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美日之后我国成第三个独立掌握温差能发电技术国家

2013-09-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伟民氨气表层

近日,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伟民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5千瓦温差能发电装置研究及试验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对海洋能量的利用更进了一步。

所谓海洋温差发电是利用海洋中受太阳能加热的温度较高的表层海水与较冷的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进行发电。刘伟民指出,在低纬度的海域,比如我国的南海和东海的一部分海域,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可以高达25摄氏度以上,而海面以下500米的海水温度却只有4摄氏度~5摄氏度,二者存在2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

海洋温差发电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据刘伟民介绍,海洋温差发电就是利用温水泵把表层温度较高的海水抽上送往蒸发器,液氨吸收了表层温海水的能量,沸腾并变为氨气,氨气经过汽轮机(氨透平)的叶片通道,膨胀做功,推动汽轮机旋转。随后,氨气进入冷凝器,深层的冷海水重新将其冷凝为液态氨,再由氨泵将其送入蒸发器,而经历热交换后温度较高的海水会再次被抽回海洋,如此,在闭合回路中反复进行蒸发、膨胀、冷凝。

在验收会议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委会秘书长、评审专家组组长王传!对刘伟民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中国海洋温差发电的里程碑”。专家们也对该项目的6点创新之处大加称赞,认为它一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实用温差能发电装置。作为千瓦级试验用温差发电装置,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内的空白。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研制出了海水温差下的海水淡化装置。三是研制了运行平稳、噪音低、效率高的新型氨透平。四是研制成功了多能互补温差能电站。五是从理论上建立了新的高效热力循环方式。六是开拓了国际合作,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日本佐贺大学成功建立了联系,并计划开展合作。

除了能提供电能外,该系统还有很多附带的好处。刘伟民举例说,海洋温差能是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完电后的表层海水蒸发,再用海洋温差能系统运行排掉的七八摄氏度的冷海水冷凝,就可以制取淡水。而海洋温差能系统运行排掉的冷海水还可以用于海岛驻军和居民空调系统的冷源以及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水产品养殖等。拿空调制冷来说,如果将15千瓦温差能系统自运行排掉的冷海水提供给南海岛屿建筑的空调制冷设备,空调使用建筑面积可达1万多平方米。按全年运行计算,一共可节省22万千瓦时电力。

猜你喜欢

伟民氨气表层
那一片红
轻轻的走近你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渔船密闭舱室内氨气泄漏数值模拟
在艺术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