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职业人培养

2013-08-15田安国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整体素质技能院校

田安国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处,湖北黄冈438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市场输送了大量的技能人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人才的人文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只注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将会导致学生虽有一些技能,却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缺乏人文素养,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养高、适应社会强的高技能人才。

一、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将高职学生的素养提高,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一)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能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空有一身技术,企业需要的是具有高文化素养、高整体素质的人才[1]。高等职业院校在保证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技术过硬、具有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强以及文化修养高的综合型人才。随着科学的发展,提升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企业文化能够彰显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而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只有不断引进高素养的人才,才能提升企业的文化底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也蓬勃发展。很多高职学生都是高考落榜考生的无奈选择,这就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高职学生的文化底蕴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没有注重学生的素养教育,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还是没能适应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2]。很多高职学生根本就不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很多学生沉迷于西方文化,在西方情人节、光棍节等节日上铺张浪费、为所欲为。有的学生贪图享乐,不能吃苦,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没有刻苦钻研的传统优秀品质。有的学生比较自我,不会体谅他人,不会团结协作。学生的自我、团体意识的缺乏以及贪图享乐等一些不好的品质,会导致其自身素质的降低,在工作中如果也是这样一种处事态度、工作方式,就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整体素质。

(三)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高职学生通过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将自身的不良品质摒弃,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良好品质。在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也更能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会相对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知识

现存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分数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就导致很多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的文化知识相对缺乏。再加上高职学生也没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也相对比较缺乏,这就导致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乏。在物质至上的现代社会,很多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处事上急于求成,不能踏踏实实的工作。学生在进入社会时,也持急于求成的态度进行工作,虽然有一身的技术,但是由于工作态度等原因,往往得不到企业单位的认可。很多企业单位反应,高职学生进入单位后虽然有好的技能技术,但是很多却急功近利,不能踏踏实实的工作,工作时挑肥拣瘦,认为只有做有技术含量的技术活才能彰显他们的价值。但是单位企业却不缺这样的人才,缺的是有文化素养、工作踏实、刻苦耐劳、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只有在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适应单位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二)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将学校定位为向企业单位输送技术型人才,将学校的培养内容定位为培养有一定技能的人才[3]。所以很多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仅仅注意学生技能的训练,而不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甚至仅仅是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学校在培养高职学生时,为了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就会相应的削弱文化课的比例,甚至有的专业会在文化课上进行技能的学习,认为根本不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将传统文化课定位选修课、甚至根本就没有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念,而学生对选修课往往是应付了之,这就导致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从而导致学生文化知识的严重不足。目前传统文化课的教材多是针对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编写,没有适合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材。高职学生在使用这些教材时,因为不能理解教材的内容,根本就学不好这些知识。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结合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编写适合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材,学生使用符合自己认知水平的教材才能学得更好。这样才能增加高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整体素质。

三、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养、高整体素质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课定为必修课

高等院校应该改变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应致力于将高职学生培养成既具有高技能同时又有高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课定为每一个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只有通过传统文化课的考核,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技能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传统知识的学习。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鼓励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写适合高职学生认知水平,又能吸引高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教材,将教材编写作为高职院校老师评聘职称的条件之一。学校的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是传统文化教育贯彻实施的前提。

(二)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讲座

高职院校应定期邀请在传统文化方面有较高造诣的学者、专家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学生一般对讲座会有比较浓的兴趣,讲座的内容是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的精华,学生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可以很快的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学习学者、专家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整体素质。学校通过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的学术讲座,还可以营造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传统文化的氛围建设

加强校园传统文化的氛围建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校可以在教学楼的教室内、走廊外以及宿舍、图书馆等地方张贴精心筛选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佳句、名人肖像等。在学生经常出入的角落设立一些名人的肖像。学校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制造浓烈的校园文化气氛[4],如定期举办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比赛,学生在比赛时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定期收集学生平时积累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共享;定期举办经典名著交流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演讲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成立与有关传统文化的社团,让传统知识在学校的涉及面更加广泛。学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就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这种氛围的建立,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选择,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四)通过祖国的传统节日加强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受到西式节日的影响,对西方的情人节、光棍节了解比祖国的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要多得多。随着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学校不应将传统节日仅仅定义为形式上的放假,更应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付诸实践。比如在重阳节,可以组织学生关爱身边的老人,明白尊老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将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媒体化

随着信息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相对于纸质版的说教,很多高职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媒体的信息。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个密切的联系,在学生使用的各种聊天工具,如QQ、飞信、人人网、MSN等,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热情也会有所提高。因而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图画、声音、视频等教学手段,提高授课效率。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素养高、整体素质强的高技能人才。只有将高等职业教育与祖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为社会输送高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孙淑红.传统文化:高职教育绕不开的话题[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7):48~49.

[2]林夕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9(29):180~181.

[3]朱华丽.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5):141~143.

[4]万苗苗.高职教育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教育[J].陡每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164~166.

猜你喜欢

整体素质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弘扬工匠精神 提升整体素质 全面实施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画唇技能轻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