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式起重机标准节内力分析❋

2013-09-04王文浩毛晓菲叶学华秦义校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3年6期
关键词:腹杆塔身立柱

王文浩,毛晓菲,叶学华,秦义校

(1.太原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西北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陕西 西安710129;3.西北工业大学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0 引言

塔式起重机有很高的塔身和很长的臂架,可以提供一个很大的施工范围,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和工业起重领域。塔身一般由很多个标准节组成,每一个标准节的拓扑形状、几何尺寸、截面类型和安装方法都是相同的。因此在设计塔身时,可以先从分析标准节入手。

1 塔身建模和位移约束

1.1 塔身建模

塔身标准节模型尺寸为1.3mm×1.3mm×2.2 mm,标准节由主弦杆和腹杆构成,腹杆又分为斜腹杆和直腹杆。根据塔身的受力特点(即外力主要作用在节点上,在杆件上很少有外力作用),标准节可以简化为只对两个节点受力的link单元进行分析,这样塔架就简化为空间桁架。本文考虑了塔身自重的影响,杆件上有均布荷载,所以采用空间梁单元Beam188建模,这样更接近实际情况。选用单元建模不仅提高了计算精度,而且可以显示单元的实际截面形状。塔身建模的主要命令如下:

n,1,650,0,-650

n,2,650,0,650

n,3,-650,0,650

n,4,-650,0,-650

n,5,650,100,-650

n,6,650,100,650

n,7,-650,100,650

n,8,-650,100,-650

n,9,650,1200,-650

n,10,650,1200,650

n,11,-650,1200,650

n,12,-650,1200,-650 n,13,650,2300,-650

n,14,650,2300,650

n,15,-650,2300,650

n,16,-650,2300,-650

n,17,650,2400,-650

n,18,650,2400,650

n,19,-650,2400,650

n,20,-650,2400,-650

e,1,5

e,2,6

e,3,7

e,4,8

e,5,9

e,6,10

e,7,11

e,8,12

e,9,13

e,10,14

e,11,15

e,12,16

e,13,17

e,14,18

e,15,19

e,16,20

e,5,6$e,9,10$e,13,14

e,6,7$e,10,11$e,14,15

e,7,8$e,11,12$e,15,16

e,5,8$e,9,12$e,13,16

e,5,10$e,10,13$e,6,11

e,11,14$e,7,12$e,12,15

e,8,9$e,9,16$e,9,11

e,13,15 $ e,5,7

建好的标准节模型如图1所示。

使用命令“/eshape,1”可以显示标准节的实际模型图,如图2所示。

1.2 位移约束

根据塔式起重机与地面的实际锚固情况,在底部4个节点分别施加约束,节点1在Y方向和Z方向施加约束,节点2在Y方向,节点3在X和Y方向,节点4在X、Y和Z方向施加约束。

图1 标准节模型

图2 标准节的实际模型

2 塔机工况

本文考虑如下3种载荷工况对塔机塔身标准节的影响。

工况1:在满载情况且塔机臂架与塔身腹杆平行时,塔身承受130kNm的弯矩和200kN的压力。在满载情况下考虑塔机在起重臂一侧倾覆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取起重臂一侧的立柱与地面的交点为转动中心。这样在4个立柱上力的分配为:起重臂一侧19号和20号节点承受压力150kN,靠近平衡臂一侧的17和18号节点承受拉力50kN。

工况2:在满载且塔臂在45°方向时,靠近平衡臂一侧的17号节点承受拉力30.7kN,中间立柱顶端的18和20号节点承受压力40kN,靠近起重臂一侧的立柱顶端19号节点承受110.7kN的压力。

工况3:当塔臂在水平面内回转时,标准节会产生扭转作用。由塔臂的平衡重、起重物重以及塔臂自重,根据塔臂的回转速度可以计算出启动瞬间的角加速度,进一步可求出标准节承受的扭矩为5 000Nm。由文献[1]知可将扭矩平均分配给4根立柱,这样每根立柱承受的力分解在X和Z方向各为961.54N,分别作用在标准节的17、18、19、20号节点。

3 各个工况下的变形和内力分析

3.1 工况1

首先通过“/post1”进入后处理模块,然后通过“set,1,1”选择第一载荷步也就是工况1。输入命令“pldisp,2”,这样就可同时显示出标准节在变形前(虚线)、后(实线)的图形,如图3所示。

输入以下命令提取各杆件的内力:

etable,smisc31,smisc,31

etable,smisc36,smisc,36

plls,smisc31,smisc36

其中:命令“etable,smisc31,smisc,31”定义起始端的轴向应力SDIR的单元表smisc31;“etable,smisc36,smisc,36”定义终止端的轴向应力SDIR的单元表smisc36;命令“plls,smisc31,smisc36”图形显示单元轴向应力分布。得出的在工况1下标准节的轴向应力如图4所示。

3.2 工况2

通过“set,2,1”选择第二载荷步,经过与3.1相同的步骤可以得到工况2下标准节的变形图和轴向应力图,如图5和图6所示。

图3 工况1下标准节的变形

图4 工况1下标准节的轴向应力分布

图5 工况2下标准节的变形

图6 工况2下标准节的轴向应力分布

3.3 工况3

通过“set,3,1”选择第三载荷步,经过与3.1相同的步骤可以得到工况3下标准节的变形图和轴向应力图,如图7和图8所示。

从有限元分析结果图3~图8中可以看出,塔机标准节立柱的轴向应力在3种工况下总体变化不大,但在工况3下斜腹杆出现较大应力,说明斜腹杆在塔机的抗扭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图7 工况3下标准节的变形

4 结语

塔机塔身标准节中的立柱主要承担竖向的载荷,腹杆主要配合立柱受力,它主要在塔身承受扭转力和水平方向的力时发挥作用。塔身整体的轴向力由立柱承担,腹杆主要承担剪力和平行于塔身轴线的扭矩。

图8 工况3下标准节的轴向应力分布

[1] 徐格宁.机械装备金属结构设计[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龚曙光,谢桂兰,黄云清.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等.起重机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腹杆塔身立柱
移动式港口起重机塔身及拉杆设计分析
塔机起重臂腹杆变形问题的研究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铰斜腹杆合理夹角分析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塔身腹杆非常规布局的力学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
透视:雪糕叠叠乐
五台山掠影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一种顶升套架自升式的内爬塔机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