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构中的运动分析——合成运动

2013-09-04李玉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3年6期
关键词:动点重合矢量

李玉娟

(聊城大学 东昌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理论力学作为工程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而运动学的知识在理论力学中又是重中之重。运动学相对于静力学的知识要复杂得多,研究物体的运动不仅要了解运动规律、运动轨迹而且还要分析速度和加速度,进而掌握物体的所有运动信息。简单运动可以建立一个坐标系来观察运动情况,但是对于复杂的运动需要借助不同的坐标系来研究,也就涉及到合成运动的分析。

1 点的合成运动

谈到点的运动,一般来说都需要建立坐标系。比如运动的火车轮缘上一点的运动。坐在车厢里的人,看到的运动是做圆周运动,而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的运动却是曲线运动。那么为了研究轮缘上点的运动,可以建立两个坐标系。

如图1所示,已知杆BC以匀速运动,O点在BC杆上,OA杆绕O点做匀角速度ω的定轴转动,OA=r。

对于A点来说,相对于BC杆的运动很简单,是绕着O点以匀角速度ω做定轴转动,而A点相对于机架的绝对运动比较复杂,因为BC杆还要水平向右运动,则A点的运动可以看成是BC杆的平行移动和OA杆定轴转动的合成结果。则可以建立两个坐标系如图2所示,与机架固结在一起的定坐标系和与BC固结在一起的动坐标系。点A相对于定坐标系(机架)的运动为绝对运动,点A相对于动坐标系(BC杆)的运动为相对运动,而动坐标系(与BC杆固结)相对于定坐标系(机架)的运动为牵连运动,则A点的绝对运动是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的合成。

2 牵连点

研究动点A的运动时,A点的速度也是合成的结果,即A点的绝对速度是相对速度和牵连点的速度的合成。图2中牵连运动是动坐标系(与BC杆固结)的运动,则牵连运动是水平方向的运动。牵连点就是在动坐标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即A′点,所以牵连点在动坐标系x′Oy′上,牵连点A′的速度也就是动坐标系x′Oy′(固结与杆BC上)的速度v。

图1 导杆滑块机构运动简图

图2 导杆滑块机构建立坐标系

3 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的解题步骤

(1)选择动点和动坐标系。首先根据系统结构分析各构件的运动:①如果两个不相关的动点,求二者的相对速度,根据题意,选择其中之一为动点,动系为固结于另一点上的平移坐标系;②若运动刚体上有一动点,点作复杂运动,将该点取为动点,动系固结于运动刚体上;③机构传动的特点是在一个刚体上存在一个不变的接触点,相对于另一个刚体运动;对导杆滑块机构,典型方法是动系固结于导杆,取滑块为动点;对凸轮挺杆机构,典型方法是动坐标系固结于凸轮,取挺杆上与凸轮接触点为动点;若相接触两个物体的接触点位置都随时间而变化,则这两个物体的接触点都不宜选为动点,应选择满足前述的选择原则的非接触点为动点。

(2)分析3种运动,即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绝对运动是动点相对于定坐标系的运动;相对运动是动点相对于动坐标系的运动;牵连运动是动坐标系相对于定坐标系的运动。

(3)作速度分析,画出速度平行四边形,求出有关未知量,计算公式如下:

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点的速度。

(4)作加速度分析,画出加速度矢量图,求出有关的加速度、角加速度未知量,计算公式为:

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牵连点的加速度+科氏加速度。

以上和的运算均为矢量和。

学习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学知识,重点要掌握合成运动的应用,而牵连点是与动点有关联的一点,即定义为在动坐标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

4 机构中不同构件重合点的运动关系

以图3所示机构为例,D点是构件2与构件4铰接的位置。图4为不同构件重合点的运动分析图。分析构件4与构件5的重合点D4、D5的运动关系。由机构运动可以分析构件4与构件5的相对运动为沿EF方向的移动,那么构件5相对于构件4的速度方向为F→E。在分析构件4与构件5的运动时,可以根据构件5的运动已知,为绕定轴F的转动,而构件4的运动未知。此时利用理论力学中的合成运动的知识,选择构件5为动系,牵连运动为绕F的定轴转动,相对运动为构件4相对于动系(构件5)的直线运动,那么构件4的绝对运动是牵连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合成。首先确定牵连点为D5,那么根据动点为D即D4,运动关系为:

其中:v绝对为D 点的绝对速度矢量,v绝对=vD4;v相对为D点相对于构件5的相对速度矢量,v相对=vD4D5;v牵连(vD5)为牵连点D5的绝对速度矢量。

其中:a绝对为D 点的绝对加速度矢量,a绝对=aD4;a相对为D点相对于构件5的相对加速度矢量,a相对=aD4D5;a牵连(aD5)为牵连点D5的绝对加速度矢量;a科氏(ak)为科氏加速度。

根据ak=2ω5×vD4D5(ω5为构件5的角速度矢量),用右手定则确定ak的方向如图4所示。

图3 不同构件重合点的运动简图

图4 不同构件重合点的 运动分析图

5 结束语

本文根据理论力学的运动学基本理论,分析了点的合成运动,并给出了分析步骤及分析方法。在机械原理课程中进行机构运动分析时,依据点的合成运动及分析方法可以解决机构中不同构件重合点的运动关系问题。

[1] 李淑堃.关于动点动系的选择原则[J].力学与实践,1985(5):56-59.

[2]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孙桓.机械原理[M].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动点重合矢量
矢量三角形法的应用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分类讨论化解动点型题
动点轨迹方程的解法探讨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基于矢量最优估计的稳健测向方法
三角形法则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以不变应万变”,求动点的路径长度
220kV线路重合闸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