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问题分析方法研究

2013-09-01耿丽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项目数评量分值

张 民 耿丽红

(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河北 邯郸 056005;2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行,河北 邯郸 056002)

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心理问题,不仅可以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对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队伍,积极预防和有效疏导员工心理健康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应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文化引领,提升员工心理素质;坚持科学管理,营造工作良好氛围;立足预防疏导,加强员工人文关怀。

本文拟采用心理问题《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受试者进行抽查取样。在取得样本后,利用EXCEL工具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受试者心理问题症状的分布趋势与强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建立员工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机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1 症状自评量表简介

1.1 症状自评量表基本概念

症状自评量表,又叫90项症状清单(SCL-90),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该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表现,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到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症状。

1.2 量表特点

症状自评量表具有内容多、反映症状表现丰富、更能全面描述受试者的心理症状等特点。它对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1分为没有症状;2分为自己感觉有该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3分为中等,即自己感觉有该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4分为症状偏重,即自己感觉常有该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5分为症状严重,即自己感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1.3 量表分析指标

量表分析指标分两类,包括总分指标和因子分指标。总分指标包括: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等,总分指标可以反映受试者的症状总体状况。因子分指标包括10个因子,通过因子分了解受试者的症状分布特点。

2 EXCEL在心理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采用EXCEL工具,对98份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分析,各项指标数据列表详见附表2和附表3。下面对收回的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因子分析。

2.1 总分分析

总分是指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总分指标分布表(98个样本)

利用EXCEL工具,根据上表总分数据做柱状图如图1所示:

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选阳性,做进一步检查;标准分为大于200分说明测试者有很明显的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心理咨询;大于250分则比较严重,需要做医学上的详细检查,很可能要做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从表1和图1数据可以看出,受试者有22人的总分超过了160分,说明有进一步筛查心理问题的必要。

2.2 总均分分析

总均分,即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总均分在1~1.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3.5~4.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在4.5~5.0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受测者有32%的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1.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有68%的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需要有相应的方法进行疏导和进一步筛选。

2.3 阳性项目数

阳性项目数,即单项分≥2的项目个数,表示受试者感觉有“病状”项目的个数。根据表1的数据,本次测试有66名受试者阳性项目个数在43个以上,占总体受试者的67%。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阳性项目数在43个以上的受试对象有进行心理诊断的需要,需要进一步进行阳性的筛选。

2.4 阴性项目数

阴性项目数,即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试者感觉“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个。根据表1可以看出,受试者阴性项目数最多的集中在31~40个区间,占比21%,这部分受试者阴性项目较少,说明无症状项目少,大部分项目都有一定感觉;其次为61~70个区间,占比19%,这部分受试者阴性项目较多,说明无症状项目多,总体情况较好;其他比较分散,说明受试者情况涵盖了大部分可能出现的结果,测试代表性较强。

2.5 阳性症状平均分

阳性症状平均分,即(总分-阴性项目个数)/阳性项目数后的平均分,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受试者自己感觉不好的所有项目,其问题严重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根据表1的数据,受试者的阳性症状均分全部接近2分,说明这些阳性项目的症状很轻,或者说受试者在受试期间表现出的症状总体来说是比较轻微的,但这不排除个别项目的畸高。个别项目的畸高需要通过因子分的计算和分析,才能具体表现出来。

2.6 因子分分析

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个项目分为10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本文因子分的值,采用某个因子的项目总分减去该因子项目个数来计算,即因子总分扣除无状态分值后的分数来反映。如表2所示。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6.1 躯体化因子

躯体化因子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以及头痛、背痛、肌肉酸痛和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躯体化因子分在0~12分的有85位,占比87%,这部分受试者的躯体化症状不明显;在13~24分的有13位,占比13%,这部分受试者在身体上有不适感,但症状不是十分严重。

2.6.2 强迫症状因子

强迫症状因子是指那些自己明白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识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表现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强迫症状因子分值在0~10分的有65位,占比66%,这部分受试者在强迫症状方面反映不明显;在11~20分的有33位,占比34%,这部分受试者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有强迫症状的表现,但症状不是十分严重。

2.6.3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都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在0~9分的有79位,占比81%,这部分受试者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极小的反映;在10~18分的有19位,占比19%,这部分受试者在人际交往中有消极的表现,比如交往不主动、退缩等,但症状不严重。

表2 因子分指标分值分布表(98个样本)

2.6.4 抑郁因子

抑郁因子是指以烦闷的情绪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会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抑郁是现代心理健康问题中的隐形杀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予以十分的重视。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抑郁因子分值在0~13分的有97位,占比99%,只有1位受试者的分值在14~26分之间,说明本次测试的受试者几乎全部没有抑郁症状的感觉。但是这个结果只能说明受试一周期间的表现,抑郁因子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需要通过多次的测试,综合各次的分值才能有一个全面的分析结果。

2.6.5 焦虑因子

焦虑一般是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焦虑因子分值在0~10分的有96位,占比98%,只有2位受试者的分值在11~20分之间,说明本次测试的受试者几乎全部没有焦虑症状的表现。

2.6.6 敌对因子

敌对因子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即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乃至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种表现。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敌对因子分值在0~6分的有55位,占比56%,这部分受试者待人温和,脾气好;在7~12分的有43位,占比44%,这部分受试者在与人交往中有争论的行为,偶尔会发脾气,但症状不严重。

2.6.7 恐怖因子

恐怖因子中,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等,此外,还有社交恐怖。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恐怖因子分值在0~7分的有94位,占比96%,只有4位受试者的分值在8~14分之间,说明本次测试的受试者绝大部分没有恐怖症状的表现,能过进行正常的交往和活动。

2.6.8 偏执因子

偏执因子主要是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也就是俗话说的老是把别人往不好的地方想。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偏执因子分值在0~6分的有67位,占比68%,这部分受试者不好以己度人,不胡乱猜疑别人,能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7~12分的有31位,占比32%,这部分受试者会偶尔对别人的语言和行为产生误解,但症状不严重。当受试者面临的环境中竞争压力越大,则偏执因子分值就可能越高。

2.6.9 精神病性因子

精神病性因子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广义上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在0~10分的有97位,占比99%,只有1位受试者的分值在11~20分之间,说明本次测试的受试者几乎全部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表现。

2.6.10 其他

作为附加项目或其他,可以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反映受试者的睡眠和饮食状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中受试者其他项目分值在0~7分的有88位,占比90%,这部分受试者在睡眠和饮食方面可以保持良好的习惯和效果,没有因为其他心理问题导致的异常表现;在8~14分的有10位,占比10%,这部分受试者有睡眠质量不佳、饮食不适等轻微症状,症状不严重。

3 总结

3.1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局限性

首先,本文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98个,未能涉及更大量的样本,研究对象限于一个企业,且以管理人员为主,不能完整反映出受试者所在单位一线员工的心理问题症状;其次,自评量表的受试者未经过培训,在填写问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全靠自身理解,这就影响到了数据的准确性;最后,由于自评量表的受试者在填写时会有所顾虑,这也会导致数据的真实性。所以这种调研分析最好的方式是引进外部机构进行外包,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收集和分析工作。

3.2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调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由受试者匿名填写,虽然调查结果受到范围、时间、受试者培训和笔者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限制,有极大的局限性,但是笔者利用EXCEL构建模型,计算各项指标,通过与全国常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还是反映出一定的心理症状分布规律。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工作,能引起领导的重视,采用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式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问题工作进行推进。

[1]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2]张建卫,张华伟,刘玉新.社会变革期领导干部的工作压力:理论解析与管理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1,(02)

[3]何小婉,沈鹏,虞柠瑄.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管理胜任能力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01)

[4]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项目数评量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中国PPP大数据” 之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2017年报
我校 46个项目获得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立项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