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文化的意蕴与语境

2013-09-12张健

上海制造 2013年3期
关键词:校训意蕴载体

日本堺屋太一说: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在更本质的层面,“文化比经济更重要”。文化不只是点缀气氛,而是深入人的骨髓、流淌在人的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田园文化造成人的恬静,迪厅文化造成人的放肆张扬,牛仔文化造就美国的崇尚力量,“和合”文化造就中国人的温良谦和。

为了發挥文化这种“文以教化”的功能,现在人们经常谈论城市文化建设问题。但是,往往把城市文化仅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概括,而且总用标语口号式的语言表达。这就提出个问题:城市文化究竟怎样开發?我以为,很重要的是要研究“文”之意蕴、“化”之语境,当在这两个方面下一番工夫。

一个城市文化的“文”之意蕴,除了在同中外城市文化的比较中汲取其合理精华外,更主要的挖掘、配置其特殊的个性文化资源。在我看来,这个个性文化资源应系统地着眼于三个维度的思考:一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方文化培育一方人”。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域人的身份证,也是这个地域人生生不息的遗传密码。钱穆在《国史大纲》指出,对待历史与文化应存“温情与敬意”。一个城市文化的开發,必须用历史的解剖刀、辩证法的认识工具,总结出这个城市圣贤名仕、豪杰名流、传说典故、古迹胜景之中的文化瑰宝。描像出慰藉人的心灵,塑造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行,提升人的精神的文化元素,绘制这个城市人绵延發展的“文化基因图”。二是开發现代文化资源。“继承不泥古”。后人继承前人,但不是完全复制前人。如果认为城市文化的發掘,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开發,是有片面性的。一个城市文化名片的策划,必须展示这个城市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打造恢弘事业中创新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包括现代城市人以文字为载体的理念文化、以组织制度为载体的行为文化、以产业和产品为载体的商业文化、以建筑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文化、以环境为载体的自然景观文化等。要认真提炼这方面除旧布新、雄图大展的文化因素。三是着眼未来价值追求的文化资源。《论语》中有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每个城市的世代人都有孜孜以求的价值追求,不懈地接力奋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皆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创造了具有不同历史意义的历史业绩,它生动地折射了这个城市人特有的文化驱动力。这是城市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元素。

再谈城市文化之“化”的语境。文化之表达要靠语言(文字也是语言,是不会發声的语言),语言是“文以教化”的工具。挖掘“文”之意蕴,概括出来的语言,应当达到雅俗共赏、公众认同、寓意深邃的境界,切忌“八股式”、口号式、干瘪的语言表达。这里,借鉴不同城市文化乃至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表述提出城市文化语境的思路。譬如,用城市“画像”式的语言表述,听到这样的语言,使人有如临其境的亲切之感。杭州的城市文化概括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大连的城市文化概括为“创造、创业、创世”,重庆的形象文化概括为“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福州的旅游文化概括为“福山福水福州游”。我们应从这些语境中受到启迪。再如,用深厚人文底蕴式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可以感悟一个城市高深的文化积淀。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是对《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借鉴。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都浓缩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如,用哲理式的语言表达。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不少企业文化提出“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上帝的要求”,“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都是这种语言的反映,它给人大智大慧的开發将是深远的。还有,用老百姓口语式的语言表达。巴金曾给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的校训是“嚼得草根,做得大事”,一些企业支化提出的“留意多一点,问题少一点”、“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做好了,才算做了”,都通俗易懂,很好地引领人的行为。一个城市文化语言的表述可以择其一种方式,也可以几种方式兼而有之,倘若是后者,将是最高层次的语境了。

城市文化的意蕴与语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只有把二者都研究好了,表达透彻了,才能滇正發挥文化引擎的巨大作用,拥抱辉煌的明天。

(张健 作者系山西运城市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校训意蕴载体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名师读意林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