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拓展,为技能人才服务——北京市职工技协金属切削专业委员会座谈会召开

2013-09-29Reporter梁玉LIANGYu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年3期
关键词:技工服务中心北京市

本刊记者/Reporter 梁玉/LIANG Yu

2013年1月23日,北京市职工技协金属切削专业委员会座谈会在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召开。北京市职工技协活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64年成立了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倪志福时任委员会主任。1994年,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更名为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职工技协是工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的组织,覆盖面广,队伍庞大,集合了众多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工人、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这些成员中既有在职的,也有离退休的。

座谈会由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北京市技术交流中心)技术交流活动部部长陈建民主持,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赵建军副主任出席并讲话。同时,还有20余位职工技协金切专业委员会会员,包括多位在职工技协工作中活跃了数十年的技术专家,他们很多人都曾经是国家级的技术能手,为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建军副主任在会上介绍了职工技协近期的工作以及北京市总工会对职工技协的工作要求。他说,市职工技协是为技能人才服务的,这个根本方向不能改变。因此要注重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依托高技能人才去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然后带动整个行业技能人才的发展,提升技工的各方面技能。通过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全方位展示出技能人才的新形象,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上对技能人才的看法,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技协一定要深入了解技工的成长过程,尤其是要对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众多老专家积极发言,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其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了如何充分发挥知名老专家的丰富经验,把优秀的技艺传承下去。有的人建议职工技协搞一次大型调研,看看金切行业有哪些共性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有的人建议设立“智囊团”或“某某专家工作室”,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难题;有的人建议职工技协搭建一个可以供专家与企业随时沟通的平台,提供专门场所。

写到这里,笔者免不了要提一个小插曲。当笔者到达会议集合地——北京职工服务中心后,发现很多老年人也在陆陆续续进入会场,笔者一度以为走错了地方,甚至询问某位老者是不是退休职工在搞活动。然而在确认会场没错、参会人员也没错时,才知道这些平均年龄不低于60岁的人就是北京市职工技协金属切削专业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其中有些会员甚至已近耄耋之年,能称为中青年的会员只有两三个而已。一方面,我在心里深深佩服这些老前辈对行业的深情与无私奉献;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如今职业技能人才的年龄断层现象严重,中青年专家的比例堪忧。正如一个老专家在发言中说的那样,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浮躁,容易沾沾自喜,原本很不错的一个技工一旦干得好就转行。因此,老专家们一方面呼吁优秀的年轻技工能踏实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企业高层乃至国家层面能够重视优秀技工的待遇。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得到了很多,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真心希望“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能够发扬光大,希望机械加工行业的从业者能够沉下心来做事,哪怕耗尽一生。

猜你喜欢

技工服务中心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从技工到英雄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