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模式在聋校律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3-08-30苏玉婷

现代教育信息 2013年4期
关键词:建构自主学习

苏玉婷

【摘要】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推动传统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广大一线教师更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的新课题。由美国人伯尼·道奇(Bernie Dodge)和汤姆·马奇(Tom March)提出的基于WebQuest网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本文以《律动》课程为例,在聋校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中运用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模式开展教学,充分调动聋生的其他感官自主探究学习,试图找寻更适合于聋校的教学模式,期望同行讨论和给予指导。

【关键词】WebQuest 建构-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即使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CAI等)和网络学习(E-learning等)逐渐普及校园,很多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和依赖学习的状态,很多老师即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教学,也能化解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但教与学的"主导"永远是教师,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整个教学模式无法摆脱教师对整个教与学的"掌控",无法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独立钻研与思维训练,更谈不上实践能力和兴趣导向、协作学习、自主创新的培养。然而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学习环境)和由美国人Bernie Dodge和Tom March提出的逐渐成熟的WebQuest学习模式(理论基础),让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浮出水面,它可以把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情境、协作、探究、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用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在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知识的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建构[1]。本文以聋校《律动》课程为例,尝试运用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模式展开教学,并对实施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期望对同行的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1.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理论模型

WebQuest的字面意思, Web是"网络",Quest是"调查、寻求",两者的结合就是"网络探究",它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以探究为取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习者(受众)所需要的多数信息来源于互联网(We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WebQuest模式的理论基础,WebQuest是建构主义在网络学习中的一种实践表现,它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利用互联网共享教学资源或者其他支撑学习资源,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或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建构、探索和研究的学习平台[2]

WebQuest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建构、探索和研究的教学平台,是建构-探究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所以,我们可以探索一种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改善学习者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自主意识、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展开教学的基本思路通过WebQuest的四大模块来实现,如图1。

图1 基于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块组成

首先,问题和情境模块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建构学习情境和设计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其次,目标和任务模块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化,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再次,教师通过资源与过程模块向学习者提供相关的探究路径和认知工具,引导学习者通过此模块,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其他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有目的的信息探索和收集;然后,分析、研究所收集的信息,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后,通过自我思考、网上交流、合作探讨对问题的结论和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将问题向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和转化,以建构新观点和新知识;最后,学习者利用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以邮件形式或动态网页形式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中,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贯穿学习的各个环节。此学习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是由教师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或是小组讨论、网上交流、协作探究的形式等。

2.基于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根据调查,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高等学校利用WebQuest模式进行多门学科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应用型、创新型基础课或者专业课。本文以聋校课程《律动》的"波浪柔手"为例,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根据WebQuest模式的基本思想和操作方法,该教学设计将按图2的基本流程来完成。

图2 基于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图[2]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2.1 创设教学情境

"波浪柔手"动作在儿童舞蹈中经常使用。为了训练儿童手臂和手指的灵活性与柔软性以及适应儿童舞蹈的需要,把不同位置的波浪柔手动作组织起来成为表演性的一种单元素练习。接下来我们将用WebQuest课程教学模式帮助你和同伴,共同探讨掌握正确的波浪柔手基本手型和波浪柔手在节奏上的要求。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你将通过网上视频动作解析,逐渐掌握波浪柔手动作的要领和相关动作,你会发现自己学习舞蹈动作的乐趣所在。

2.2 设计教学任务

要求同学们在掌握了波浪柔手的动作要领后,要求你和同组同学自主选择以下内容进行学习:(1)学习身体前倾(从左向右)移动的小波浪动作;(2)学习下前腰双手前柔手接起直身体两遍摆动动作;(3)学习旁大波浪加拧身动作。最后总结动作,并最终形成连贯的舞蹈动作,在同学们面前进行表演展示。

2.3 设计教学过程

你将与一个或者几个伙伴一起承担这项自主学习工作,有三个课时的时间供你们使用。如果时间不够,你们可以在课外时间去完成。以下将提示你们完成这项任务的步骤:(1)展示教学课件PPT。(注: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浏览学习视频资源及相关网络连接,以此达到教学效果。)(2)让学生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自主选择学习波浪柔手不同位置的动作。按照学生的自由选择进行分组讨论,并自主学习,让学生互相彼此纠正舞蹈动作。(3)各个小组学习完毕后,进行汇报表演。

2.4 组织教学资源

下面提供了你完成该WebQuest课程教学任务可能需要的资源:

波浪柔手动作:http://www.56.com/u22/v_NDgzOTc0NDE.html

波浪柔手组合及分解动作:http://www.56.com/u31/v_MjMwMjIzMTY.html

波浪柔手动作组合:http://www.56.com/u24/v_NTQzNjE5ODI.html

2.5 设计评价量规

采用测评表对个人及各小组所作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项目评价的最终级别将取决于下列要素:(1)对webquest这种学习方式感兴趣的程度。(2)你们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3)你的探究情况,协作创新动作的能力。

2.6 总结教学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将通过各种波浪柔手舞蹈相关视频,为学习波浪柔手动作进行探究、归纳、整合构建自己对这个舞蹈动作的理解,使探究成为有趣的和值得去做的工作。这个Webquest课程案例展示了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学习舞蹈动作《波浪柔手》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动作并自己寻找舞蹈动作的方法,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或者协作讨论相结合,将信息技术融合于舞蹈课程的学习之中。从整个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的建构-探究性学习。这里,教师的导航也很重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给出学生相关资源链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逐步掌握要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而达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

3.对基于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评价

WebQuest模式自提出以来,备受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推崇,变得日益流行,已被视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最佳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和总结提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具体见表1。

表1 基于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优势

由上表可知,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和鼓励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它作为一种基于问题、任务、协作、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利[4]。具体说来,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契合学习的基本规律,可针对学生特点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执教者对每一个WebQuest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一个来自现实生活的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用于确定本WebQuest课例的清晰教学目标,它鼓励学生温故知新,激发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动机,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水平和需求,结合课程学习目标,自主地在网络中进行探究,寻找和发现自己需要的知识,去完成该课例布置的学习任务。显然,学习任务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它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能够使学生自己获得真正的发展,当然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学习任务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也说明执教者设计学习任务、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3.2 WebQuest教学设计化解了时间和空间对教学的限制

有利于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更自主更灵活的控制课堂、驾驭学习。传统教学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有时无法呈现所需要的知识和画面。而网络的优势来就是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让学习更直观、更能够调动聋生的其他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会明显提高,相比没有选择的"填鸭式"被动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而学生在利用WebQuest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网络资源能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学习支撑,摆脱了教学光靠教师单一的言传身教缺陷,将教学演变成一个虚拟现实的情景给学生亲身"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为学生营造了广阔的创造思维的空间。

3.3 虚拟 "对话",创设了平等开放的师生互动环境

传统教学环境中师生间面对面的"对话",极易受到教师的交流技巧、师生的性格等因素的制约。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学习者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师生还可以利用留言板,互动讨论平台、E-mail、BBS、在线交谈(QQ)、飞信(fetion)等方式实施教学及信息反馈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在WebQuest课程网站上阅读一些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像我们在学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一样。另外,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同教师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其他学生进行探讨,这种虚拟性为彼此平等与开放的"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 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WebQuest情境下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必将养成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并逐步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聋校学生因为生理缺陷,容易造成不易与人正常沟通,易被动孤立,而形成自闭、自卑、自弃的不健康人格。WebQuest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合作学习,更强调知识系统的传授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健全聋生的健康人格和建立科学的特教教学模式也许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2~115

[2] 奚晓霞,罗会棣.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2).46~48

[3] 李广丽,陈红丽.基于WebQuest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26~27

[4] 马 玲.基于建构主义的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3).67~70

[5] 陈丽婷.基于WebQuest的构建-探究教学模式探索和应用.远程教育杂志.2008,(3).35~37

猜你喜欢

建构自主学习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建构游戏玩不够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