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疗效观察

2013-09-23陈枝俏黎秋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温胃砂仁木香

陈枝俏,黎秋明

(广西南宁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南宁530001)

笔者采用中药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脾慢性胃炎胃虚寒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07年至2012年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辨证为脾胃虚寒型。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按,纳少,乏力,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并排除两周内使用过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有严重心肺疾患,精神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28.83±6.30)岁,平均病程(5.24±3.72)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7.65±5.38)岁,平均病程(4.89±3.1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mg,阿莫西林胶囊1.0g,克拉霉素片0.5g,每天2次,连续1周。

治疗组加用温胃方穴位贴敷。药用黄芪10g,党参15g,干姜10g,肉桂8g,砂仁10g,木香10g,白芍10g,甘草6g。研成粉末,取适量生姜汁、蜂蜜调成糊状,将药膏平摊在5cm×5cm纱布上,贴于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穴,用胶布固定,6~8h取下,每天1次,疗程2周。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2]。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5%。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小于30%。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Hp根除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Hp根除比较 例(%)

5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脾胃虚寒证型在临床上多见,为素体虚弱,饮食不节,中焦虚寒,气机不畅,脾胃阳虚,胃失温养而致。治当温中止痛,温胃方方中黄芪温中,干姜、肉桂散寒止痛,木香、砂仁醒脾化滞,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温中止痛之效。研究表明,黄芪能抑制胃酸分泌。木香可解除胃肠痉挛,减轻胃肠道的胀气,并可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砂仁可收缩兴奋肠管。甘草具有解痉止痛,抗炎消肿作用。

慢性胃炎发病与Hp感染有关,目前临床所用的西药三联疗法,耐药性正逐年升高。在胃经合穴足三里,脾、胃之背俞穴脾俞、胃俞,胃经募穴中脘用温胃方穴位外敷,可发挥药物疗效和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能增强西药清除Hp作用。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1-174.

猜你喜欢

温胃砂仁木香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冬季吃姜正当时
中医护理联合自拟温胃散外敷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阳春春砂仁年产值超16亿元
阅读木香
怀孕没胃口,可用盐砂仁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木香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