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信部发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2013-08-15文/浩

化工管理 2013年9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深加工煤化工

文/浩 文

为了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承接地之间盲目竞争、产业无序流动和落后生产能力转移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7月26日公告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转移目录》从提出到制定完成前后经历了大约三年的时间。

《转移目录》着力推进现有产能的布局调整和优化,主要对15个传统行业提出了转移的方向和重点,并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文件及《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进行了很好的衔接。《转移目录》既体现了区域的特点,又落实到具体产业发展承接载体,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一是针对国家区域战略确定的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分别明确了发展方向;二是按照省(区、市)分行业提出承接发展的重点,并明确落实到具体的产业带或产业园区(集聚区)。

在原材料工业方面:东北地区稳定现有钢铁产能总量,推动航空航天、新能源、高速铁路等新兴产业所需特殊钢的开发和生产。综合开发利用多宝山铜矿等资源,积极发展铜、铝深加工产品。重点推进乙烯和芳烃产业发展。结合现有石化企业搬迁改造,建设石化产业基地。利用辽宁菱镁矿、吉林硅藻土、黑龙江石墨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非金属矿及深加工产业。

东部地区:推进长三角地区钢铁工业集约发展,加快高端钢铁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推动河北和山东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加快建设湛江钢铁精品基地和福建宁德钢铁基地。开发高附加值有色金属新材料,引导铜加工提升装备水平。发展壮大再生铜、再生铝基地。依托沿海口岸优势,打造镇海、惠州世界级炼化一体化基地,建设曹妃甸、古雷、连云港等石化基地,在天津、青岛、秦皇岛、湄洲湾、湛江、茂名、洋浦等地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海临港重化工业。提升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的竞争优势。着力推进高端建材和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加快资源型传统化工产业、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部地区:依托现有企业,在不增加产能基础上加快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钢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进一步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引导钢铁产能向沿江和资源地集聚。建设山西、河南煤电铝一体化和铝精深加工基地,鹰潭、铜陵铜精深加工基地,赣州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推进济源、太原、运城、鹤壁等地铅锌、镁等精深加工。建设郴州、株洲、衡阳等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加快煤化工产业升级,积极推进煤化工产品深加工。在山西、安徽、河南高硫煤和劣质煤产区合理规划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依托武汉、岳阳、安庆、九江等地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建设中部地区骨干石油化工基地。做强湖北高端磷酸盐深加工和江西有机硅产业。大力发展功能性陶瓷产品。做强河南超硬材料和耐火材料、湖南石墨、湖北石材深加工等产业。

西部地区:加快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加快包头稀土基地建设。推进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稀土深加工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发挥内蒙古、广西、贵州铝资源优势和重庆铝加工技术优势,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推进青海、云南铝电联营。稳步发展西藏中部地区铜铬产业。推动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西藏优势资源深加工基地。推进钼、钴、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深加工。在宁东、陇东、准东、伊犁、格尔木等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推进煤化工产业循环发展。利用临港和对外管线条件,以钦州、昆明为重点,做强西南地区石化产业。加快甘肃兰州,新疆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吐哈等地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云南、贵州磷化工产业基地。综合开发利用青海和新疆钾、氯、镁、锂、钠资源,建设国家重要的盐湖化工、大型钾肥和钾盐基地。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转移。推进膨润土、高岭土、石材等非金属矿精深加工。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深加工煤化工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农产品深加工 亦喜亦忧谨慎前行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