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面临的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2013-09-13陈利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4期
关键词:诚信企业学生

李 平 陈利平

一、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提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为人处世要遵行的基本原则,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更为重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企业诚信建设已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们在学生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工作中,经常发现企业不讲诚信,违背道德良知和社会规则,甚至违法的行为,给学生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时间损失、精力损失,甚至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伤害,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大大削减了学校长期的正面教育效果,并与之产生剧烈的冲突,严重破坏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吻合度。

诚信缺失必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企业诚信缺失,破坏了市场规则和经济秩序,践踏了法制、诚信,违背了道德准则,丧失了公平正义。已经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企业诚信缺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敬业、诚信、友善,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加强社会诚信和全民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作为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企业诚信问题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企业诚信缺失行为展现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反映出企业诚信缺失也主要集中在此类企业。通过对近几年学生在实习、实践、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关联到社会反映问题分析,企业诚信缺失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经营诚信问题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牟取暴利造假、制假、以次充好、价格欺诈、合同欺诈、虚假承诺、有约不遵、拖欠赖账等等。

(二)企业管理诚信问题

企业在与学生签订工作协议或劳动合同时,利用学生涉世不深,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法律意识不强,又处于就业弱势地位,故意设置陷阱、隐瞒、欺骗或霸王条款,甚至违反国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工作过程中,为了降低劳动成本,降低工作保障条件,随意增加工作任务、拖欠、扣押工作报酬、扣押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等现象较为普遍。

三、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诚信意识淡薄

一些企业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缺乏诚信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经营者以种种借口减轻、逃避法定义务,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义务性规定难以落实。

(二)企业价值观念存在问题

资本的本性在于追逐利润,企业经营也必须赢利,但追逐利润必须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一些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存在问题,单纯追逐利润和财富积累,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践踏和抛弃诚信。

(三)诚信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

目前,我国的个人和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社会监督乏力。绝大多数时候,仍然是以舆论和媒体监督为主要渠道,还没有对企业和经营者形成广泛而深入的社会监督机制。

(四)执行难,成本高,处罚不力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行政监管缺乏深度或缺位,政府职能部门执法不严,对诚信缺失,严重侵权的行为惩治力度不够等诸多现象。个人维权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太高,特别对刚踏入社会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更是无能为力。

四、应对企业诚信缺失行为的办法和途径

(一)加强诚信教育,提升社会整体诚信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加强全民诚信教育,共铸诚信社会。全社会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企业要强化诚信意识,加强自律,提高社会责任和道德血液;学校要教育和要求学生必须坚守诚信道德原则,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二)加紧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

诚信作为道德原则,除了靠思想提升和舆论监督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体系。只有把企业、企业经营者和学生的诚信纳入监管,才具有社会追踪和公信力,才能有效防范诚信缺失。

(三)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如果没有法治、没有信用,那市场经济本身就无法运作。必须建立保障和维护诚信体系的法律和制度,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和使用制度,并将它纳入法制保障体系中,增强个人和企业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

(四)加强诚信监管和违反惩治,增大诚信缺失的成本

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社会舆论共同参与的诚信监督、惩治体系。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加大对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诚信缺失行为企业和个人惩处力度,增大违反诚信行为的成本,使之不敢缺失诚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信息传播作用,积极营造诚信社会舆论氛围。

(五)树立诚信示范榜样,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诚信是社会的良心,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作为政府、媒体、企业和学校要更多地树立和宣传诚信示范榜样,向社会传递诚信正能量,共同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六)提高防范能力,加强自我保护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要积极学习和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工作中提高防范能力,加强自我保护,依法理性维权。

参考资料: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11.

[2]邓华,朱文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法律问题之检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4).

[3]李蔚娅等.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建立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4).

猜你喜欢

诚信企业学生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赶不走的学生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