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之我见

2013-10-09山东省东明县卫生局刘景丽

财经界(学术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公益性会计制度

山东省东明县卫生局 刘景丽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之我见

山东省东明县卫生局 刘景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医院会计制度》中的方针政策,在对会计工作进行指导的同时,也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种形势下,我国新修订了《医院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和先进性。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特点,指出旧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医院会计制度的措施。

医院 会计制度改革 存在问题 措施

一、前言

任何一项制度的变革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也是如此。旧《医院会计制度》是十几年前颁布的,而这十几年来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医院内部管理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旧制度已经日渐不能满足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与提高业绩的需求。在此形势下,2011年我国颁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为医院管理指明了方向,在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打破了旧思维,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了资产的价值,提高了医院会计信息质量,规避了财务风险,对提高医院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旧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医院的许多旧制度、旧体制已经不适应当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需要,暴露出越老越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会计科目设置的不合理

医院会计科目作为会计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改革的重点,然而大部分医院存在会计科目体系不完整,核算内容不全面,有关确认记录标准的不明确的现象。如在“应收账款”下面设“应付票据”,“其他业务收入”下设“投资收益”等,这样会导致信息重复、失真,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评价。另外,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增加,会计科目设置方面还有一定的滞后性,付款方式单一、公益性科目少、缺乏专门处理医疗纠纷、事故的会计方案等,都阻碍了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尤其是当前医院间竞争激烈,医疗纠纷、诉讼案件频发,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虽然设置了“预计负债”科目,但由于医院未明确表明该科目是否标准,也没有处理相关事件的经验和人才,形同虚设。

(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不健全

很多医院使用的核算方法都比较落后、陈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评价、分析体系,这导致会计核算只是简单的合计了数字的正确性,并不能协助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决策,无法发现潜在的问题,就不能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加大了医院财务风险。旧医院的会计制度是参考借鉴了企业的会计制度,两者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企业实行权责发生制,而医院作为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时未反映非现金收入,使得财务信息缺乏透明度,无法有效监控资金的流动。由于医院的市场观念比较淡薄,在进行资产核实时容易与市场脱节,影响效益;医疗事故、药品试剂成本核算的缺失致使会计核算不系统、不全面。

(三)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和水平有限

医院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的主体是人,财务会计人员接受新知识,更新旧观念才能更好地实施新制度。许多医院的财务人员知识和水平有限,对新制度、新观念难以接受,理解能力差,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主动性,致使医院依然延续着旧制度。再加上有些财务人员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薄弱,都阻碍了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新医院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和先进性两大特点。

(一)公益性

在公益性方面,医院强化了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药品收支核算、归集和控制医疗成本、完善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在改革中明确提出,从设计改革方案,建立卫生制度和完善服务体系都要严格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必须体现出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对医院的卫生任务给予专项的补助,为医院能够提供紧急服务、援外、支农等服务提供保障。对于社会上开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科研、教育、医疗保险方面同样能够获得政府的补助,享受同等政策。新医改的公益性还体现在公益性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旧医院会计制度在公益性方面有明显的缺陷,没有相应的公益性科目,无法提供医院公益性会计信息。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单位,与企业目标是不一样的,它把社会效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救死扶伤、自然灾害抢救、公共事故方面承担着职业责任。通过设置公益性会计科目,如公益性支出、公益性补助等,区别日常的业务收支,能充分体现出医院公益性的特点,有重大的意义。

(二)先进性

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会计科目、核算体系、核算基础和成本核算方面。旧制度中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提出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收付实现制为辅的模式;新制度中指出了费用要素的重要性,将过去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会计五要素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要素,使会计核算不仅有收入,还有成本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的会计科目体系,满足医院会计发展的需要,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全面,计量标准更明确,为此,新制度建立了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7类会计科目;基于谨慎性原则,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还要定期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事故频发的现象,专门设置“预计负债”、“赔偿金支出”等会计科目,配备专门人员专项管理,实现专款专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和病人的损失。

四、加强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一)不断完善医院相关会计科目

规范、科学的会计科目是医院进行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医院应该严格遵循新《医院会计制度》,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丰富核算内容,明显各项确认标准,使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准确、可理解。在新医改中提出要推行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以便真实反映医药成本。为了满足新医改的要求,应该积极推进改革,一是取消旧制度中的“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二是消除以药养医的现象,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每个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成本核算我们不要求完全相同,医院应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制定一套适合本单位的成本核算、分析体系。其一,在管理中采用全面预算的方法,将医院的收支纳入统一的系统管理,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实现财务信息的透明、公开化,使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其二,在会计核算方法方面,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医院应该面向市场,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成果,实现成本控制,建立医疗材料生产成本、加工成本,业务成本等成本核算体系。其三,在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方面,按时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以及有关附表,以供管理层和决策者使用,科学分析出现的问题,合理预测市场走向。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强化其责任感

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离不开财务人员的素质和道德责任感,尤其是当前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应该每年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培训活动、相关考试,激励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行业最新财务信息;聘请专家、学者剖析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内涵和方法,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会计人员应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岗位责任感,本着对医院负责、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加强个人道德素质修养,面临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力所能及的完成本职工作,协助其他人员提供信息,把好财务这一关。

[1]王锦福,杨中浩,黄玲萍.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意义的解读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2

[2]孙林.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J].财经界,2013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公益性会计制度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高等学校预算项目与会计科目的匹配研究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