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木材供需平衡问题的实物量分析

2013-08-27倪婧婕

绿色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原木人工林供需

倪婧婕

(北京林业大学 经贸学院,北京 100083)

1 引言

木材资源是每个国家得到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也是个人口大国,对木材的需求量只增不减,而资源是有限的,木材的自我供应在庞大的人口压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我国的木材供需总体来说处于失衡的状态,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国进口。

据统计,2000年我国国内木材供需缺口为3600万m3,2004年已经达到1.09亿 m3,增长了202.8%;2011年,我国的木材供需缺口达7103万m3。纵观中国近几年来的木材供需缺口变化趋势,预测到2020年,木材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到3.5亿m2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就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

2 供给方面

我国的木材来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自己国家本土生产,另外一个是通过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

在国内方面,1999年全国木材的生产量是6395万m3,比1998年已经减少了12.2%。2000年木材生产在此基础上再减少654万m3,2011中国木材生产量只有7272万m3。根据我国2008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hm2,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的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hm2,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木材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为了保护森林资源,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了对超限额采伐和乱砍滥伐监督处罚力度,木材计划产量每年呈阶梯形式下降,原本森林覆盖率已经不如全球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已经处于世界落后水平,再加上国家对乱砍滥伐现象的严令禁止,两者导致了我国自产木材的数量极其微小,因此,我国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本土森林资源的不丰富,木材极具缺乏,因此不得不依赖进口。中国目前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木,原木进口额近些年出现大幅增长,分别于1999年、2002年、2005年、2006年超过或接近10、20、30、40亿美元,1993~2006年累计使用外汇超过220亿美元[1]。2006年我国木材供给的对外依存度达到54%,2011年进口依赖程度达到了49.41%。纵观近几年的进口依赖程度,基本稳定在50%。其中美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5个国家成为了中国木材主要的来源地。以最近3年从这些国家进口看来,总体比例基本稳定,没有很大的变化幅度(图1)。

图1 木材进口比例

以美国针叶树原木对中国出口为例(表1),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针叶树原木的出口量在不断扩大,上升幅度很大,因此,我国在针叶树原木的需求上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的。我国的木材在供给方面相当欠缺,对木材的供应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进口。

表1 美国针叶树原木对中国出口 1000m3

3 需求方面

需求也分两个方面,国内国民的需求(表2)以及对国外的出口。

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其中木材主要消耗在工业建筑、农民自用和出口原木中(表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获得提高,在2005年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使大部分人走上了小康的道路,与此同时室内装修和家具也将大大发展[2]。为了发展经济,保持国民经济的较高发展速度,我国已决定并正在努力实施各项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如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工程,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需要木材等作为主要材料。可见木材消费量届时突破上述预测水平的可能性极大。

表2 国内木材需求

放眼国外,现在的市场是个开放的市场,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 WTO到现在,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国策,走向了世界,综合国力的提高让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为了争创更多的外汇,融入世界,我国在进口木材产品的同时,也积极出口木材产品,2007年原木出口3721m3,2009年原木出口1.27万 m3,比2008年增加349.56%,到了2010年,原木出口2.84万m3,比2009年增长123.62%,总体是呈上升趋势。

因此,不论从国内还是国外来说,对木材的需求是相当大的,木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原料,小到普通家具,大到一幢高楼,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4 供求失衡问题

综合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可以看出我国供求失衡的问题比较严重(图2)。

图2 近几年木材供需缺口

从图2中可以大致看出,我国近几年木材供需缺口有增也有减,但在大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计在未来这个缺口也将继续扩大。从2000年的3600万m3,到2010年的23200万m3,10年的时间,木材供需缺口增加了将近20000万m3,平均每年以20.5%的速度增长。而且,木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都离不开木材,一定意义上说,木材的未来会影响国家经济的未来。因此,我国木材供需缺口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人工林和废旧木材回收两个方面进行加强。

5 解决办法

5.1 建设人工林

目前全球人工林面积已超过1亿m2。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南方松,其栽培面积占全世界南方松栽培面积的2/3。此外,新西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人工林,20多年后不仅满足了本国需要,而且木材成为其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人工林建设是世界各国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经验之举[3]。但是我国的人工林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国家应大力发展林业科技,鼓励开发新技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对林业税费负担重的问题,国家应出台相关的福利政策,或者相应补贴,通过优惠政策的实施,吸引更多人关注人工林,使其得到推广。

5.2 加强废旧木材和废纸的回收利用

现在我国对废旧木材的利用率还很低,只有19.5%,而美国为30%,德国为40%,日本为50%以上。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应加大对回收利用废旧木材的宣传力度,在学校、社区等对学生对居民进行知识教育宣传,达到全民行动的目标。

综合各个方面来看,我国的木材供需失衡问题比较严重,供不应求,自我供给不足,过度依赖进口,需求膨胀,而且人工林和废旧木材回收利用的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得不到推广应用。有关部门应及时注意到这些问题,加大解决力度,把重心放到真正解决木材供需失衡的问题上,缩小供需缺口,以达到木材供需平衡稳定的状态,进一步对中国的林业经济做出贡献。

[1]赵 希.我国木材供需现状及海运市场分析[J].市场研究,2003(9)50~51.

[2]王 恺,熊满珍.新形势下的我国木材供需问题[J].综述,1999(6):3~6.

[3]乔永平.发展人工林: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长远战略选择[J].林业经济问题,2006(6):269~272.

猜你喜欢

原木人工林供需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消费低迷供需博弈 全国猪价大致稳定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原木精神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