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出土的汉代金银器

2013-09-11尹钊刘宝张继超

收藏 2013年8期
关键词:金银器狮子山楚王

尹钊 刘宝 张继超

中国金银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每一时期的金银器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徐州出土的汉代金银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金银器的发展轨迹。这些金银制品,除继续用包、镶、鎏、错等方法用于装饰外,还将金银制成金箔或泥屑,用于漆器和丝织物上,以增强富丽感。重要的是,汉代金细工艺本身逐渐发展成熟,最终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刘注”龟钮银印(图1)

1982年徐州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出土。通高1.7厘米,钮高1厘米,印面边长2.1厘米,重39克。印台方形,龟钮。龟昂首,四足挺立,背甲和腹甲刻有纹饰,龟首及龟爪表现生动,眼睛和鼻子雕刻精致,腹下镂空。印面阴刻小篆体“刘注”二字,字体浑厚古朴,疏密有度。该印为刘注私印。刘注为西汉楚国第六代王,第五代楚安王刘道之子,谥号襄王。《汉书·楚元王传》载:“汉已平吴楚,景帝乃立宗正平陆侯礼为楚王,奉元王后,是为文王。四年薨,子安王道嗣。二十二年薨,子襄王注嗣。十四年薨,子节王纯嗣。”夏燮《校汉书八表》确定刘注于汉武帝元朔元年至元狩六年(公元前128~前117年)为楚王,共在位12年时间。刘注印的出土对于确定其墓进而研究西汉诸侯王墓的形制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宛朐侯執”龟钮金印(图2)

1994年徐州簸箕山宛朐侯墓出土。通高2.1厘米,钮高1.45厘米,印面边长2.3厘米,重l27克。金印出土于死者腰部略偏上。印为龟钮,先铸造成型后,经雕刻加工而成。龟首较小,稍外伸上昂。背部拱起,背上刻饰有由外向内相套含的六边形、五边形、四边形以象征龟甲。四足挺立,爪形分明。印台为方形,四边略有外弧。龟钮与印台间有一圆形横穿孔。印文为白文篆体“宛朐侯執”4字,笔势匀称,结体端正。据史书记载,刘執为楚元王刘交第六子,高祖刘邦之侄,楚王刘戊的叔父。景帝时刘執被封为宛朐侯。宛朐为古县名,也称冤句,故城在今山东菏泽西南,景帝时属济阴郡。公元前154年刘執参与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叛后,宛朐国除。这枚金印所刻“宛朐侯執”含爵位和人名,从目前出土的汉代玺印看,这种爵名和名字同刻于一印的甚为少见。

金饼(图3)

1990年徐州簸箕山1号汉墓出土。直径6.2~6.5厘米、厚0.6~0.7厘米,重247.5克,金饼为不规则圆饼状,正面凸起不平,背面凹下有冰裂纹,上方有竖行隶书“巨吉上口”四字和阴文戳记“U”,边缘处钤有小方形印戳,字文不清。汉代黄金铸币有两种:一种史称“马蹄金”“麟趾金”,始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另一种就是这种扁圆饼状的,俗称金饼。西汉金饼一般不作流通使用,只是作为贮藏、赏赐、馈赠、进贡、赎罪等用途。已出土的金饼的尺寸和重量均不一致,大者直径多为5~6.6厘米,小者直径约3厘米,这对于研究汉代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央王朝与各诸侯王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银鋗(图4)

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高19.5厘米,直径45.7厘米。平折沿,短直颈,两侧各有一环形耳,鼓腹,平底。腹上阴刻“宦眷尚沐浴沐鋗容一石一斗八升重二十一斤十两十朱第一御”。出土于西面第二侧室。《说文》记载:“鋗,小盆也,广孕曰铜铫。”“铫,温器也。”由此可知鋗是盥洗、沐浴时的温水器具。

银鉴(图5)

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高11.4厘米,口径74.7厘米。出土于西面第二侧室。折沿,口沿下有两环,短颈,平底,素面。腹下部有一周折线,左旋卧刻阴文篆书“宦眷尚浴银沐鉴容二石一斗五升重十八斤十两第一御”,表明其是沐浴用具。

金缕玉衣(图6)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衣出土时已严重散乱,曾被盗墓者从棺室中拖至塞石上,抽走金丝,玉衣片散布于内墓道塞石上和盗洞内塞石之间的夹缝中,不少玉片在抽金丝时被损坏。出土的4000余片玉衣片,玉质温润,呈半透明状。2001年3月徐州博物馆对玉衣进行修复,长17厘米,肩宽48厘米,玉片总数为4248片,穿缀玉片用的金丝长约280米,重l576克。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尸用具,用金属丝或丝线将玉片连缀而成,也是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汉代玉衣依身份地位的高低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等,表现出了较明显的等级差别。

鱼龙形金带钩(图7)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长3.5厘米。带钩为鱼龙形,屈体盘卧在圆钮之上,富于动感。口内吐一长舌,向后弯曲成钩。体上镶嵌一颗绿松石,创意新颖,精致异常。古人束衣用带,带钩便是用于扣接束腰革带的钩。带钩是古代贵族、官僚以及文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具。装饰华丽、式样奇特、独具匠心的带钩也是古人相互炫耀,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装饰品。

鹅首形金带钩(图8)

1986年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长3.l厘米。北洞山楚王墓共出土2件鹅首形金带钩。鹅昂首挺胸,屈颈成钩,钩体上饰变形羽纹。鹅头上镶嵌物虽已脱落,仍神态逼真。

金带扣(图9)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每块带板长13.3厘米、宽6厘米,扣舌长3.3厘米。狮子山楚王墓外墓道西侧室第一耳室中出土了两条形式相同的金扣嵌贝腰带,腰带出土于武器堆中,重叠放置,通长97厘米,宽6厘米。腰带两端为纯金铸成的带扣,中间由用丝带编缀三排海贝组成的带体,海贝中夹缀了数朵金片做成的花饰。两副带扣厚度和重量不同,但尺寸和纹饰基本相同。这副带扣由两块长方形金带板和一枚金扣舌组成。其中一块带板背侧錾刻“一斤一两十八铢”,另一块侧面錾刻“一斤一两十四铢”。两块带板分别重275克和280克。带板正面纹饰采用浅浮雕,主题为猛兽咬斗场面,一只熊和一只猛兽按住猎物在贪婪地撕咬,被撕咬的似为一匹马,正奋力挣扎;主体纹饰的周边为勾喙鸟首纹。带板背面无纹饰,上有纤维织物附着,四边凸起边框,中部有两个横向双环钮。每块带板的内下角有一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扣舌穿入。整副金带扣制作精良,纹饰浮雕透出浑厚与大气,动物形象生动,极具动感。带扣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常用的胡式带具,这副带扣虽然以草原猛兽搏斗为题材,但从制作工艺、系结方式看,应为中原内地制品。

责编 陶贝

猜你喜欢

金银器狮子山楚王
狮子山下,香江奔流,紫荆花开正盛——祝福香港,明天更好!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狮子山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楚王失弓新编
狮子山
明天更美好
西夏金银器研究
楚王招贤
楚王围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