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白造巨——韩国雕塑家李再孝的新媒材雕塑

2013-09-17曾岳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byZengYue

雕塑 2013年4期
关键词:媒材钉子肌理

■ 曾岳(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by Zeng Yue

飞白造巨
——韩国雕塑家李再孝的新媒材雕塑

■ 曾岳(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by Zeng Yue

Malapropism Creates Great Effects—on New Medium Sculpture of Korean Sculptor Lee TsaiHsiao

As one of techniques of Calligraphy, Malapropism can enhance accidental sense of form and unique expressive effect. Korean Sculptor Lee TsaiHsiao uses this way to create a new form, nail and wood sculpture,which is total different as before way to use nail and wood. The visual words in those special works are really splendi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resses his admiration and feeling to the sculptor for his simple and native attitude to art and his brave creative passion.

飞白

在网络语飞白盛行时代,言语临时性、输入口语化、讹读讹写临时发挥,能达到机智生趣的个性化表现效果。其中,中西混搭、急中生智地生造出如“3Q”“E”“斑竹”“稀饭”“弓虽”“油墨”……等引用借代、简便形象的新词汇。作为语言修辞,飞白1是一种将错就错的有趣的辞格,飞白“错”词,更令句子获得错综复杂的时代岐境。

而飞白作为一种书法意味——毛笔连写带踆,苍劲豪气,笔墨飞白, 墨飞白出,疾走苍茫,能增强偶发的形式感和独特的表现力,虚实相济,引人入胜。与绘画中“林间空地”式的“留白”经营不同,注重以涩感极强的力度生成一种黑白肌理的美感。

同样是对语言的“误用”,对于李再孝的钉木雕塑,钉子成为构成他的作品视觉形态的最小元素。雕塑作品由日常生活俯首可拾的小五金材料做就,十分纤巧灵动。日常钉子钉木,半头折弯的就是坏钉。由于折弯改变了钉子钉成后圆头的点状构成,折弯于是带来更为生动的金属短线条和构成方向的全新面貌、决然不同的形式符号。在雕塑上的“误用”却实现了钉子由建材到媒材的嬗变。在东方古语中的“错”却演变成一种方式、一套工艺、一款形制。在这里,将错就错,而铸成大“错”,一种极其陌生的媒材被表现出来、创造出来了。碳化的木基层外,生成绝地逢生的金属肌理外壳,深邃的黑底、铮铮的银壳,令人叹为观止。

作品件件精彩,钉子颗颗却都是错误的钉入。不为连接铆固的功用,只为惊异的呈现。如同语言修辞的飞白,知错而为,将错就错。以飞白的方式,敲打出全新的视觉符号,造就震撼的个人视觉词汇,将独特的点、线逻辑,别开生面地遣词造句。凸显灵动机智,随意潇洒。“白”了字符,却飞溅出惊心巨作。按传统木工工艺,钉多烂木,但在这里却成了匠心别具。

雕塑新媒材的发现有现成或偶得,而李再孝一定是训练有素的发现与沉着的推演。以其持续不间断、兴致浓厚的材料把玩:下脚料、旧成品,信手拈来。我们看到李再孝大量的媒材转换实验,换来灵巧异动,直到第一颗钢钉折弯成线。

造句

李再孝的雕塑,金、木媒材相合,又以火促成,恰巧顺应五行相生:木旺得金,方成栋梁;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他的钉木雕塑的说服力依托于对抽象基本形态的坚实构筑,雕塑飞白的落脚处——随处可见其对视觉原理的严格遵从与构成规律的灵活运用。始于天马行空的挥洒,又落定几何方圆的构筑。其实验痕迹一一罗列在他奇异的雕塑空间中。运用或拆解现成品、废品利用,或维持原物品性状,或随类赋形。化腐朽为神奇,执迷而大悟。大量而多样的媒材集合构成作品,简单的形质阵列以秩序与变化聚集成巨大能量,却来自一堆折弯之钢钉。借助娴熟的媒材密集阵列成形的技巧,将飞白铺成震撼句式。

总体上看,李再孝的雕塑在构成方式上,不离点、线、面基本形构筑,或将基本形分散成点、线、面两个大方向。形态的解散或聚合往复,都能产生视觉张力,其排列方式上体现了他对组形、分离、接触、复叠、透叠、结合、差叠、重合等规律的充分运用。他驾驭了基本的形态归纳、自由的肌理组织。主导形体、肌理渐变在形状、方向、位置、大小的渐变,以渐变构成错视,驱使动感等特殊的视觉效果。他选择圆、方、螺旋、环形、放射状,以及对称排列等外扩或内收的形式,注重形式趋于基本形态所呈现的方向性引导,形式极简而张力充分。以钉子的“错”用,形成肌理方面的独特面貌,凸显了李再孝所使用的这种媒材,在视觉上形成的震撼张力,即便运用十分常规的构成法则,仍然获得极佳的视觉效果。

造巨

每届韩国首尔国际雕塑博览会,都尽显琳琅纷繁的雕塑风格样式。在对媒材的使用上,无不剑走偏锋,用材独到,件件工艺水平上达极致。由材料的同质异构到材料的异质同构的各种形式创新,以及彰显媒材语汇地域特征的创建,尽显韩国的前沿雕塑艺术蔚为壮观的创作发展态势。这群艺术家在独立的思考、专注的琢磨、执着的推敲、又异彩纷呈的齐聚,而最终显现出像李再孝、崔台勋等代表韩国雕塑的前沿语境之人物。他们无不是亲力亲为,在当代雕塑媒材语汇创建上,以真知灼见构筑了不可磨灭的呈现。

非亲眼目睹,是无法体会到韩国的雕塑家十年如一日的精细琢磨,如何成就一个人笃信而专注的雕塑媒材修行之路途。

在李再孝的雕塑空间里,脚下手边,能拿到的材料、就手的现成品……几乎雕塑就是什么材料都可以拿捏的空间拼图游戏。

雕塑话语,“飞”的是错钉的“白”,同时又遵循汇聚成基本形的排列原则,以密集的组织方式,如点、线密集,再加上聚集与疏离,累积动势,组织成张力独特的视觉语言。钉头粼粼,飞白成形。靠短线的排列与组合,在无序中创立空间图形;以钉子这种材质,构建寰宇恢宏之势。

言语飞白,俏皮打趣。而丁丁点点的聚集,可巧成文章。

以孩童一般的天真、好奇与无畏,造就无所不能、一往无前的创作激情与能动。这也是钉木飞白成句的心智放松与全神贯注的创作之态。处处灵巧机智,又处处粗疏精妙。那些练手的媒材小稿,以飞白遣词,总在另辟奇径。不仅于灵感激荡卓有收效,而且以小见大,继而促成数量惊人的作品成果。娓娓造句、钉木成形、聚沙成塔,成就巨擘的逐步演绎,终会蜕变而成韩国的雕塑巨匠。

注释

1 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如实地记录或仿效的修辞格。“飞”有“凭空或任意运用”的意思,“白”有“错字”的意思。其作用是不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使语句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更为显著突出,而且往往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引自百度释义)

猜你喜欢

媒材钉子肌理
当钉子邂逅毛线
少了颗钉子
钉子
赋材料以生命一一自然媒材单元课程教学探索
残葵余姿——基于媒材拓展的儿童线性写生实验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混凝土媒材在城市雕塑中的潜在特性
例谈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作业媒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