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教育专家朱永新

2013-09-10本期策划张晓楠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朱永新教师队伍公平

本期策划:张晓楠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论述、抒情、问答并举,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老百姓习惯于说和听的大白话、思维跳跃富于激情的诗句兼有,依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而施之。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许嘉璐

一、朱永新的中国梦:教育,让美梦成真

最近一段时间,美丽中国、中国梦,成为国人热议的两个热门词。

美丽中国,是就自然环境而言;中国梦,是就人文环境而言。但是,如果没有人的美丽,无论自然还是人文环境的美丽都无法实现。而人的美丽,没有教育的美丽也不可能实现。让美之梦成真,教育是必由之径,而美丽教育,是我们教育人的梦想。

美好的教育,是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流动与分层的基础,是社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公平教育的机会,让城市和乡村的孩子接受基本相同品质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在家门口就近入学,让所有的孩子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亮丽的教育,是更加富有人性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未来,更是为了当下;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接班人和促进经济发展,更为了人自身的成长。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自由和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追寻。不再用一个模式培养,不再用一个标准评价,不再用一次考试定夺,而是让个性绽放,让每个人成为唯一,成为大写的人,成为真正的自己。

这样美丽的教育,由谁来实现?当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归根结底取决于美丽的教师。站在讲台前的执教者,决定着教室里的一切,决定着教育的品质。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当下,美丽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各种切实有效的举措,吸引最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基层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工作。农村教育不兴,再美的教育也是畸形。

美丽的教育,还应该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艳羡的职业,让教师深切体验到职业尊严与生命成长,努力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乐于为师、甘于为师,执掌教鞭,将三尺讲台以智慧扩展至无限。

大自然是美的,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是美丽的,无知却会阻碍美丽的形成。人可以是破坏美的暴君,也可以是天地间最美的风景。让中国因教育美丽,让梦想因教育精彩,我们每个教育人不仅要呼吁呐喊,更要付诸行动。我们深知任重道远,但我们更知责无旁贷!

二、朱永新:精英教育走向大众,以解决公平问题入手来撬动教育改革

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还是不公平,因此应当从公平问题的解决入手。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均等化问题。国家应该把最好的教育资源优先往农村、偏远地区配置;第二,要在城市里均等配置教育资源,让所有的学生接受到品质基本相同的教育。曾有记者问过朱永新:北京市西城区成立了四大教育集团,普通学校可以共享那些名校的教育资源。这对于解决教育均等化有无裨益?

朱永新的观点:十多年前在我苏州做副市长的时候教育集团就已经开始做了,这是全国最早做教育集团的。当时,我也是从均等配置教育资源的角度,把最差的学校交给最好的学校去管。拉长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一个好方法,但仅此是不够的。教育集团实现的是集团内部的均等化。我们所说的均等化,是说学生、教师、资源配置包括考试教学所有的都是均等的。

均等化最关键的就是优秀老师的均等化。为此,必须打破教师的学校所有制,让教师流动起来。当然,这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校长可能不再愿意花很多精力去培养教师。但在我看来,在目前教育的不公平已经到了全社会不能容忍、已经导致教育严重畸形的情况下,我们宁愿通过暂时牺牲一点效率的方法,来推进公平,等公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再来推进效率。

实际上,师资力量完全可以通过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借鉴“友成常青义教”的经验,政府官方推动,官民结合,组织城市优秀退休教师作为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学校培训校长和老师。

三、朱永新谈论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在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中,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达到7%左右。在教育经费有了基本保障以后,如何用好这笔钱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大量增加的教育经费,在投入结构上也在逐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明确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即在“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努力做到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同时,进一步创新教育经费拨付机制,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监督与绩效评价制度,构筑确保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的政策制度保障,也是现阶段应该认真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2.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一段时期以来,教育实践中片面追求升学率情况比较严重。这种倾向把分数和成绩作为考核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一俊遮百丑”,理想、道德、人格教育的严重缺位,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受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一项明确的工作要求,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再次吹响了纠偏的号角。

表面上我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还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在中小学,分数往往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在大学,就业通常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品质最关键的指标。如果分数与就业成为我们整个教育的根本目标,成为教育的重要追求,就严重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3.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通道。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明确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配置的同时,特别提出要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始终是任何改革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既反映了改革的不同价值取向,也是改革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选择,教育改革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推进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也做出了很大努力。我们比较成功地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世界性难题,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为什么人民群众对教育仍然不满意呢?因为教育改革更多的走是效率优先的路线,造成了城市和乡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择校热、补习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几乎都与教育发展不均衡有密切的关系。促进教育公平,应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前提。

4.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升教育品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报告中对于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匠心独具隐含在与过去提法的细节变化中。其中,对学前教育,从过去号召式的“重视”,到明确要求实实在在的“办好”,是一个很大的进展。而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优质、均衡的理想,把每所学校办好,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高中阶段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加大普及的力度,合理确定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说明高等教育亟须从以往的规模式扩张,走向结构调整与内涵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质量、效率,是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如何发展继续教育,推进企业教育、闲暇教育、老年教育等,也应该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教育活动中,决定教育品质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教师强则教育强,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永远不会有高水平的教育。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让教师真正拥有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短的一块板,农村教师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必须全力以赴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防止农村优秀教师流失,同时源源不断地为农村输送优秀教师。二是要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要改革师范生的招生与培养办法,完善教师职业准入与管理制度。建议采取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同时培养教师的双轨制,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四是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建议尽快出台教师教育的课程标准,增加课堂、课程、儿童发展、师生关系、教育研究、学业评价等实用性课程,增加教学实习的时间。此外,应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师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总之,应该充分重视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6.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谈的,但其实都离不开教育,因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最根本基础。

报告把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组范畴12个概念24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清晰、具体的。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提炼,使之更容易记忆和实践。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衡量教育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教育需要理念指引,需要精神感召,更需要行动落实。

四、朱永新:2013年,我们关注什么?

2013年,中国教育会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期待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仍然是教育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第一,教育公平能否做到?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重视不够,区域间、学校间的教育差距有所扩大,择校热、补习风等与教育发展不均衡有密切的关系。各级政府如何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多一点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如何努力把最差的学校优先办好?如何有效地解决入园难、上学难的问题?仍然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二,教育经费能否用好?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了21984.63亿元,第一次实现了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的目标。2013年,教育经费的总量会继续增加,在教育经费有了基本的保障以后,如何用好这笔钱?如何在“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能不能成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对重大教育投入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教育公共政策的走向。

第三,教育立法能否加快?2013年,新一届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将召开大会,教育立法将成为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内容。在本届人大,虽然对职业教育、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进行了立法调研,对义务教育进行了执法检查,但是,这五年没有通过任何一项教育立法。所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法等都面临着亟须修订,学前教育法、学校法、特殊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也面临亟须立法的问题。如果开局之年不尽快上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教育立法计划就很难如期完成。

第四,学生负担能否减轻?多少年来,尽管出台了诸如取消周六周日上课、阳光体育等一系列政策,但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减负令,但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格局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学生苦,老师累,父母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能否下决心改变教育评价方法,能否下决心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能否让孩子们学得更主动积极、生动活泼一些,仍然是全社会关注和期待的问题。

当然,中国教育的问题非常之多,许多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会随着各种偶发的教育事件,成为社会的焦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部分问题都会是这四个问题生发出来的。所以,希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能够关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把问题发现和消除在萌芽之中。

朱永新,男,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作为官员,朱永新牢记执政为民理念。担任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期间,被誉为中国学教育、懂教育、管教育的市长第一人,在全国率先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敢说敢言,以数百个提案议案关注教育民生。

猜你喜欢

朱永新教师队伍公平
剪掉重复多余的
公平对抗
卖关子,真有趣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怎样才公平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