2002:10)。“从新词语的含义上来看,新词语是新近出现的,在新闻媒体或者社会群体中频繁出现的流行词”(王海霞,2006:120)。

现有研究对将新词语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做了充分阐释,新词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大陆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汤志祥,2002:12),“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王海霞,2006:120)。

在教学方面,现有研究总结了对外汉语新词汇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提出了诸如“联系汉文化教学新词”、“类推构词法教学新词”、“抽取关键语素教学新词”(臧志文,2010:139),“专业术语通用化的情景教学法”、“加强词义转移的动态教学法”(金妍珍,2011:30-31)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然而新词语领域内有待探索的方面仍然很多。首先,虽然已有研究对新词的范围做了界定,但是并未对哪些新词可进入对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及其理由进行具体阐释。其次,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较少有数据支撑。此外,已有研究的分析角度较为单一,均从教学者角度进行探讨,停留在理论阶段,对学生实际使用时的需求及反馈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量化和质化分析进行探索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学生、外国留学生以及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类型的新词汇的态度,进一步分析对外汉语教师所教授的新词语是否满足外国留学生对新词语的学习愿望,以及外国留学生对某些新词语的学习愿望是否满足与使用新词最广泛的人群——中国学生的交际需求。具体研究哪几类新词汇更有可能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提高教学比例,同时探索权威词典收录新词汇的标准是否会影响高年级对外汉语教与学的现状。据此对对外汉语高级班教学中的新词汇教学情况进行总体概况。

(二)调查对象

本次的调查对象分为三个群体,分别为中国本科学生,留学生以及对外汉语教师。具体情况如下:发放45份中国学生卷,回收42份有效问卷,被试平均年龄20岁,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卷共发出40份,回收36份,其中年龄在20至25岁之间31人,25岁以上5人,被试留学生汉语水平为高级(通过HSK四级考试)。参与调查的21名对外汉语教师均在南大海外教育学院任教,平均年龄32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平均年限为7年。为了得到更具体的信息,还随机采访了两位教师和两位留学生。

(三)调查手段

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两种方式。问卷分为总卷和分卷。总卷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分卷对不同人群提出。此外总卷中列举了24个有代表性的新词,用五度测量表衡量人们的态度。24个词分成已收进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和未收录两部分。本文以第六版《现代》修订主持者江蓝生的观点为基础,确定了代表词的分类(见表1)。

三、数据统计与量化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使用新词汇比较频繁,多从网络社交、日常交流中了解新词。大多数认为这些新词非常常见、简单易学,渴望同外国学生就此类文化进行交流,并相信留学生具有学习这类新词语的能力。

2.对外汉语教师对新词的态度较中国学生稍显保守。他们获知新词语的途径主要是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社交。参与调查的大多数教师都会主动关注新词语,但都是站在教学者的高度来审视的,他们认为只有新词稳定下来以后才适合进入课堂,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未受到普遍重视。

表1 24个代表词分类情况

3.留学生虽然现阶段对新词的掌握还不是特别充分,但他们对新词语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认为在与朋友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到新词。

中国学生对新词语的使用程度会对外国留学生了解新词产生影响。但中国学生使用新词汇的频率非常高,远高于高级班的留学生且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留学生在融入中国学生时必然会遇到一定的交流障碍,提高高级班的新词汇教学地位有利于促进日常交流开展。

(二)不同人群态度的显著性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目前的教学现状多大程度上符合留学生的学习愿望,留学生的学习愿望与他们和中国学生的交流实际需求是否一致,本研究对24个代表词五度测量表的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总结出三类人群的具体态度及其差异(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

彼此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潜规则、忽悠、被、网购、宅男宅女、微信、同志、剩女剩男、泡妞、咋地”这10组。对这几类词,不但教学情况较符合留学生的期待,而且在和中国学生交流时,留学生感兴趣的新词符合交际需要,二者相通的兴趣点能促进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

而彼此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情况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二者评分普遍高于教师的有“躺枪、2B青年”等。对于这些港台方言词和网络用语中的字母词,虽然教师认为教授的必要性不大,但中国学生却使用频繁,外国学生也希望能在课堂上获得讲解。

2.中国学生和教师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包括“低碳”(反映新概念新生活方式)以及“草根”(反映新社会群体),对此教师表现出较大的教学热情,但中国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并不如期待中那么高,因此教师须酌情降低讲解比例,而留学生只要了解这些词汇的大致情况即可。

表2 对24个代表词中国学生、外国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态度的显著性差异分析

3.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留学生评分明显低于中国学生的,如“卖萌、吐槽、粉丝、八卦、QQ、山寨、麦当劳”等。结合问卷时的及时反馈,留学生对这些词的态度可归结为两种,一种是“我已经非常了解了所以不需要再学了”,另一种是“我一点都不感兴趣这是什么意思”。有些词留学生虽然不感兴趣,但和中国学生交流时常常会遇到,所以也有必要稍加提点。

4.还有的词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于中国学生,是“刺身”,虽然留学生对此很好奇,但实际用到的场合并不多,使用机会少;教师可只在学生询问时讲解。

由此可见,目前的新词语教学在符合留学生期待和满足其实际需求方面还有待提升,毕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和母语使用者更好地交流。教师可以根据新词汇的含义、类别、应用广泛程度和频率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新词的比例;留学生对新词汇的认知并不特别深入,在和中国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障碍,他们除了按照自身兴趣学习新词汇以外,应该更加关注词汇应用的实际过程,才能在和中国学生交流时消除隔膜,更快融入他们。

(三)不同类别新词汇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对24个代表性词汇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了以下数据和结论:

1.中国学生部分有9个代表词(网购、宅男宅女、粉丝、八卦、QQ、山寨、吐槽、麦当劳、卖萌)平均分都超过4,平均分在3以下的有4个(草根、刺身、泡妞和哈)。和中国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越紧密的词使用频率越高,像QQ这类常见的字母词平均分甚至达到了4.93。而得分较低的都是使用场合受到限制的词汇。最常用的9个词覆盖了四大类,且第三类平均分最高,达到了4.30,可见目前中国学生使用的新词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词汇的不断更新扩展在无形中给高级班的学习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交流的障碍。

2.留学生对新词的评分都高于3,“网购”高于4。他们对第一类词的学习愿望最为强烈。外来词和方言词、字母词以及新增义项的词汇平均得分都接近3.5,没有太大差别。由此可见,留学生对于新词汇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并未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3.对外汉语教师部分有5个代表词(刺身、腐女、咋地、躺枪、2B青年)平均分在3以下,有11个在4分以上。在其看来,第一类新词(平均3.76)是最应当教的,接着是第四类有新增义项的词汇(3.63),其次是外来词和方言词(3.58),最后是字母词(3.225)。

4.将三组数据合起来统计,第一类的平均分依然最高(3.73),其他三类也差异微小。综合来看,第一类词是最应该进入对外汉语高级班的课堂的,因为不但中国学生用的频率高,而且留学生最感兴趣,学习愿望最为强烈,老师也认为讲解这部分新词有意义。

5.获得分数最高5个词是“网购、QQ、麦当劳、粉丝和八卦”,它们具有不同的词义特点,也不全属于同一类,但它们之间有以下共同点:一、都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生活特点,二、具有非常高的使用率和广泛度。因此,即使词典编纂者、教材编写者等划分的类别不同,某些词依然可以因为某些特有的因素而被广泛使用。在对外汉语高级班新词汇教学中,这些因素可以成为筛选的标准之一。

6.从每类词的内部来看,第一类中,有关新概念新生活方式的词得分最高,而反映负面社会现象的词汇最低,“泡妞”一词仍达到了3.23分,即被调查者普遍较赞成这类词进入对外汉语课堂。第三类中英语外来词得分最高,其次是港台方言词、北方方言词和日语外来词。在学习外来词和方言词的时候,留学生可重视英语外来词和港台方言词,对日语外来词稍微了解新近流行的一些即可(如“卖萌”)。

那些反映了新的概念新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以及某些社会负面现象的新词语似乎更应该进入对外汉汉语课堂。对留学生尤其是高级班学生而言,和中国学生进行更多的接触是有必要的,在此过程中对时事现象进行探讨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交流,也能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产生新的视角,而交流的展开必须基于共同的背景知识,所以必须接触新词。对教师而言,了解了中国学生新词语的使用情况和外国学生的学习愿望,就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留学生最快地接触到最有意义、最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新词汇。

(四)词典收录新词汇与对外汉语教与学的交互作用

《现汉》作为目前较为权威的汉语词典,曾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丁声树先生担任主编,为汉语词汇规范奠定了基础。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现汉》收录了很多新词。权威词典对新词汇的收录是否会影响对外汉语高年级教与学的状况也是探讨的问题之一。

1.为了解词典收录的新词汇能否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期待与需求,本研究调查了不同群体对词典收录新词数量的看法。中国学生中73.8%认为只有少量常用词应被收录进词典,总体态度较为折中。对外汉语教师态度与之类似,支持少量常见词的达到76.2%。留学生分歧较大,38.9%认为应尽量收录大部分新词,33.3%无所谓,16.7%认为应收录少量常见的。结合反馈可知,选择“无所谓”的学生中,有人认为可以上网搜索或向身边的老师同学询问得到解决,不必用词典,所以不持有极具偏向性的观点。希望词典尽量收录大部分新词的学生认为,越是权威的词典越应当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词。

留学生对权威词典应收录新词汇数量的看法与对外汉语教师和中国学生的看法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学生认为需要词典尽可能多的收录汉语新词,说明他们意识到新词汇的重要性,更倾向于将新词汇纳入普通词汇的范畴来进行学习。就像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一样,对于母语为英语的人而言,某些俚语不必也不能进入词典,但是如果中国学生不懂,交流时就会产生障碍。当然留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学习汉语新词,但是词典无疑是简便准确且权威性高的方式。因此在高级汉语学习者看来,不管新词、普通词还是基础词,都应该一视同仁。而中国的老师和学生出于对他们自身使用角度的考虑,认为新词并没有必要大规模收录。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留学生认识新词汇的地位,在口语课或实际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多加讲解。

2.在涉及“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倾向于选择第六版《现汉》中收录的新词汇来教学”这个问题时,仅42.9%的教师偏向选择已收录的新词汇。可见在日常教学中将权威词典作为新词语选择标尺的人数并不占明显优势,权威词典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影响并不很大。在为二语学习者提供日常交流参考这方面,权威词典仍有发展空间。而多数教师强烈意识到新词汇教学需要有规范的、权威的词典作为范本,

虽然学界关于第六版《现汉》收录新词汇的标准还存在争议,但正如修订主持人江蓝生(2012:51)所说,“以守正拓新、与时共进为目标,着力在提高词典的科学性、时代性、规范性、实用性上下功夫”。日后期待权威词典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词汇选择的更加有效参考。

四、访谈与质化分析

本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师和高级汉语学习者进行了随机访谈。为方便分析,将受访者编号为A、B、C、D。A:杨老师,教授综合汉语和泛读课;B:李老师,教授高级班的日汉翻译课程。两位均有十年以上教学经历。C:美籍华裔;D:日本留学生,通过HSK5级考试。

A、B表示新词汇教学所占比重较小,多结合具体情境讲解或回答学生提问,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意,排除理解障碍,对其掌握程度无具体要求。在谈到新词语教学的地位时,A答道:“不用过分,但有必要。毕竟平时口语交际中常用,且留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教师普遍意识到新词汇的作用,但如何将其纳入课程设计却仍是难题。现在的汉语教学普遍遵照教材,而教材关于新词汇基本没有涉及。A认为:“教材还是力求向留学生展示最标准的书面汉语吧!”B举出例子:“某些新词如‘忽悠’使用度越来越高,已经稳定,可以加进教材。”

作为二语学习者,C和D对汉语新词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示新词汇贴近生活,经常有意识地使用,频繁接触也使其记忆深刻,而教材上的词繁多枯燥。留学生学汉语多以兴趣为主,通过新旧词的结合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能够事半功倍。新词汇也是加速留学生融入中国学生的催化剂。

本研究以“宅男宅女”和“剩女剩男”为例(“宅女”被收入《现汉》,而“剩女”未被收录)了解被试对词汇色彩作为收录标准的看法。两位老师答案较一致。A认为:“《现汉》对新词语的收录应跟词的色彩无关。比‘剩女’消极的词要多得多了。”B认为:“使用是否广泛才是更加重要的因素,如果‘剩女’一词过段时间用的人少了也就没必要收录了。”两位老师均认为新词的社会影响力以及稳定性才是评判其能否收录的标准,而非词的色彩。D与A、B持相似观点。而C认为“剩女”这样的词的确带有冒犯性,不应收录。

新词汇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留学生对汉语中的新词汇有极大的兴趣,而大部分的汉语教师仍是把新词汇当做补充知识,不要求学生进行练习或熟练掌握。且由于现行教科书上没有相关课程设计,所以新词汇的相关教学较为零散,不成体系。这些都是现存的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五、结 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中国学生、高级汉语学习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对待新词汇的态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目前的新词汇教学在满足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而目前留学生的新词汇掌握情况也不能满足和中国学生交流的实际需求,因此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新词汇不断涌现,新词汇教与学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也将建立体系、逐步丰富。对于不同类别的新词汇,本研究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反映新的概念新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以及某些社会负面现象的新词语有必要提高教学比例。权威词典对新词汇教与学的影响较大,但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应有内容更丰富、编排更具体系、地位相对权威的书籍、词典或网站提供参考。

江蓝生:《守正拓新与时共进——<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述略》,《秘书工作》,2012年第10期。

金妍珍:《论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吕叔湘:《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1984年第1期。

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3期。

汤志祥:《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王海霞:《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探讨》,《教学园地》,2006年第31期。

夏 群、华玉明:《如何对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第3期。

臧志文:《对外汉语报刊课中的新词语教学》,《语文学刊》,2010年第21期。

张幼东:《汉语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新词汇新词词典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新词汇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新词语应用法则初探
漫画词典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The Featur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New English Vocabul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