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英语专业教材选用综合评价研究*

2013-09-22孙晓玲

疯狂英语(双语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分析法排序

孙晓玲

(陕西科技大学外传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教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可理解为“教学用的材料”,即所谓“‘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娄新红,2006: 18-191)”;狭义的教材即教学用的课本,本文所指教材即是这个含义。目前,各个高等院校都能够自主选用教材,这既实现了教材选用的针对性,又使得教材使用方有了更多的权利,便于他们从难度、层次等各方面权衡和把握,选择适合自己学科专业的教材。但是,自主选择教材也是存在隐患的,比如教材选用的随意性可能导致教学的不规范性、不连续性,甚至降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选择合适的教材也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调查和论证。当然,关于选用教材,教育部门很早就有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比如2001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提出“编”、“选”并重,要大力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各高校要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教材选用管理制度,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基于教育部等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意见或制度,各个高校也都纷纷建立了各自的教材选用的规定或制度,这些都为教材选用提供了依据和支持,而要建立这些依据、支持,教材选用的评价工作必不可少。

1.本科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仍是在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导下制订实施的。相应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类课程: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选课、选修课,具体课程大约17~20门,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写作、翻译、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论文写作、英美概况、教学法、语言学、词汇学、商务英语、外贸函电、文学赏析等。这种课程设置力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其设置依据包含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客观地说是较为科学的。但很多学者批评这种课程设置“过于死板,培养规格单一,缺乏特色,没有能够赋予学生充足的选课空间”;“既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面的扩展,又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多种应用方向类课程的需求”(尹根德,2008: 93-94)。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批评的声音,一方面是理论见解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培养结果同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没有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反推课程设置有问题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课程体系没有大的变革之前,如何才能提高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素质和能力呢?显然,上好已设置的课程,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而要上好这些课程,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无疑至关重要(方红峰,2003: 19-24)。对于一门课程,要选到好的教材,对教材进行中肯和准确的评价必不可少,为此下一部分将对评价方法展开探讨。

2.教材选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评价方法选择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复杂系统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层次分析法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为这类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但在复杂系统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往往很多,而且因素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纯粹用层次分析法时,需要将评判因素集合按照某种属性分成几类,先对某层各类因素分别进行单排序,然后再对该层所有因素进行总体评判,即总排序,进而最后方案层的总排序。显然,评价指标很多时,不仅方案层的单排序很麻烦,方案层的总排序就更麻烦,因此我们考虑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最底层的指标层总排序后,通过计算各个方案对应的隶属矩阵计算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最终实现各个方案的比选和排序(汪应洛,2009)。

我们不妨将这种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称为模糊层次分析法。显然,这种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体是层次分析法,即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用于层次分析法中计算各方案关于总目标的权重。事实上,如果问题太过复杂,划分的层次太多,指标太多,我们甚至可以对多个层的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实现该层的总排序。当然,这种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也有缺陷,比如当系统方案很多时,或者系统评价指标不多时,便有可能导致该方法复杂度上升,此时使用该方法需慎重。总体来说,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则是一种运用模糊数学分析原理和系统评价层次结构的兼具“模糊性”和“层次结构”的系统评价方法。

2.2 指标体系设计

为了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王庆文、戴革萍,2007: 15-18;吕晔,2006;甘火花,2006),并结合教材相关主体进行全面调查,包括:(1)学生,全部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中以大三的学生为主;(2)教师,主要是英语专业的授课老师及大学英语部的老师。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简洁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三个准则:教材定位、教材内容和配套资源,各个准则下对应具体的评价指标,具体参见表格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教材选用的综合评价

3.1 递阶层次结构设计

对应于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建立一般的英语专业教材选用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

图1 英语专业教材选用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

3.2 综合评价研究

(1)判断矩阵的构造

有了前面的方法研究和设计的递阶层次结构,本文以英语专业课程《词汇学》为例,对于该课程的教材选用情况进行评价,陕西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的该门课程选用某著名学者编著的新版的《现代英语词汇学》。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的判断矩阵有4个,限于篇幅这里仅给出判断矩阵的通用形式(判断矩阵的元素数值通过调查确定)。

表2 判断矩阵A

(2)评价指标的层次排序

有了判断矩阵,我们就可以计算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正交特征向量,即单一准则下各要素的相对权重。为计算方便,这里采用近似算法中的方根法。计算得到指标层的总排序结果为:C1,C3,C2,C6,C7,C11,C13,C8,C9,C10,C5,C12,C4。详细计算结果见表3。

这里的结果经过了一致性检验:C.R=<0.1,所以认为判断矩阵没有逻辑错误,结果可靠。

(3)隶属度矩阵的构造

首先建立由评价结果组成的评价集,它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这里评价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每一个等级可对应一个模糊子集。构造了等级模糊子集后,要逐个对被评事物从每个评价指标上进行量化评价,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被评事物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向量,进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隶属度矩阵)。通常,隶属度矩阵的表示形式如公式(1)所示。其中,Ri称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向量。

这里采用教师、学生评价的办法,选取了相关教师11名、学生55名,分别就C1到C13的13个指标进行四个等级的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进一步地,认为教师的评价结果的权重是学生的2倍。最终得到隶属度矩阵,见表4。

表4 隶属度矩阵表

(4)计算综合评价值

标定评定等级vj对应评定值sj,则利用总分法计算综合评定值为:

表3 评价调查结果

3.3 评价结果分析

从总体上看,根据指标的权重及调查情况来看,“教材定位”对评价结果影响比最大,它是教材选用的基础;“教材内容”次之,是明确定位后的主要评价内容;“配套资源”居末,但仍是教材进入“优秀”范畴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其中的“习题答案”指标更是位居所有指标正中间,表明了它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具体计算时,我们将“教材定位”中几个指标的隶属度向量略作调整后,综合评定值的变化就较明显。

具体地,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向量也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的优势和劣势。比如,本文所评价教材《现代英语词汇学》共分十二章、四大部分,分别探讨英语词汇的来源、词的形态、词的构成方式、词的语义理据,词的语义特征、词的语义变化和词的语义分类,词汇在句子层次上的应用和理解,并把词汇放在语篇层次上作超顺段的分析和研究,这种编排顺序较为合理,这可以从评价时C5的隶属度向量看出来。同时,该教材所引的例证以现代英语语言材料为主要依据,为求反映现代英语词汇使用的特点,其中部分摘自有关现代英语词汇研究的原著,部分选自现代英美辞书,而大部分取材于现代英美报刊和文学作品,这说明其选题也是非常新颖、全面的,C7的隶属度向量同样反映了这一点。相反地,C4、C9的隶属度向量则表明该教材在灵活度和启发性方面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

4.结论

为了响应和支持高校自主选用教材,国内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评价教材的方法或途径,参考这些研究成果,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并在评价体系中充分考虑英语专业的特点,建立了具有明确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英语专业为例,对本科英语专业教材选用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典型课程的教材选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当然,评价结果的准确与否不仅在于评价方法的设计,关键还依赖于调查部分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被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如果指标体系设计不全面或调查对象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必将引起评价结果的较大偏差。

方红峰.论教材选用视野中的教科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7):19-24.

甘火花.人教版初中新旧教科书编制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娄新红.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材观的建立及其意义[J].教育探索,2006(11):18-19.

吕晔.两套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比较与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王庆文、戴革萍.研究型大学外语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5-18.

汪应洛.系统工程(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尹根德.从教学评估的反馈意见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调整[J].中国大学教学,2008(7):93-94.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分析法排序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排序不等式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