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王叔和对《伤寒论》的卓越贡献

2013-08-15付峻岭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杂病论仲景张仲景

徐 静,付峻岭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甲乙经·序》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一本作“选论”)甚精,皆可施用。”[1]王叔和传世事迹不多,亦无确实史料可考。作者在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认为:王叔和,名熙,与王仲宣(即王粲)同时;年长于皇甫谧,与卫汛同时,或师承于医圣张仲景,曾任魏太医令,卒于湖北新洲(今麻城市白果镇药王冲)。里籍山东高平。其主要著述:撰次“仲景遗论”,为《张仲景(药)方》;并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

一、王叔和生平

《千金方》二十六《食治篇》录河东卫汛论:“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气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饮食不洁故也。”《御览》七百二十二引《张仲景方序》曰:“卫汛好医术,少师仲景,撰《四部三逆厥经》及《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方》三卷,皆行于世。”[2]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说:使叔和果与仲宣同族,又与仲宣弟子卫汛同游,当可亲见仲景。由此,卫汛对王叔和的记载应该属实,则知高平王熙,即高平王叔和也。

1985年,朱鸿铭等在《王叔和籍贯考察》中认为:王叔和籍贯——山阳高平故城,在山东省邹县西南。1988年,朱承山等《王叔和籍贯考察》中认为:王叔和籍贯在山东境内的古代高平。众多学人多持此观点。

关于王叔和活动的年代,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称:“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王叔和主要生活在三国时代,至晋初时,已是耄耋之年。而其所任太医令,宜在三国魏之可能性较大。所以,皇甫氏的《甲乙经·序》作于晋初,彼称叔和为“近代太医令”而不曰“今太医令”,也是叔和为魏太医令的佐证。1980年,宋大仁《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考察并论其脉学成就》中认为:历史上虽没有明确记载王叔和生卒年月……初步认为王叔和与王粲(字仲宣)、卫汛为同时人,可能比卫汛稍年长,应该是皇甫谧的前辈,又见到仲景,因此,初步考证叔和的生卒年限,当约公元180年至270年间。

二、《伤寒论》的形成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200年,后来是王叔和搜集该书遗卷,并整理、重新编次而为《张仲景(药)方》,其中就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伤寒论》。并将其有关脉学的内容收入其所著的《脉经》中。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说没有王叔和对仲景遗书的搜集整理,我们今天有可能见不到《伤寒论》这部伟大的中医学著作。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这一书名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序》,但《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均未著录。然而《隋书·经籍志》最早却著录了《张仲景方》[3],张灿玾先生认为:“盖次(《张仲景方》)当为叔和重新撰次《伤寒杂病论》之遗书也。”[4]钱超尘先生也认为:“《张仲景药方》十五卷,是仲景原则遗著最早传本,最近仲景《伤寒杂病论》原貌。”[5]从《宋史·艺文志》著录来看,《张仲景方》十五卷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伤寒论》部分,即“张仲景《伤寒论》十卷”。其二为“杂病”部分,包括《张仲景脉经》一卷、《五藏荣卫论》一卷、《五藏论》一卷、《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疗黄经》一卷、《口齿论》一卷。可以推论《张仲景方》可能包含了《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或全部内容。其二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早在宋以前就离析出来。宋以后就有了《伤寒论》的定本。

三、王叔和对《伤寒论》的贡献

《伤寒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奠定了中医理、法、方、药相结合的理论体系,树立了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后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主要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源头[6]。至此,也可以说,这是王叔和的搜集、整理、并重新编次的结果。正因如此,人们才得以重见这部伟大的临床医学著作。后世医家才得以学习、继承、发扬《伤寒论》的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

(一)撰次仲景遗论,确立历史地位

王叔和在中国医学历史上卓越贡献之一就是收集、编次、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得我们今天能见到并一直享用书中成果。后世众多医家皆有评述。如宋代医学家林亿:仲景之书,乃今八百余年,不堕于地者,皆其力也;在其《伤寒例》中言:“今收采仲景旧论,录其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可知叔和是保留古代文献、发扬仲景之学的功臣。陈念祖(字修园,号慎修)评曰:“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增入诸篇,不书其名,王安道惜之。然自《辨太阳病脉证篇》至《劳复》止,皆仲景原文,其章节起止照应,王肯堂谓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鳞甲森然……”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评曰:“不有叔和,焉有仲景。”可谓评价公允。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多种外感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

(1)从理论上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仲景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综合证状,概括为六个不同阶段的证型,对六经病证之病位、病性、病势以及邪正进退等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以求得出正确之辨证结论,并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客观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转虚的发展变化规律,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治法上开创了八法应用和多种疗法综合应用的先河。治太阳病的汗法,治阳明里实的下法,治少阳病的和法,治太阴、少阴病的温法,治阳明经热的清法,治虚证的补法,治痰湿阻滞胸中的吐法,及久病瘀阻的缓消法,下利滑脱的涩法,还有常用的外治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饮食疗法等与药物疗法并用。针对病机,拟定治法。

(3)在治法的指导下组织方剂,其方剂组方严谨、配伍优化、选药精当、药量适当、疗效可靠,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为中医方剂学的奠基者,被后世推为“众方之祖”[7]。并制定了很多基础方,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对自汉以来历代医家的指导意义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成为中医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经典之一。各家学说的形成,虽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创立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法则,但都是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清的温病学说,也是在《素问热论》和《伤寒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而成的[8]。如在六气致病方面,仲景《伤寒论》统论中风、伤寒、温热,刘河间论六气主病时突出了火热,并补充了燥病[8]。而历代治伤寒之学的伤寒学派更视《伤寒论》为家珍,从晋至明清及近代对《伤寒论》的研究可谓历时不衰。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几、方有执等大医家,皆终身致力于伤寒的研究,并留下了不朽的著作。两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一直被公认是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辨证论治而又自成体系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张仲景的著作,不仅成了我国历代医家的必读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今天,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3.《伤寒论》对现代医学的价值

《伤寒论》的辨证思想是现代脏腑辨证思想的高级表现形式。以其简明客观实用的方式,高度概括了针对疾病复杂性辨证论治的方法。把辨证论治的思想最完美地体现在复杂病症的辨证上。其所创立的理、法、方、药的原则,也是完美辨证论治的最好体现。现代方剂学的学习上,体现了伤寒论组方用药原则,其临证处方,法度严谨。在方剂的配伍、用量、用水及煎服法上,更是十分讲究,如强调患者在使用麻黄时要去节,要先煎去沫;让病人服用小柴胡汤时,汤煎后,要去渣再煎。药方中药物组成虽同,因药量不同,则方名各异,如桂枝汤和小建中汤,组方相同,其差别就在于小建中汤中芍药的用量必须加两倍。《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许多方子,如人们熟知的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大小柴胡汤及金匮肾气丸等,至今在临床上仍被广泛应用。另外,张仲景丰富了方剂使用的剂型种类,如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洗剂、肛门栓剂、灌肠剂及阴道栓剂等多种,也是现代的常用剂型。并且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基本结构,为后世组织新方提供思路,以及剂量上的严格比例,才彰显了杯覆而愈的神奇疗效。也是当今世界上优于西医群体化治疗方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完美体现。

(二)传承经典,明确六经,脉证合参

张仲景在全面继承与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基础上,融医学理论与方药于一炉,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撰成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在医学发展史上是一次质的飞跃。并概述了六经辨证。六经的关系是人体生理结构及其功能、人体与自然相应关系,人体在疾病状况下的反应性的高度概括,是脏腑、经络和气化的综合。是一个整体宏观的系统,可以根据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六经病就是这六个子系统在感受外邪后的功能失调或结构损伤。《伤寒例》还强调了《伤寒论》注重脉证合参的脉法特点。其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六经辨证方法的应用,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疗上确定下来,并作为中医诊疗特色沿用。

1992年,王长瀛《王叔和与<伤寒例>》中认为,《伤寒例》是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时所写的凡例或引言,是《伤寒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研究与学习《伤寒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脉证合参,叙“伤寒”之脉法。在《伤寒例》中,对六经病冠以“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此虽以《热论》六经之表里分证为基础,但显然补充了《热论》六经脉象之缺如,可以说是《伤寒论》六经主脉之缩影[9]。《伤寒例》中还强调《伤寒论》的注重脉证合参的脉法特点,虽以六经分证,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却无不贯穿其中。

1985年,朱鸿铭《王叔和学术思想及其伟大成就》中认为:王叔和编次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其中“序例”对《伤寒论》起到开宗明义的作用,“辨脉”、“平脉”二法,实乃系六经脉证论治之纲要。其论脉论病,一以贯之,尽管为王叔和增入,其中多有张仲景轶文遗意,应实与《伤寒论》并存,它又是《伤寒例》与《脉经》的连贯作品,因而是王叔和伤寒学的又一组成部分。

《脉经》第七卷中《伤寒论》六经证治原文,只述方不述药,对伤寒六经病的平脉辨证、审因论治,以及关于合病、并病等学说,和现今的《伤寒论》内容几乎相似。王叔和在编撰时,把六经病的辨证论治写进了“可”与“不可”十七篇中去,尔后孙思邈在编撰《千金要方》时,把这些内容作为伤寒门的取材依据,嗣后的《千金翼方》第九卷伤寒门的内容绝大部分与《脉经》第七卷上述十七篇相同,甚至连篇名也照录。王叔和的伤寒学,对于从汉至唐间治伤寒者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结论

王叔和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历尽坎坷,搜集、编次、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而为《张仲景方》。《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对中国医学在公元2世纪以前历史成就的全面总结。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创立了六经辨证并使之运用于临床,从而使得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书中所记载的大量方剂组方严谨、选药精当、药量精确、疗效可靠,甚至剂量及药味的细微变化,亦会影响到治疗效果。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所以《伤寒论》的问世,堪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而这样一部旷世奇书,差点因战乱而遗失。也正是如此,因为有了王叔和的艰辛努力,对其著述,搜集、整理、编撰,才得以保存下来,使之沿用至今。为后人流下了光辉灿烂的医学成果。其功绩卓异,堪“与天地同不朽者也”(徐灵胎语)。

[1]张灿玾.针灸甲乙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李眆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李茂如 等.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6]付延龄.张仲景医学源流[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12.

[7]郝万山.郝万山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8]严世芸等.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9]王长瀛.王叔和与《伤寒例》[J].国医论坛,1992(02):1~3.

猜你喜欢

杂病论仲景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