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苍蝇”必须“稳、准、狠”——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的思考

2013-09-14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支部建设 2013年21期
关键词:苍蝇拍腐败问题苍蝇

■ 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张 剑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的坚定决心和工作方略。对于基层来讲,打得更多的是“苍蝇”。从查办案件的切身感受来说,有的“苍蝇”还不满足于做“苍蝇”,它还有做“老虎”的“梦想”。其实,一切“老虎”起初都是“苍蝇”,没有小贪,哪来大贪?因此,要使“苍蝇”不能危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并重,坚持当前与长远并重,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具体来说,打“苍蝇”必须做到“稳、准、狠”。

“稳”就是手拿拍子不要抖,不能使“苍蝇”有了生存土壤。要稳稳地编织一个无坚不摧的“苍蝇拍”,让“苍蝇”看到就害怕,使“苍蝇”无隙可乘。这个“苍蝇拍”是什么呢?就是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年—2017年工作规划》,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个“苍蝇拍”怎样编织呢?一是抓教育,构筑“以教倡廉、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要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和党纪教育,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要把治理“庸、懒、散”等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要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外部影响与自我教育,切实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建立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抓监督,建立“以监促廉、不敢腐败”的运行机制。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权力分解、以职定权、以责定廉、述职述廉、考核测评等形式,对权力运行实行有效监督;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投诉专线、电子邮箱、投诉网站等民情反馈网络,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维护群众利益。三是抓公开,打造“以公为廉、不能腐败”的阳光平台。要以“基层党务公开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和“阳光农廉网”为抓手,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抓公开,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环节抓公开,围绕人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抓公开,用公开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四是抓制度,强化“以制管廉、不易腐败”的制衡效应。要增强制度的周密性,使各项规定无懈可击,真正发挥制度的规范制衡作用;要增强制度的操作性,在简便、易行、管用、有效上多做文章,千方百计突破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点;要增强制度的执行性,进一步加强对制度的评估和修订,明确监督制度执行的主体和途径,不搞下不为例。

“准”就是要把目标看准了,不能使“苍蝇”有了藏身之地。我们的法规和制度不可谓不全、不可谓不细,但却还有那么多的“苍蝇”在四处飞舞,就是因为我们在打“苍蝇”时不够准,使部分“苍蝇”有了藏身之地。比如,在征地拆迁、民政救济、优抚低保、危房改造、粮食直补等各项强农惠民资金的使用上,出现的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又如,在招生考试、证照申领、子女上学、医保报销、食品安全、工资晋升等具体事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徇私舞弊、吃拿卡要、变相收费、截留挪用、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等行为。如果任由这些“苍蝇”四处乱飞,就会滞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也给各级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打苍蝇”必须明确“苍蝇”飞去的方向,必须锁定“苍蝇”攻击的目标。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准确无误地打“苍蝇”,才能有效地治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就应该时时处处体现对群众各项权益的尊重和维护,绝不可有丝毫“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粗疏和缺漏。当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10个方面的腐败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办违纪案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下去,让老百姓更直接地感受到反腐败的力度和成效。

“狠”就是要使劲地打下去,不能使“苍蝇”有了逃生机会。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基层干部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败坏整个社会风气,最终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所以,打“苍蝇”决不能心慈手软,决不能使“苍蝇”绝处逢生,不然就会出现“放虎归山,必有后患”的危险。当前,在一些地方,为什么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惩治力度不够狠。打“苍蝇”在做到“稳”和“准”的基础上,还必须在“狠”字上下工夫,练好打“苍蝇”的“组合拳”,实现打“苍蝇”的“全覆盖”。怎样才能做到“狠”呢?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先管自己再管人。首先,加强“一把手”的示范带头作用。“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作风的转变,风气的革新,“一把手”至关重要。如果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不给力,把规定当成“手电筒”,只照别人;把要求变成“口头禅”,光说不练,又如何让其他人心服口服?只有“一把手”带了好头,“打苍蝇”才有劲头,树新风才有干头。其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手拿“苍蝇拍”,打“苍蝇”必须做到打稳、打准、打狠,既要斩断“苍蝇”的“利益链”,打掉“苍蝇”的“保护伞”,又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做到清正廉洁,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最后,争取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动员和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形成“苍蝇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事实证明,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好的地方,反腐败的成效就很明显,预防腐败的效果就很好。因此,只有做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形成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合力,“苍蝇”才不敢轻举妄动。

猜你喜欢

苍蝇拍腐败问题苍蝇
如此感伤
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家有趣事
让反腐“苍蝇拍”在基层重重拍响
苍蝇搓脚是怎么回事
苍蝇为什么喜欢搓腿
打自己脸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