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载星火传承 廿四年“银”光灿烂:记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银催化剂研发团队

2013-09-18徐剑军

中国石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选择性载体催化剂

□ 文/图 徐剑军

“做银催化剂研究工作,不踏踏实实埋头工作十年以上是出不了成绩的。” 银催化剂开发团队负责人张志祥教授经常这样告诫年轻技术人员。

“十年磨一剑”。当年读这首诗时总觉得这不过是诗人夸张的手法罢了,而今天,在北化院燕山分院就有这样一支研发团队,40年坚持从事乙烯环氧化用银催化剂的开发研究工作,那就是被评为中国石化创新团队的银催化剂研究和应用团队。

他们所研发的银催化剂先后46次工业应用,一度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创造经济效益逾20亿元,节约外汇上亿美元。他们的研发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中国专利发明金奖两次、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七次、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和北京市科研成果奖各一次。这支优秀的队伍中还诞生了一位全国劳模和一位北京市劳模。

坚持成就梦想

“要勤奋工作才能加快银催化剂的研究步伐。”国产银催化剂奠基者金积铨教授如是说。然而,对这个团队来说,取得成功的基础不只是勤奋,还有坚持和不断的创新。

自1973年立项研究生产环氧乙烷/乙二醇用银催化剂开始,到1980年研制出YS-1型银催化剂,到1989年YS-4型高活性银催化剂在燕山石化化工一厂的成功工业应用,到YS-8520中等选择性银催化剂在天津成功应用,再到YS-8810高选择性银催化剂在上海成功工业化,他们走过了一条从“一穷二白”到“硕果累累”的漫漫征途。

说起YS银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历程,老职工记忆犹新。那时候催化剂评价、生产装置全靠手动操作。在没有试验设备的条件下,购买钢管自己动手搭建微反和单管评价装置,解决催化剂的评价问题;在缺少在线分析仪器的情况下,用针管取样进行离线色谱分析,每天往返于取样管线和分析实验室20多次;在没有先进载体造粒设备的条件下,动员分院全体职工用双手一颗一颗地掰粒,每吨催化剂要掰成270万至290万颗,乙二醇生产装置最少也要装填20吨催化剂,依靠群众力量解决了工业用银催化剂的生产问题。没有牢骚,没有抱怨,所有人的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在我们的手上开发出银催化剂,打破银催化剂全靠进口的被动局面,让中国的企业用上自己生产的银催化剂!

就这样,YS系列银催化剂在大江南北开花结果,以优异的性能适应了国内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扩能30%~50%的增效要求,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银催化剂市场。

团结带来突破

跨入新世纪,当银催化剂研究和应用团队还沉浸在高活性银催化剂即将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那份喜悦的时候,银催化剂正悄然换代。

壳牌公司开发出了选择性更加优异的银催化剂,中等选择性和高选择性银催化剂逐渐走上舞台。国内新建的EO/EG装置相继采用进口催化剂,国产银催化剂的市场日渐萎缩。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新一代银催化剂研发团队负责人张志祥教授带领李金兵、陈建设等一批青年骨干,积极吸取上一代银催化剂研发和推广的成功经验,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技术合作领域,定期开展技术研讨,从载体和催化剂配方、制备工艺、应用技术以及技术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攻关,终于开发出了性能与国外银催化剂相当的中等选择性和高选择性银催化剂。

□ 老中青三代银催化剂研究领头人。左起陈建设、张志祥、金积铨、李金兵。

采用了新配方的载体具有载体孔结构和比表面方面优势,然而在成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型催化剂具有选择性高的优势,但在驯化和保持稳定性方面也存在新问题。为此,催化剂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评价人员、技术服务人员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出主意、想办法、定方案、做实验,终于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一个个难题相继被攻克,改造生产设备生产出新型载体,新方案使催化剂活性高的特点成为优势,优化的工艺调整方案保证催化剂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专利和专有技术。新型载体及其生产的中等和高选择性银催化剂实现工业应用,为中国石化增收节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博学创新发展

“做银催化剂研究工作,不踏踏实实埋头工作十年以上是出不了成绩的。” 银催化剂开发团队负责人张志祥教授在研究室周技术交流会告诫年轻技术人员。

面对壳牌等强大的竞争对手,分院银催化剂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狠抓业务学习,夯实科研工作基本功,提升创新工作水平。每年学习一本技术书成为这个单位每名技术人员的最低要求,有的每年学习4~5本专业书,每年的学习笔记就是厚厚的一本。

多年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等自我提升途径,这支队伍的人才结构和学历结构正发生着根本的变化,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职工都接近一半,成为一支高层次的研发队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提高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创新工作能力,在载体和催化剂制备、分析表征、性能评价、技术服务、文献调研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涌现出十多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新研制成功的YS-8810银催化剂汇集了全研究室各岗位职工的智慧,已在上海石化成功应用21个月,在国内26套同类装置中乙烯单耗名列前茅。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中国石化的节能降耗、提升效益做出了新的贡献。

40载春夏交替,银催化剂从YS-1走到了今天的YS-8810,选择性从72%提升到今天的89%,无数的银催化剂人为此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但他们创造的国产银催化剂技术,成功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这一领域的垄断,彰显出国人的智慧和坚韧!

猜你喜欢

选择性载体催化剂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选择性听力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